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海防战略的嬗变历程、制约因素及其启示
发布时间:2022-09-27 21:02
晚清海防战略是清廷抵御列强由海而来入侵时,而在沿海或海上对各种防御措施综合运用的守势战略。晚清海防战略以维护政治稳定和本土安全为目的,采用的是被动应对危机的"冲击-反应"应急防御模式,经历了"以守为战""师夷智以造炮制船""水陆兼防""以水为主""争夺制海权"的嬗变历程,逐步从海岸防御过渡到海上防御。晚清海防战略嬗变在抵御外来侵略、加快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及促进海军近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近代中国体制僵化、财政危机、装备落伍及观念束缚等因素使得晚清海防建设始终在矛盾交织中缓慢前进,呈现出盲目性、片面性及非连续性特点,进而制约了海防战略选择的可能性。晚清海防战略的经验教训对当今我国海洋强国建设过程中如何提升海洋意识、发展海权及建设海军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晚清海防战略的嬗变历程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以守为战”战略
(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师夷智以造炮制船”战略
(三)日本侵台事件后的“水陆兼防”战略
(四)中法战争后的“以水为主”战略
(五)甲午战争后的“争夺制海权”战略
二、 晚清海防战略的制约因素
(一)体制僵化使得晚清海军建设缺乏制度化保障
(二) 财政危机使得晚清海防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撑
(三)装备落伍使得晚清无法形成足以匹敌的海上力量
(四)“夷夏之辩”的传统观念束缚了师法西方的彻底性
三、晚清海防战略嬗变对海洋强国建设的启示
(一)海洋强国建设离不开全民海洋意识的提升
(二)海洋强国建设的关键内核是建设强大海权
(三)海洋强国建设必须有强大的海军作战略支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再探[J]. 刘传标.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3)
[2]历史与现实:中日海权战略之比较[J]. 李强华. 太平洋学报. 2012(05)
[3]晚清海防思想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J]. 戚其章. 东岳论丛. 1998(05)
[4]海权论与清末海军建设理论[J]. 皮明勇. 近代史研究. 1994(02)
[5]论李鸿章海防战略思想的变化[J]. 施渡桥. 近代史研究. 1993(04)
本文编号:3681618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晚清海防战略的嬗变历程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以守为战”战略
(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师夷智以造炮制船”战略
(三)日本侵台事件后的“水陆兼防”战略
(四)中法战争后的“以水为主”战略
(五)甲午战争后的“争夺制海权”战略
二、 晚清海防战略的制约因素
(一)体制僵化使得晚清海军建设缺乏制度化保障
(二) 财政危机使得晚清海防缺乏足够的经费支撑
(三)装备落伍使得晚清无法形成足以匹敌的海上力量
(四)“夷夏之辩”的传统观念束缚了师法西方的彻底性
三、晚清海防战略嬗变对海洋强国建设的启示
(一)海洋强国建设离不开全民海洋意识的提升
(二)海洋强国建设的关键内核是建设强大海权
(三)海洋强国建设必须有强大的海军作战略支撑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再探[J]. 刘传标.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3)
[2]历史与现实:中日海权战略之比较[J]. 李强华. 太平洋学报. 2012(05)
[3]晚清海防思想的发展及其历史地位[J]. 戚其章. 东岳论丛. 1998(05)
[4]海权论与清末海军建设理论[J]. 皮明勇. 近代史研究. 1994(02)
[5]论李鸿章海防战略思想的变化[J]. 施渡桥. 近代史研究. 1993(04)
本文编号:36816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681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