湘系集团中的刘蓉
发布时间:2022-01-22 19:54
鸦片战争后,各地农民起义多发,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清八旗军、绿营军在与太平军作战中节节败退,湘军和湘系集团应运而生。作为这一集团骨干之一的刘蓉,在湘系形成、发展的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即就此进行考察。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分析刘蓉得以成为湘系要员的原因,又以刘蓉与湘系其他要员之间的交流为线索(包括学术、时政二个方面),阐述刘蓉与湘系的渊源。第二部分系统论述刘蓉参与兴办团练,以积极的入世态度力劝曾国藩出山并加入曾幕的过程,揭示刘蓉在湘系成立初期“运筹帷幄”的作用。第三部分主要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考察刘蓉在任职四川、陕西时期的政绩,从“镇压”蓝大顺、李永和义军,“围剿”石达开部,到重视人才、整顿地方吏治,再到筹办营田、劝捐筹饷等事,从中显示他对湘系发展的推动作用。第四部分主要从刘蓉与曾国藩的学术交流(礼学和文学)、学术之外的治策探讨以及对湖湘风俗的关注等方面,对他去职后的主要社会活动进行概观,展示他作为一名理学家积极的处世态度和淡泊名利的心境。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早期学术与思想
(一) 湖湘文化对刘蓉的影响
(二) 刘蓉与曾国藩等人的早期学术交流
(三) 关心时局,志在经世济难
(1) 对鸦片战争及其后时局的关心
(2) 与曾国藩的议政呼应
二、在湘系形成前后所起的作用
(一) 助办团练,力劝曾国藩出山
(二) 开始幕府生涯,运筹军中
(1) 刘蓉入幕
(2) 运筹军中
(3) 里居在家,心忧湘军
三、入仕后对湘系发展的推动
(一) 在四川的职事
(1) 出任四川布政使前的情形
(2) 军事上的作为
(3) 理财济饷的筹措
(二) 巡抚陕西
(1) 军事方面的举措
(2) 经营得法,财力上支持湘军
(3) 政治上延揽人才,整饬吏治
(4) 被参去职,提出剿回策略
四、去官后的要事
(一) 静心归学后与曾国藩的探讨
(1) 礼学方面
(2) 文学方面
(二) 问学之外的治策筹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骆秉章与西南政局(1861—1867)[J]. 郑峰. 社会科学研究. 2008(03)
[2]明清永佃与“一田二主”现象新论[J]. 李伏明. 井冈山学院学报. 2007(05)
[3]湖湘文化对湘军集团的影响刍议[J]. 陶海洋.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4]胡林翼与贵州治理[J]. 曹正文,章育良. 文史博览. 2006(18)
[5]太平天国时期的湖南地区[J]. 贾熟村.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5(05)
[6]刘蓉学术思想述评[J]. 刘志靖.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7]晚清的幕府制度及其嬗变[J]. 黎仁凯. 河北学刊. 2004(03)
[8]云南、甘肃回民起义比较研究之二 论晚清政府的“剿”“抚”策略与滇、甘回民军的应对[J]. 杨永福.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3)
[9]湘军集团的经世实践述评[J]. 陶海洋.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10]关于曾国藩集团的社会来历[J]. 朱东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本文编号:3602804
【文章来源】: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早期学术与思想
(一) 湖湘文化对刘蓉的影响
(二) 刘蓉与曾国藩等人的早期学术交流
(三) 关心时局,志在经世济难
(1) 对鸦片战争及其后时局的关心
(2) 与曾国藩的议政呼应
二、在湘系形成前后所起的作用
(一) 助办团练,力劝曾国藩出山
(二) 开始幕府生涯,运筹军中
(1) 刘蓉入幕
(2) 运筹军中
(3) 里居在家,心忧湘军
三、入仕后对湘系发展的推动
(一) 在四川的职事
(1) 出任四川布政使前的情形
(2) 军事上的作为
(3) 理财济饷的筹措
(二) 巡抚陕西
(1) 军事方面的举措
(2) 经营得法,财力上支持湘军
(3) 政治上延揽人才,整饬吏治
(4) 被参去职,提出剿回策略
四、去官后的要事
(一) 静心归学后与曾国藩的探讨
(1) 礼学方面
(2) 文学方面
(二) 问学之外的治策筹思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骆秉章与西南政局(1861—1867)[J]. 郑峰. 社会科学研究. 2008(03)
[2]明清永佃与“一田二主”现象新论[J]. 李伏明. 井冈山学院学报. 2007(05)
[3]湖湘文化对湘军集团的影响刍议[J]. 陶海洋.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4]胡林翼与贵州治理[J]. 曹正文,章育良. 文史博览. 2006(18)
[5]太平天国时期的湖南地区[J]. 贾熟村.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5(05)
[6]刘蓉学术思想述评[J]. 刘志靖.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7]晚清的幕府制度及其嬗变[J]. 黎仁凯. 河北学刊. 2004(03)
[8]云南、甘肃回民起义比较研究之二 论晚清政府的“剿”“抚”策略与滇、甘回民军的应对[J]. 杨永福.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3)
[9]湘军集团的经世实践述评[J]. 陶海洋.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3)
[10]关于曾国藩集团的社会来历[J]. 朱东安.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2)
本文编号:3602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602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