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与制衡:晚清改革背景下的江北漕粮河运

发布时间:2024-05-17 02:21
  同治以后,中国一度进入改革时代,"事捷而费省"的海运成为漕粮运输的主导方式,然而,江北徐、扬、淮、通四个府州每年却依然将10余万石漕粮通过运河转输至直隶通州。江北河运虽因漕船难雇、运道淤塞而靡费惊人,但竟然保留了35年之久。清廷力保江北河运,并非看重其对国家民生的实用价值,而是试图以江北河运为抓手,利用涉漕利益集团及朝廷内外因循守旧的河运派来制衡以"湘淮集团"为主体的"洋务"改革势力,以牵制和遏制湘淮集团权力的扩张、甚至改变晚清"内轻外重"的政治格局。而以漕运、河道总督为核心的利益集团也乐于借助中央这把保护伞来维持其从河运中获得的私益。

【文章页数】:14 页


本文编号:39752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39752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3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