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申报》(1872-1911)的慈善文论看晚清慈善思想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2-12-09 21:34
  随着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转变,西方慈善组织与救助观念以及各种社会思潮的不断传入,晚清慈善思想在慈善组织的社会功能,教养方式以及救助对象和机构设立等方面产生许多非传统因素。本文试图分析1872年至1911年《申报》有关慈善思想的论说及相关报道,梳理出这四十年中慈善思想发展的历史,探究其发展趋势及内在原因。 文章首先介绍《申报》及其中的慈善文论,阐明其在慈善思想研究中的典型性。其次,文章对上述论说进行综合分析,从贫困群体与弱势群体两大类别叙述晚清慈善思想的发展进程。一是救助贫困群体的慈善思想。人们要求改革对贫民的单纯衣食救助,主张设立乞丐厂、工艺局等教养兼施的慈善组织;在贫民的学校教育问题上,人们不仅主张扩大义塾的教育对象,改革教学内容,还要求变革教育宗旨、教学方法以及办学方式等;至于贫病的医疗救护,论者建议参照西方医疗制度,改革传统的施医体系,且主张将疯癫者、麻疯病人也纳入医疗救助的范围。二是救助弱势群体的慈善思想。人们主张继续发展清节堂与恤嫠会,救助自愿守节的寡妇,呼吁将涉讼女子发善堂择配,倡导善堂救助妓女;他们还针对弃婴溺婴的问题,提出改良育婴办法,设立保婴会...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申报》的慈善文论
    (一) 《申报》概况
    (二) 《申报》的慈善文论
二、 晚清(1872-1911)慈善思想的内容与发展
    (一) 救助贫困群体的慈善思想
        1 、 对贫民的生活救助
        2 、 对贫民的教育救助--晚清义塾的改革思想
        3 、 对贫民的医疗救助
    (二) 救助弱势群体的慈善思想
        1 、 对贫苦嫠妇、涉讼女及妓女的救助
        2 、 对弃婴的救助
三、 晚清(1872-1911)慈善思想的发展趋势
附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江南地区社会问题研究:以逼醮、抢醮为例[J]. 王卫平.  史林. 2003(03)
[2]清代育婴堂的经营实态探析[J]. 万朝林.  社会科学研究. 2003(03)
[3]20世纪国内外中国慈善事业史研究综述[J]. 曾桂林.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3(03)
[4]民初江南慈善组织的新变化:苏城隐贫会研究[J]. 冯筱才,夏冰.  史学月刊. 2003(01)
[5]清代湖南的慈善事业[J]. 熊秋良.  史学月刊. 2002(12)
[6]清代江西的家族、乡绅与义仓——新城县广仁庄研究[J]. 衷海燕.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2(04)
[7]近代慈善事业与中国东南社会变迁(1895-1949)[J]. 周秋光,曾桂林.  史学月刊. 2002(11)
[8]中国古代社会救助慈善思想种类及作用[J]. 严雄飞.  前沿. 2002(10)
[9]略论近代早期英国商人的慈善活动[J]. 陈娟,陈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2(05)
[10]夫马进著《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J]. 范金民.  历史研究. 2002(05)



本文编号:3715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715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3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