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洲国城市中国妇女生存境遇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01 15:10
  伪满洲国时期,中国东北妇女是生活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最为弱势的群体,承受着男权、霸权、强权的层层重压,遭受着贫穷、灾祸、战争所导致的重重苦难。东北的长期闭锁和封建伦理纲常将中国妇女束缚在传统的旧道德体系之中,殖民者的入侵和法西斯主义统治将中国妇女卷入畸形的“近代化”进程之中。生存于这一异态时空下的中国妇女,尤其是东北沦陷城市的中国妇女,她们的意识形态和行为范式受到强烈冲击,其性别角色、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均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革。通过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地回溯历史,描摹东北沦陷城市中国妇女生存境遇的现实图景,可以还原她们在苦难中隐忍挣扎的生活本貌,展现她们面对封建势力与殖民主义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通过对其生存境遇的透视与解析,可以折射出当时复杂历史环境下的民生景象与文化生态,更重要的是,揭露日本在伪满洲国实施殖民暴政的真实面目,揭穿其所谓“建设满洲”、“复兴东亚”的历史谎言。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对研究现状、选题意义、资料来源、论文结构的介绍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等。第一章:介绍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城市中国妇女的生活状况,考察当时社会的女性人口比例与分布情况,介绍近代以来东北妇女生活方式的变迁... 

【文章页数】:14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现状及选题缘由
    二、资料来源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四、论文整体结构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城市中国妇女的生活状况
    第一节 东北城市中国女性人口的考察
        一、清末东北解禁与人口性别比例的失衡
        二、民初移民高潮与女性人口的增势
    第二节 妇女生活方式的变迁
        一、日常生活习惯的汉化
        二、西式生活元素的植入
        三、社会贫富分化的加剧
    第三节 妇女思想的解放
        一、近代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二、东北女子教育概况
第二章 日伪对东北城市中国妇女的思想教化
    第一节 妇女教化的“王道主义”宗旨
        一、“王道妇女”理论的提出
        二、“贤妻良母”主义的复辟与变异
        三、“新女性”主义概念的偷换
    第二节 殖民奴化政策下的女子教育体系
        一、“妇德”主旨下的女子学校教育
        二、“全民”渗透的社会教育
        三、育化“二代国民”的家庭母教
第三章 日伪操控下的妇女组织化及其活动
    第一节 伪满洲国妇女组织化
        一、“日满”两系妇女组织的建立
        二、三大妇女团体的统合
        三、民间妇女组织的扶植
    第二节 妇女组织控制下的妇女活动
        一、妇女团体的殖民宣教
        二、“日满亲善”假象下的妇女往来
        三、家庭中的“报国运动”
        四、社会范围的“枪后后援”活动
第四章 日伪统治下东北城市中国妇女的职业状况
    第一节 殖民语境下妇女就业的导向
        一、关于妇女就业的讨论
        二、妇女职业的推介
    第二节 妇女的职业状况及类型
        一、妇女的就业概况
        二、妇女的职业类型
    第三节 妇女职业的特征
        一、妇女就业条件的限制性
        二、妇女职业待遇的不公性
        三、妇女职业的殖民辅助性
第五章 日伪统治下东北城市中国妇女的生活样态
    第一节 被“改良”的家庭生活
        一、妇女婚恋与生育的导控
        二、妇女家庭角色的调整
        三、妇女家庭生活方式的变易
    第二节 被“丰富”的社会活动
        一、妇女社交活动的舆论制约
        二、妇女社会活动的“繁荣”表象
    第三节 被“美化”的服饰妆容
        一、女性“美”的重新定义
        二、妇女服饰妆容的反“潮流”标准
第六章 日伪统治下东北城市中国妇女的抵抗斗争
    第一节 妇女的消极抵抗
        一、以逃避方式抵制操控
        二、以极端方式控诉苦难
    第二节 各阶层妇女的积极斗争
        一、妇女抗日救国组织的宣传动员活动
        二、各阶层妇女的抵抗斗争活动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九一八”事变前满铁中国人公学堂规则特点论析[J]. 谢忠宇.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2]近代东北人口结构及社会秩序之演变[J]. 马伟,张春波.  长白学刊. 2016(06)
[3]东北抗战中的妇女斗争[J]. 刘颖.  党史纵横. 2015(11)
[4]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中国东北强势地位的构建及其影响[J]. 李淑娟,王希亮.  历史研究. 2014(06)
[5]略论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殖民教育——九一八事变前后之比较[J]. 孙丹阳.  东北史地. 2014(05)
[6]伪满洲国职业教育特点及其实质[J]. 陈春萍.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4(01)
[7]东北沦陷时期文学的民族主义特征[J]. 王越,冯雅.  文艺争鸣. 2014(04)
[8]《盛京时报》之教育史料汇聚[J]. 王宇.  图书馆学研究. 2013(08)
[9]东北女性文化刍议[J]. 王艳丽.  社会科学战线. 2013(04)
[10]伪满殖民统治时期的东北女性[J]. 单炜鸿.  外国问题研究. 2013(01)

博士论文
[1]《大北新报》与伪满洲国殖民统治[D]. 张瑞.吉林大学 2014
[2]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东北沦陷区人民的思想控制研究[D]. 董迎轩.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1
[3]东北沦陷时期宗教状况与教化统治研究[D]. 闫超.东北师范大学 2009
[4]殖民异化与文学演进[D]. 王劲松.四川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满洲国”妇女史研究[D]. 鲍海燕.山东大学 2015
[2]《盛京时报·妇女周刊》与伪满时期妇女教化探析[D]. 顾文娟.吉林大学 2011
[3]从满铁长春图书馆到新京特别市立图书馆[D]. 于洋.吉林大学 2010
[4]论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侵略者在东北实施的奴化教育[D]. 宋嘉.东北师范大学 2008
[5]伪满时期东北的社会教育[D]. 陈春萍.吉林大学 2008
[6]伪满洲国殖民教育特征及其影响研究[D]. 李俊颖.大连理工大学 2007
[7]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妇女生活状况研究[D]. 张丽.厦门大学 2007
[8]东北伪满时期中国妓女透视[D]. 邬长明.吉林大学 2005
[9]传统与现代:近代中国妇女的职业角色冲突[D]. 赵美玉.广西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7342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7342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d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