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广西厘金制度研究:1853—1911年
发布时间:2022-08-10 20:24
道光、咸丰之际,清政府因穷于应付内外社会危机,陷入财政窘况的境地。1853年,急于筹饷的帮办军务雷以諴在江苏里下河一带始办捐厘助饷。嗣后,清廷同意将此筹饷之法推广行于全国各省,以济饷源。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地处“缴匪”前沿的广西才开始试办并推广厘金制度。本文即是从厘金制度与区域社会经济互动的角度,对咸丰以来广西厘金制度的起源、推广、运作、变革及其对广西地方社会经济的影响等主要方面的内容进行详加梳理、考订与阐述。为此,本文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分析晚清厘金制度在全国如何起源及推广,这是广西厘金制度起源的背景。继而,该部分又对广西厘金制度的起源及其推广的实态进行了探讨,并从中总结出厘金制度在移植广西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特点。第二部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广西厘金制度的内部结构与运行机制:厘金的性质、厘金的种类、厘金的征收商品对像、厘金的征收税率、厘金的征收机关、厘金的征收方式以及广西厘金历年收数情况。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晚清广西厘金制度对本省社会经济的双重影响:一方面从地方财政收支两个层面分析厘金对广西财政的支持作用;另一方面分析厘金的征收给广西社会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第四部分主要梳理了...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学术史回顾与问题之缘起
(一) 多层面的学术史回顾
(二) 本文选题之缘起: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新的综合研究
一、广西厘金制度的起源与沿革
(一) 广西厘金制度起源的背景:“饷糈财政”
(二) 广西厘金制度起源及其推广实况
二、广西厘金制度的内部结构与运作机制
(一) 厘金的性质与种类
(二) 厘金征收的商品对象与税率
(三) 厘金制度的执行机构与实现途径
(四) 厘金收数的估计
三、双刃剑——晚清广西厘金制度的社会经济成效分析
(一) 厘金与晚清广西地方的财政收支
(二) 厘金——广西近代社会经济转型中的一大毒瘤
四、清季广西厘金制度的变革:“裁厘改统”的成功及其局限性
(一) “裁厘改统”:从“江西试点”到“八省改办”
(二) 广西的“裁厘改统”及其局限性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世纪上半叶西南多民族杂居区域的农业改良——以新桂系与广西农业改良为释例[J]. 闭敏燕.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2)
[2]制度变迁与中国近代厘金税[J]. 施王恒. 税务研究. 2004(06)
[3]中国近代裁撤厘金与当前税费改革比较研究[J]. 郑备军,顾健耀.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6)
[4]厘金与晚清早期现代化——湖北个案研究[J]. 杨华山. 江汉论坛. 2002(07)
[5]论中国近代早期改良派的“裁厘加税”思想[J]. 杨华山.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6]郭嵩焘与晚清厘金[J]. 李永春. 史学月刊. 2001(03)
[7]郭嵩焘与厘金制略议[J]. 范继忠. 清史研究. 2000(02)
[8]晚清厘金制产生的年代及其社会危害研究[J]. 黄文模,赵云旗,刘翠微.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0(03)
[9]厘金制度和子口税制度比较浅析[J]. 刘梅英. 学术论坛. 1998(04)
[10]论薛福成关于厘金税的思想与对策[J]. 申义植. 安徽史学. 1997(02)
硕士论文
[1]厘金对晚清时期工商业及国家财政的双重影响[D]. 张立武.东北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74302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学术史回顾与问题之缘起
(一) 多层面的学术史回顾
(二) 本文选题之缘起: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新的综合研究
一、广西厘金制度的起源与沿革
(一) 广西厘金制度起源的背景:“饷糈财政”
(二) 广西厘金制度起源及其推广实况
二、广西厘金制度的内部结构与运作机制
(一) 厘金的性质与种类
(二) 厘金征收的商品对象与税率
(三) 厘金制度的执行机构与实现途径
(四) 厘金收数的估计
三、双刃剑——晚清广西厘金制度的社会经济成效分析
(一) 厘金与晚清广西地方的财政收支
(二) 厘金——广西近代社会经济转型中的一大毒瘤
四、清季广西厘金制度的变革:“裁厘改统”的成功及其局限性
(一) “裁厘改统”:从“江西试点”到“八省改办”
(二) 广西的“裁厘改统”及其局限性
五、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0世纪上半叶西南多民族杂居区域的农业改良——以新桂系与广西农业改良为释例[J]. 闭敏燕.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2)
[2]制度变迁与中国近代厘金税[J]. 施王恒. 税务研究. 2004(06)
[3]中国近代裁撤厘金与当前税费改革比较研究[J]. 郑备军,顾健耀.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6)
[4]厘金与晚清早期现代化——湖北个案研究[J]. 杨华山. 江汉论坛. 2002(07)
[5]论中国近代早期改良派的“裁厘加税”思想[J]. 杨华山.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1)
[6]郭嵩焘与晚清厘金[J]. 李永春. 史学月刊. 2001(03)
[7]郭嵩焘与厘金制略议[J]. 范继忠. 清史研究. 2000(02)
[8]晚清厘金制产生的年代及其社会危害研究[J]. 黄文模,赵云旗,刘翠微.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学院学报. 2000(03)
[9]厘金制度和子口税制度比较浅析[J]. 刘梅英. 学术论坛. 1998(04)
[10]论薛福成关于厘金税的思想与对策[J]. 申义植. 安徽史学. 1997(02)
硕士论文
[1]厘金对晚清时期工商业及国家财政的双重影响[D]. 张立武.东北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674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674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