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画在“地方”的五四运动

发布时间:2022-02-16 17:45
  长久以来,五四运动在"地方"的历史受到较多关注,这一类历史叙述将五四运动视为一个从北京中心延展出去进而扩散到各个地方的运动,地方上的五四运动由此就经常成为北京中心的延伸版、影响版和缩微版。本文尝试勾画在"地方"的五四运动,即在留存于"五四"书籍、报刊里的"抽象方面"的思想之外,更重视围绕在那些书籍、报刊前后左右的"具体方面"和一段又一段随时潮起伏辗转的"实际人生",进而追问三个重要问题:第一,新文化如何能够"到手"?第二,地方读书人的"主体性"如何展现?第三,怎样从地方返观"中心"?以此来揭示五四运动研究的一些新的可能性。 

【文章来源】:中共党史研究. 2019,(1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湖畔风云——经亨颐与浙江五四新文化运动(上)[J]. 徐佳贵.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2]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旧派中的新派”[J].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3]没有五四,何来晚清?[J]. 王德威.  南方文坛. 2019(01)
[4]“书房一角”:周作人阅读史初探[J]. 袁一丹.  现代中文学刊. 2018(06)
[5]“五四”与“新文化”如何地方化——以民初温州地方知识人及刊物为视角[J]. 徐佳贵.  近代史研究. 2018(06)
[6]追寻过去的不确定的答案——《天下为学说裂》补言[J]. 瞿骏.  探索与争鸣. 2018(03)
[7]老新党与新文化:五四大风笼罩下的地方读书人[J]. 瞿骏.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7(01)
[8]论新文化运动中的个人主义(上)[J]. 杨国强.  探索与争鸣. 2016(08)
[9]地方精英、学生与新文化的再生产——以“五四”前后的山东为例[J]. 季剑青.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09(02)
[10]钱穆对梁启超《群书概要》的抄袭与发明[J]. 曹震.  书屋. 2006(12)



本文编号:3628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628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2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