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同兵燹冲击下的皖西社会 ——以地方志为中心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2-08-11 17:28
  皖西地处江淮之间,自然环境优越,物产丰富,经济地位与军事地位重要。清代咸丰年间以前,这里商贸往来繁荣,集镇、会馆等商业活动场所广布,学宫、书院、寺观坛庙等文化设施基本完善,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平稳运行。但咸同年间,因其地理位置独特,皖西长期成为太平军、捻军、清军、苗练等多方势力争夺的目标,境内六州县发生大小不同规模的战争近30次,重要城镇反复沦陷,在交战双方之间数次易手。各类战争直接破坏了皖西大量的基础设施,众多民房、祠堂被拆毁焚烧,交战双方大肆抢掠乡圩,以补充粮草与军需,以芍陂为代表的水利工程被人为损毁严重。学宫、书院、考棚等教育场所,寺观坛庙等宗教活动场所以及道路桥梁等公共基础设施均遭到严重破坏,不仅使皖西文教事业急剧下滑,也让当地百姓的精神与文化生活几乎陷于瘫痪。长期的战乱使得皖西境内州县的城墙、公署及仓储等政府基础设施的毁坏更为严重,削弱了地方官府的统治力,加剧了社会动荡。咸同兵燹期间,皖西区域内人口或死亡或逃离,直接导致了六州县人口数量的急剧下降,部分州县在战后的人口降幅甚至达到50%。当地的教育遭受咸同战事影响也较明显,进士、举人、贡生的数量在兵燹期间都有明显下降,而在战后则...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rtact
绪论
    第一节 立论依据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咸同兵燹前夕的皖西社会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二节 社会生活
    第三节 皖西兵燹发生始末
第二章 咸同兵燹对皖西基础设施的破坏
    第一节 农村基础设施的破坏
    第二节 公共基础设施的破坏
    第三节 政府基础设施的破坏
第三章 咸同兵燹对皖西人口与教育的影响
    第一节 对皖西人口的影响
    第二节 对皖西教育的影响
    第三节 对皖西文武举人结构的影响
第四章 咸同兵燹对皖西经济的冲击
    第一节 破坏农业经济
    第二节 影响农业赋税征收
    第三节 冲击皖西商业场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太平天国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恐慌——兼谈太平军恐怖形象之成因[J]. 刘晨.  安徽史学. 2018(05)
[2]失序与再造:咸同兵燹与清水江流域地方社会秩序的重建[J]. 李斌.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3]咸同兵乱下汪士铎的日常生活[J]. 王玉坤.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4)
[4]致乱与治乱:咸同淮盐鄂岸制度的解构与重构[J]. 王静雅.  北方论丛. 2018(04)
[5]论寿县正阳关镇的历史地位[J]. 关传友.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06)
[6]豫西寨墙的历史溯源与田野考察——晚清捻军叛乱对豫西社会的影响[J]. 马丹丹.  西部学刊. 2016(12)
[7]太平天国时期的湖南乡村社会[J]. 王继平.  求索. 2016(03)
[8]太平天国战争对近代人口影响的再估计——基于历史自然实验的实证分析[J]. 李楠,林矗.  经济学(季刊). 2015(04)
[9]湘军兴起与晚清湖南社会的失范[J]. 邵华.  求索. 2015(06)
[10]1857至1861年淮北捻军的抗清战争[J]. 池子华.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博士论文
[1]秩序边缘[D]. 徐光有.中南民族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清末广西永淳地区的动乱与族群关系研究[D]. 倪升晓.广西民族大学 2015
[2]明清皖西地方动乱与区域社会[D]. 黎训来.华中师范大学 2013
[3]清代淮河流域交通路线的布局与变迁[D]. 周德春.复旦大学 2011
[4]晚清时期河南东南部社会治安研究[D]. 孔英.河北师范大学 2011
[5]明清时期安徽人才地理分布研究[D]. 张晓纪.福建师范大学 2009
[6]清代安徽集镇经济发展研究[D]. 陈敬宇.安徽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6750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6750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5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