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研究
本文关键词: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931年9月18日,日本对中国东北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对我国东北地区开始了长达14年的殖民化统治。1932年3月9日,伪满洲国在日本关东军的操纵下成立,由此揭开了东北沦陷区日伪新闻事业的序幕。 在东北沦陷的14年中,日本殖民者为了在思想、文化上彻底征服中国东北人民,泯灭东北人民的民族意识,在东北地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成熟的殖民化宣传体系。他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宣传工具对东北人民进行殖民宣传,在“满洲国”建立了殖民宣传统制机构——弘报处,并制定严厉的法律法规,控制报纸发行,管理广播放送,推行“国策电影”,在沦陷区对中国民众开始了大规模的殖民宣传活动。 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吉林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和“满铁”资料馆提供了大量的东北沦陷时期的第一手资料和相关参考文献。在此基础上,,本文选取这一时期最具典型性、代表性的三种新闻宣传媒介——报纸、广播、电影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三种宣传媒介在这一时期的殖民宣传内容、宣传形式进行深入研究,概括出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所呈现的总体特点。 本文用六部分对此问题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绪论。简要介绍本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的意义和理论价值、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主要概述日本殖民者在伪满洲国建立的殖民宣传统制机构,及其制定的严厉的法律法规。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东北沦陷时期报纸的殖民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 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东北沦陷时期广播的殖民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 第五部分,主要论述东北沦陷时期电影的殖民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 第六部分,对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进行综述,并概述这一时期报纸、广播、电影三种殖民宣传工具所呈现出的殖民宣传特点。
【关键词】:东北沦陷 殖民宣传 报纸 广播 电影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6;G219.2;G22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绪论11-14
- 0.1 论文选题研究现状11-12
- 0.2 论文选题的意义、理论价值和创新点12-13
- 0.3 论文的研究方法13-14
- 1 建立殖民宣传专制机构,颁布殖民宣传法律法规14-20
- 1.1 建立殖民宣传专制机构,控制新闻传播出版事业14-17
- 1.1.1 弘报处14-16
- 1.1.2 满洲弘报协会16
- 1.1.3 其他殖民宣传机构16-17
- 1.2 颁布殖民宣传法律法规,钳制新闻舆论宣传喉舌17-20
- 1.2.1 颁布伪《出版法》——控制出版发行17-18
- 1.2.2 颁布“弘报三法”——控制报刊通讯18
- 1.2.3 颁布《映画法》——控制电影宣传18-19
- 1.2.4 颁布《艺文指导要纲》——控制文化宣传19
- 1.2.5 颁布其他相关法令——控制言论自由19-20
- 2 东北沦陷时期报纸的殖民宣传20-30
- 2.1 东北沦陷时期报纸的发展情况概述20-22
- 2.2 东北沦陷时期报纸的殖民宣传内容——1937 年《盛京时报》为例22-27
- 2.2.1 歪曲事实报道政治事件22-23
- 2.2.2 长篇累牍宣传满洲建国23-24
- 2.2.3 运用大量篇幅刊登广告24-27
- 2.3 东北沦陷时期报纸的殖民宣传形式——1937 年《盛京时报》为例27-29
- 2.3.1 用大字号标题,吸引读者注意力27-28
- 2.3.2 运用图文并茂,增强文章感染力28
- 2.3.3 开设休闲栏目,赋予报纸亲和力28-29
- 2.4 本章小结29-30
- 3 东北沦陷时期广播的殖民宣传30-38
- 3.1 东北沦陷时期广播的发展情况概述30-31
- 3.2 东北沦陷时期广播的殖民宣传内容31-33
- 3.2.1 放送日语讲座31-32
- 3.2.2 放送国策音乐32-33
- 3.2.3 放送华语节目33
- 3.3 东北沦陷时期广播的殖民宣传方式33-37
- 3.3.1 提高发射功率33-34
- 3.3.2 扩大宣传范围34-35
- 3.3.3 强制收听广播35-37
- 3.4 本章小结37-38
- 4 东北沦陷时期电影的殖民宣传38-48
- 4.1 东北沦陷时期电影的发展情况概述38-40
- 4.1.1 “满映”成立前东北沦陷区的电影发展情况38-39
- 4.1.2 “满映”成立宗旨及发展概况39-40
- 4.2 东北沦陷时期电影的殖民宣传内容40-42
- 4.2.1 拍摄“国策电影”,宣传国策思想40-42
- 4.2.2 拍摄“娱民电影”,麻痹民众意识42
- 4.3 东北沦陷时期电影的殖民宣传方式42-47
- 4.3.1 推出亲华演员,吸引民众眼球42-44
- 4.3.2 开办电影杂志,配合国策宣传44-45
- 4.3.3 扩充人员编制,生产国策电影45-47
- 4.4 本章小结47-48
- 5 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综述48-50
- 6 结束语50-51
- 参考文献51-54
- 致谢54-55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55-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玄;古丁论——文学“乌托邦”梦者的悲剧[J];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03期
2 黄玄;;艰难的探索——《东北沦陷时期文学新论》读后[J];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04期
3 李春燕;;论东北沦陷时期的诗歌[J];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06期
4 黄万华;“艺文志派”文学初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5 冯为群;;东北沦陷时期文学概观[J];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02期
6 李春燕;;东北沦陷时期的戏剧[J];社会科学战线;1990年03期
7 张玲;;东北沦陷时期文学浅谈[J];日本研究;1993年04期
8 杨兴江;;东北沦陷时期中共吉东省委、抗日联军第二路军总指挥部建在方正——兼与李富、张连桂、刘文新等同志商榷[J];世纪桥;2009年04期
9 文玉;;首届“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召开[J];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04期
10 叶文;;评《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史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胡智伟;;试析东北沦陷时期的学校教育体系[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胡智伟;;东北沦陷时期的高等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杨家余;岳谦厚;;伪满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实质剖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刘晓丽;;伪满洲国的“附逆作品”[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5 刘晓丽;;伪满洲国时期文学杂志新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朱怡;《盛京时报》长春资料选编民国卷(1912——1915)出版[N];长春日报;2010年
2 高菲;非常女性的非常研究[N];吉林日报;2007年
3 胡吉勇;吉林省早期的煤炭工业[N];中国档案报;2005年
4 田俊;盘锦人口与盘锦文化[N];盘锦日报;2008年
5 林白鸢;东北地域文学文化的新探索[N];吉林日报;2001年
6 朱晶;王汪的关东风情[N];文艺报;2010年
7 关雯心 本报记者 刘大毅;46件抗战新文物八月展出[N];辽宁日报;2006年
8 严寒 本报记者 李信;我省旧地方志编修回顾[N];吉林日报;2006年
9 实习生 齐展;吉林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二期培训班在我市开班[N];辽源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孟凌云;《吉林省志·建置沿革志》出版[N];吉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丽;东北沦陷时期通俗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王艳华;“满映”与东北沦陷时期的日本殖民化电影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佟雪;沦陷初期(1931-1937)的东北文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4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5 刘扬;近代辽宁地域社会视野下的寺庙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杨晓娟;新闻舆论与民初政局[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荆杰;近代中国东北慈善救济事业研究(1861-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许效正;清末民初庙产问题研究(1895-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建明;近代辽宁报业研究(1899-1949)[D];吉林大学;2010年
10 高月;清末东北新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丽;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2 孙爽;《盛京时报》对东北地区灾荒救济的报道(1906-1931)[D];吉林大学;2011年
3 郭宏岩;《盛京时报》与五四运动[D];吉林大学;2011年
4 叶彤;“九一八事变”前后《盛京时报》的言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雪松;《盛京时报》特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田静;浅析《盛京时报》对“二次革命”的报道[D];吉林大学;2012年
7 赵嫱;“九一八”事变后《盛京时报》社论研究(1931-1937年)[D];辽宁大学;2012年
8 霍速;清末东北灾患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志江;“中日亲善”想象下中国国民型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敏;《盛京时报》与清末宪政(1906——1911)[D];苏州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东北沦陷时期日本的殖民宣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20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452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