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拔高僧伽地位”:近代中国知识转型下的佛教振兴运动
发布时间:2022-12-09 18:46
近代中国,列强环伺,瓜分豆剖,危在旦夕。面对时局之动荡与挑战,仁人志士率先觉醒,奋起直追,寻找改造中国的方法与道路。每一次危机过后,思潮沤浪相逐,新的主义和社会改造方案应运而生,整个社会的新陈代谢,不断连续与变奏,形成了中国转折性的制度与知识体系转型。近代中国的佛教与佛学同样在这一转型期发生蜕变,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思想资源,甚至是一种选择被重新认识。在面对基督教的强势冲击,西学的大规模涌入,乃至各届政府的制度变革,佛教与佛学都身与其中,并按照各种标准加以调适和改造。佛教与佛学在近代中产生变化的基本史事,构成了今天从历史学角度加以考察的主体内容。而在众多的史事中,太虚法师在一九二〇年代主导的佛教新运动无疑是重要内容之一,坊间与学界盛传“支那内学院”与“武昌佛学院”两派明争暗斗,即是选择与标准不同的重要体现。但是何者为最佳,不仅当时人意见不一,后人以后见之明加以追述,也往往难能一致。史学当以梳理基本史事为第一要务,任何所谓认识,若未能贯通相关史事关节,多难免妄议之嫌。一九二〇年代的佛教新运动,尽管内容繁富庞杂,甚至随时调整目标,但作为僧界领袖,“拔高僧伽地位”始终是太虚致力之方向。无论是行事...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前史
(一) 近代中国佛教史研究概览与分析
(二) 一九二〇年代佛教新运动的相关研究
三、本文问题的提出以及解决思路
四、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佛法不在缁衣”: 晚清佛学复兴话语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清代学术概论》与晚清佛学的思想史意义
一、“龚、魏为‘今文学家’所推奖,故‘今文学家’多兼治佛学”
二、“凡有真信仰者率皈依文会”
第二节 《自述学术次第》与晚清士人的学佛历程
一、“平子劝读佛书”与“渐近玄门”
二、“规夫有志之士而遁匿于佛者”
第二章 在哲学与宗教之间: 晚清“佛教”概念的转义
第一节 “佛之教”与“佛寺”——蔡元培的“佛教护国论”
一、“东学”与蔡元培的知识转型
二、“佛教者,因理学、哲学以为宗教者”
第二节 “鬼神”与“神智”——章太炎宗教二分法下的佛教
一、“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
二、“宗义神之智力”与“喌法鬼神之容式”
第三章 “信仰皈依三宝”: 佛教新运动的致思取向
第一节 “五四”前后的佛教: 以陈独秀佛教观的激进化为例
一、“佛像是人做成的,并不是真佛”
二、“未敢驰想未来以薄现在”
三、“一切宗教,都是一种骗人的偶像”
第二节 “觉社”与佛教新运动的兴起
一、“觉社之佛教新运动”: 太虚师徒关于“觉社”意义的表述
二、“觉社意趣之概要”: 难以求同的主张
尾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政、教:晚清中国知识转型的基调及其变奏[J]. 章清. 近代史研究. 2017(05)
[2]从哲学史到思想史——胡适的英文《中国思想史大纲》草稿[J]. 王汎森.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3]上海静安寺“汉奸和尚案”研究[J]. 付海晏. 近代史研究. 2017(01)
[4]宗教史的新界碑——品读《近代中国宗教文化史研究》[J]. 何卓恩. 世界宗教研究. 2016(04)
[5]异化的保守者:梁漱溟与“东方文化派”[J]. 罗志田. 社会科学战线. 2016(03)
[6]近代中国佛教经学研究:以内学院与武昌佛学院为例[J]. 龚隽. 中国哲学史. 2015(03)
[7]近20年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J]. 段炼. 史学月刊. 2015(01)
[8]佛学与戊戌前后知识人精神世界的重构——以《忘山庐日记》为个案的分析[J]. 蒋海怒.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9]汤用彤与中国现代佛教史研究[J]. 赵建永. 历史研究. 2014(01)
[10]民国时期佛学通史的书写[J]. 龚隽. 世界宗教研究. 2013(06)
本文编号:3715187
【文章页数】:10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前史
(一) 近代中国佛教史研究概览与分析
(二) 一九二〇年代佛教新运动的相关研究
三、本文问题的提出以及解决思路
四、本文所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佛法不在缁衣”: 晚清佛学复兴话语体系的建构
第一节 《清代学术概论》与晚清佛学的思想史意义
一、“龚、魏为‘今文学家’所推奖,故‘今文学家’多兼治佛学”
二、“凡有真信仰者率皈依文会”
第二节 《自述学术次第》与晚清士人的学佛历程
一、“平子劝读佛书”与“渐近玄门”
二、“规夫有志之士而遁匿于佛者”
第二章 在哲学与宗教之间: 晚清“佛教”概念的转义
第一节 “佛之教”与“佛寺”——蔡元培的“佛教护国论”
一、“东学”与蔡元培的知识转型
二、“佛教者,因理学、哲学以为宗教者”
第二节 “鬼神”与“神智”——章太炎宗教二分法下的佛教
一、“用宗教发起信心,增进国民的道德”
二、“宗义神之智力”与“喌法鬼神之容式”
第三章 “信仰皈依三宝”: 佛教新运动的致思取向
第一节 “五四”前后的佛教: 以陈独秀佛教观的激进化为例
一、“佛像是人做成的,并不是真佛”
二、“未敢驰想未来以薄现在”
三、“一切宗教,都是一种骗人的偶像”
第二节 “觉社”与佛教新运动的兴起
一、“觉社之佛教新运动”: 太虚师徒关于“觉社”意义的表述
二、“觉社意趣之概要”: 难以求同的主张
尾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政、教:晚清中国知识转型的基调及其变奏[J]. 章清. 近代史研究. 2017(05)
[2]从哲学史到思想史——胡适的英文《中国思想史大纲》草稿[J]. 王汎森.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3]上海静安寺“汉奸和尚案”研究[J]. 付海晏. 近代史研究. 2017(01)
[4]宗教史的新界碑——品读《近代中国宗教文化史研究》[J]. 何卓恩. 世界宗教研究. 2016(04)
[5]异化的保守者:梁漱溟与“东方文化派”[J]. 罗志田. 社会科学战线. 2016(03)
[6]近代中国佛教经学研究:以内学院与武昌佛学院为例[J]. 龚隽. 中国哲学史. 2015(03)
[7]近20年来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J]. 段炼. 史学月刊. 2015(01)
[8]佛学与戊戌前后知识人精神世界的重构——以《忘山庐日记》为个案的分析[J]. 蒋海怒.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9]汤用彤与中国现代佛教史研究[J]. 赵建永. 历史研究. 2014(01)
[10]民国时期佛学通史的书写[J]. 龚隽. 世界宗教研究. 2013(06)
本文编号:37151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715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