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国饮食文化构成述论

发布时间:2023-02-01 13:28
  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饮食生产与消费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支,长期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与传统宗教、医学、文化艺术等门类息息相关,是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中国饮食文化是开放的文化体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吸收新的文化要素和技术要素,使这一文化体系不断庞大与繁荣。民国时期是我国近代史上文化碰撞、社会变迁最为激烈的时期,在文化观念因素、社会政治因素以及饮食行业本身等因素的影响下,中国饮食文化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多方面的变化。 本文在对民国时期饮食文化影响因素、行业变迁、社会构成等分析的基础上,最终认为中国饮食文化在民国时期主要表现为融合、扬弃、国际化等三大趋势,并得出四点结论:(1)在多种社会因素的推动下,民国时期的饮食文化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2)多元饮食文化并存是民国饮食文化的基调;(3)民国时期饮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中国饮食文化承前继后的重要历史环节,奠定了当代繁荣饮食文化的基础;(4)民国时期中国饮食文化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先声。 本文的研究...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构成之内涵
    (一) 中国饮食文化的概念
    (二) 五谷为养的主食文化
    (三) 饮食养生文化
    (四) 饮食礼俗与器物文化
    (五) 地域饮食文化
二、民国时期饮食文化构成之变化
    (一) 中外饮食文化的融合
    (二) 饮食结构的多样化
    (三) 饮食文化的阶层差异
三、民国时期饮食加工业的发展
    (一) 食品加工业的发展
    (二) 饮食服务业的繁荣
四、民国时期饮食文化变化之因素及其走向
    (一) 文化观念因素对饮食的影响
    (二) 社会政治因素对饮食的影响
    (三) 饮食行业的直接影响因素
    (四) 民国时期饮食文化的重要走向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国年间冀中农民生活及消费水平研究[J]. 侯建新.  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3)
[2]2000年第3期《物理》内容预告[J].   物理. 2000(02)
[3]晨光显露的《晨报副刊》[J].   新闻与写作. 1999(08)
[4]调查表[J].   中国科技信息. 1990(09)
[5]大公报召开第一次全国地方記者会議[J].   新闻战线. 1960(05)



本文编号:37342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7342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5b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