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流亡学生抗日救亡运动评述(1931-1936)

发布时间:2022-09-27 21:23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东北流亡学生团体形成。当时流亡到北平和在北平读书的东北籍学生就有五千多人,此外还有流亡到关内其他地方及国外的。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为光复东北,抗日救亡,他们前仆后继,奔走呼号,成为全国抗日救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救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本文以东北流亡学生抗日救亡运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对 1931-1936 年这段历史时期东北流亡学生运动的回顾,研究他们救亡运动的形式、分布状况、规模大小、时间长短、指导策略正确与否;探讨东北流亡学生运动形式如何转化,接受党的领导,并走上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通过对东北流亡学生运动的研究,来揭示东北流亡学生与中国近代史进程的有机联系。从而论证出东北流亡学生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中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贡献。东北流亡学生运动,作为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不仅具有全国学生运动的共性,又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因此,总结东北流亡学生运动的特点、作用,以及归纳总结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又成为本文的重要内容。最后,通过这一研究,使我们确信尽管东北流亡救国学生运动有高潮和低谷,但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与工农相结合,走群众...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流亡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一、东北流亡学生群体的出现
    二、东北流亡学生积极参加抗日救国会
    三、东北流亡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全面展开
第二部分 东北流亡学生与一二·九运动
    一、一二·九运动的历史背景
    二、东北流亡学生在一二·九运动中发挥巨大作用
    三、一二·九运动时期其他地区的东北流亡学生运动状况
第三部分 东北流亡学生与西安事变
    一、西安东北流亡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兴起的背景
    二、东北流亡学生在西安抗日救亡运动中的主要活动
    三、“艳晚事变”——西安事变的前奏
    四、东北流亡学生推动西安事变爆发
第四部分 对东北流亡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评析
    一、东北流亡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
    二、东北流亡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6816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6816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2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