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广东教案新探
发布时间:2022-10-04 16:53
所谓“教案”,是指晚清教会势力与中国官绅民众之间因各种问题而引发的纷争,这些纷争是经中国官方立案,并会同外国传教士或领事、公使处理的。晚清时期,广东发生的教案数量居全国第五,是教案的高发区之一,其发生的教案数量多,原因复杂,特点突出,对当时广东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可研究性。 本文从区域史的视角,梳理了晚清时期基督教在广东的传播和晚清广东教案发生的状况,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分析总结了晚清广东教案发生的五大原因(除受中法战争和义和团运动影响外),即:排外情绪(以揭贴、谣言为主要方式);教会、教士的违法行为;贼匪盗抢滋事;民教挟嫌、争产;教民“不法”行为。晚清广东教案具有明显的特点:“等峰状”的发展轨迹;“众星拱月”的分布局面;冲突严重却未酿成重大中外交涉。在广东教案中,官、绅、民各阶层的反应、表现各异,在教案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通过对广东教案的分析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入粤的传教士和晚清基督教在广东的传播,丰富我们对广东教案的整体性认识。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 学术史回顾
(二) 问题的提出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资料来源
一、晚清基督教在广东与晚清广东教案
(一) 晚清基督教在广东的传播
(二) 晚清广东教案概况
(三) 晚清广东教案发生原因浅析
二、晚清广东教案的特点
(一) “等峰状”的发展轨迹
(二) “众星拱月”的分布局面
(三) 冲突严重却未酿成重大中外交涉
三、晚清广东教案中的官、绅、民
(一) “官”与广东教案
(二) “绅”与广东教案
(三) “民”与广东教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晚清广东教案发生原因探析[J]. 冀满红,林广荣.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2]督促与应对:晚清教务教案中中央政府与地方官的互动[J]. 邓常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12)
[3]略论晚清教案的分期及其特点[J]. 黎仁凯,王栋亮. 历史教学. 2005(10)
[4]“甲申之变”与中国官绅阶层[J]. 邓玉娜.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5]近代广东基督教教案成因述略[J]. 徐映奇.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2)
[6]青岩教案遗址——贵州人民反对外国列强利用教会进行侵略斗争的历史见证[J]. 刘正品. 理论与当代. 2004(09)
[7]中法战争时期广东基督教教案与岭南文化特性[J]. 徐映奇.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4(03)
[8]晚清柏塘教案始末[J]. 汤开建,张照.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1)
[9]公共危机中的谣言与传媒[J]. 谭芳.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3)
[10]连州教案述论[J]. 刘国强,陈慧.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12)
硕士论文
[1]张之洞与近代反洋教运动[D]. 周孟雷.河南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85407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 学术史回顾
(二) 问题的提出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资料来源
一、晚清基督教在广东与晚清广东教案
(一) 晚清基督教在广东的传播
(二) 晚清广东教案概况
(三) 晚清广东教案发生原因浅析
二、晚清广东教案的特点
(一) “等峰状”的发展轨迹
(二) “众星拱月”的分布局面
(三) 冲突严重却未酿成重大中外交涉
三、晚清广东教案中的官、绅、民
(一) “官”与广东教案
(二) “绅”与广东教案
(三) “民”与广东教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晚清广东教案发生原因探析[J]. 冀满红,林广荣.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2]督促与应对:晚清教务教案中中央政府与地方官的互动[J]. 邓常春.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5(12)
[3]略论晚清教案的分期及其特点[J]. 黎仁凯,王栋亮. 历史教学. 2005(10)
[4]“甲申之变”与中国官绅阶层[J]. 邓玉娜.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5]近代广东基督教教案成因述略[J]. 徐映奇.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12)
[6]青岩教案遗址——贵州人民反对外国列强利用教会进行侵略斗争的历史见证[J]. 刘正品. 理论与当代. 2004(09)
[7]中法战争时期广东基督教教案与岭南文化特性[J]. 徐映奇.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4(03)
[8]晚清柏塘教案始末[J]. 汤开建,张照.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1)
[9]公共危机中的谣言与传媒[J]. 谭芳. 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3)
[10]连州教案述论[J]. 刘国强,陈慧.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12)
硕士论文
[1]张之洞与近代反洋教运动[D]. 周孟雷.河南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854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685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