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重庆地区突发性疫病的防治研究(1950~1953)

发布时间:2017-07-13 10:30

  本文关键词:建国初期重庆地区突发性疫病的防治研究(1950~1953)


  更多相关文章: 建国初期 重庆地区 突发性疫病


【摘要】:新中国成立之初,疫病并未因新生人民政权的建立而消亡,依然如往昔般不约而至,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及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面对突发的疫病肆虐,广大民众由于应对的乏术,以及认知的偏差,只能也只得听天由命。但对于党和政府而言,建国初期肆虐的疫病不仅仅是单纯的防治工作,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工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因为在党和政府看来,肆虐的疫病附着非同一般的政治隐喻:肆虐的疫病是反动旧政权的隐喻,认为正是旧政权的不作为,才导致了今天疫病的大肆爆发;疫病的大规模爆发是广大老百姓落后的卫生习惯、迷信等的隐喻。因此,1950~1953年,中央卫生部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卫生会议,制定了新中国“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而此时,重庆地区亦发生了严重的疫灾,特别是疟疾、麻疹、白喉、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突发性疫病的肆虐,给重庆地区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于是,在此方针指示下,重庆市委市政府结合地方实际,在疫病突发时通过采取应急性抢救措施,整合与利用各级组织、资金、人员等政治资源,有效地控制了突发性疫病的蔓延;突发性疫病过后又通过开展日常性预防工作,将疫病防治与重庆地区的社会改造,尤其是移风易俗结合起来,发挥多方面的合力作用,把防疫与治愚相结合,化危机为机会,成功的遏制了疫病的肆虐,不仅减少了人口的大量死亡,而且为新生人民政权在重庆的巩固奠定下良好的民意基础。本文在逻辑结构上主要由导言、正文以及结语三大部分构成。导言部分:简述了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回顾了学术界的研究概况,同时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并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一部分:突发性疫病的流行概况。本部分从突发性疫病交相并发、发病频率高与强度大、疫情全年普发性与季节爆发性并存、流行范围广与区域分布不平衡等四个方面,对突发性疫病流行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危害进行了探究。第二部分:突发性疫病的应急性举措。本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和难点。这一部分从及时的组织与宣传动员、专业防疫人员的及时抽调与资金的紧急调配、疫病抢救与疫情调查并行展开、交通检疫与隔离等方面,论述了突发性疫病发生时采取的具体应急措施。第三部分:突发性疫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与整改。本部分是文章的难点。该部分从防疫经费的匮乏、卫生防疫人员的缺乏、事务主义的存在、黑恶势力的破坏和造谣等方面,论述了疫病在应急性应对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边治边改与事后整改相结合的方法所采取的应对措施。第四部分:突发性疫病应对后的预防。本部分是文章的重点。这一部分从日常防疫的角度出发,通过防疫组织机构的建立、防疫宣传工作的开展、现代防疫措施的实施、大规模爱国卫生运动的推动、公共卫生建设与推进等方面论述了突发性疫病应对过后采取的预防举措。第五部分:突发性疫病防治的成效。本部分阐述了疫病防治本身带来的具体效果和由疫病防治带来的间接成效。结语部分:阐述了本文写作的出发点及主要观点,以及对当下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建国初期 重庆地区 突发性疫病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09;K7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导言11-21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11-12
  • (二)研究综述12-18
  • 1.历史学研究的盲点(1980年以前的疫病史研究)13-14
  • 2.疫病社会史研究的兴起(1980至2003年的疫病史研究)14-15
  • 3.疫病社会史研究的发展(2003年以后的疫病史研究)15-18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8-19
  • 1.研究思路18-19
  • 2.研究方法19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19-21
  • 1.重庆地区19
  • 2.疫病及突发性疫病19-20
  • 3.关于时间点的选定20-21
  • 一、突发性疫病的流行概况21-32
  • (一)突发性疫病流行的特征21-27
  • 1.突发性疫病交相并发21-23
  • 2.发病频率高、强度大23-24
  • 3.疫情全年普发性与季节爆发性并存24-25
  • 4.流行范围广与区域分布不平衡25-27
  • (二)突发性疫病的危害27-32
  • 1.危害生命27-28
  • 2.引起民众的恐慌28-29
  • 3.影响生产与生活29-32
  • 二、突发性疫病的应急性举措32-41
  • (一)及时的组织与宣传动员32-35
  • 1.基层组织动员与应急性防疫机构的组建32-33
  • 2.宣教工作的开展与动员33-35
  • (二)专业防疫人员的及时抽调与资金的紧急调配35-37
  • 1.专业防疫人员的及时抽调35-36
  • 2.应急性防疫经费的紧急调配36-37
  • (三)疫病抢救与疫情调查并行展开37-39
  • (四)疫区隔离与交通检疫39-41
  • 三、突发性疫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与整改41-55
  • (一)突发性疫病应对中存在的问题41-46
  • 1.防疫经费的匮乏41-42
  • 2.卫生防疫人员的缺乏42-44
  • 3.事务主义的存在44-45
  • 4.黑恶势力的破坏和造谣45-46
  • (二)突发性疫病应对中存在问题的整改46-55
  • 1.改革卫生财政制度增加防疫经费财政支出46-48
  • 2.培训卫生人员充实基层防疫力量48-50
  • 3.开展学习运动加强思想改造50-52
  • 4.肃清反革命分子的基础上稳定社会秩序52-55
  • 四、突发性疫病应对后的预防55-67
  • (一)日常性防疫组织机构的建立55-56
  • (二)日常性防疫宣传工作的开展56-58
  • 1.宣传网络的构建56-57
  • 2.宣传工作的开展57-58
  • (三)现代防疫措施的实施58-61
  • 1.开展预防性疫病注射工作58-60
  • 2.建立疫情报告制度60-61
  • (四)大规模爱国卫生运动的推动61-63
  • (五)公共卫生建设与推进63-67
  • 1.厕所、垃圾管理63-64
  • 2.饮水管理64-65
  • 3.相关卫生行业的整顿65-67
  • 五、突发性疫病防治的成效67-80
  • (一)突发性疫病防治取得的具体成果67-71
  • 1.发病率与死亡率显著下降67-68
  • 2.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身体素质得到改善68-69
  • 3.防疫机构不断健全,防疫体系初步形成69
  • 4.环境卫生得到改善,,卫生意识不断提高69-71
  • (二)突发性疫病防治取得的现实效果71-80
  • 1.增强了政治认同感,树立了中共新形象71-74
  • 2.卫生与爱国相结合,提升了民众的爱国意识74-76
  • 3.卫生与生产相结合,促进了生产发展76-78
  • 4.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新风尚78-80
  • 结语80-81
  • 参考文献81-84
  • 致谢84-8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凤娟;疟疾的传播[J];西藏医药杂志;2000年02期

2 李玉民,唐彦峰;社会经济对控制疟疾的影响[J];地方病通报;2002年03期

3 桂爱芳,胡乐群;湖北省2001年疟疾流行形势分析[J];湖北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6期

4 王群 ,欧维琳;先天性疟疾一例报告[J];广西医学;2002年03期

5 陈英忠;瑞金市疟疾流行特征及防治策略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2年02期

6 洪艳;疟疾是否会在意大利再次流行[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2年01期

7 李顺平,朱敏;经济发展对疟疾控制的影响[J];预防医学文献信息;2003年01期

8 童学娅,林永祥;内江市1995~2002年疟疾发病情况及防治对策[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3年04期

9 育巍;;疟疾流行的预测、预警与发现[J];国外医学情报;2003年10期

10 古锦泰,刘尚林,郭星安;深圳市1980~2000年疟疾流行特点和防制对策[J];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天锋;郝莉;刘娜;沈月平;;我国1984-2006年疟疾流行病学特征及趋势预测[A];第二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朱继民;李白坤;汤林华;;淮河流域疟疾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A];中医药理论与应用研究——安徽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蒋诗国;吴成果;罗飞;罗兴建;李继艮;肖鹏;赖杰;;重庆市1998-2006年疟疾病例个案调查流行病学分析[A];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4 裴速建;黄光全;胡乐群;桂爱芳;左胜利;陈国英;;湖北省2001-2005年不同媒介地区疟疾流行态势分析[A];全国寄生虫学与热带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李华宪;陈国伟;张再兴;范波;杜春华;杨忠强;杨继青;杨太专;;云南省元江县1996-2000年疟疾态势及对策探讨[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刘群华;曹昌志;冯声正;李彦;康万民;;四川省实施灌溉农业战略对控制疟疾流行的效果[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裴速建;黄光全;胡乐群;桂爱芳;左胜利;陈国英;刘井元;;湖北省2001-2005年不同媒介地区疟疾流行态势分析[A];中华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感染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8 朱继民;汤林华;;淮河流域与疟疾有关社会因素的空间分布分析[A];中医药理论与应用研究——安徽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张山鹰;许龙善;欧阳榕;李莉莎;谢汉国;;闽南地区疟疾流行潜势调查、干预对策研究及实施效果评价[A];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2008卷[C];2008年

10 杨恒林;李兴亮;杨品芳;李春富;吴超;张志勇;高白荷;;萘酚喹对云南间日疟疾和抗药性恶性疟的预防效果[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松;疟疾:一种没有国界的疾病[N];大众科技报;2008年

2 记者 郑灵巧;我国力争2020年消除疟疾[N];健康报;2009年

3 云南省卫生厅疾病预防控制局 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携手联防联控 降低疟疾危害[N];云南科技报;2009年

4 记者任丽梅;我国计划10年内彻底消除疟疾[N];中国改革报;2010年

5 记者 孙刚;上海2015年将消除疟疾[N];解放日报;2011年

6 本刊特约撰稿人 伏盛华;旅行中疟疾的防治[N];国际商报;2003年

7 世界卫生组织供稿 海萃译;狙击疟疾需要全球合作[N];健康报;2001年

8 梁涛;非洲抗击疟疾任重道远[N];健康报;2005年

9 记者 盘和林 通讯员 广卫;粤严防备战疟疾大流行[N];信息时报;2003年

10 ;助非洲人民战胜疟疾[N];国际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迪佑福;[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王多全;三峡库区疟疾流行潜势及其生态影响因子结构模型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泳泽;利用遥感数据探究华北地区疟疾患病原因与未来风险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李月;安徽省疟疾的时空分布及与气象因素的关系[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5年

3 李晓朋;建国初期重庆地区突发性疫病的防治研究(1950~1953)[D];西南大学;2016年

4 毕艳;3S技术支持下云南热带地区疟疾流行态势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崔娜;基于MIC方法的气候-疟疾敏感人群识别和脆弱区划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6 丁俊;辽宁省疟疾媒介按蚊生态习性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2年

7 欧芳;湖南省某大型综合医院近30年111例疟疾临床资料分析[D];中南大学;2014年

8 刘美烨;药用植物Guiera senegalensis对疟疾病原体—疟原虫作用机制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36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536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5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