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结束前后《纽约时报》对中国西藏的报道探析
本文关键词:冷战结束前后《纽约时报》对中国西藏的报道探析
【摘要】:冷战结束前后1987~1992年间,西藏问题成为中美关系中的热点问题,美国等西方国家力图通过西藏问题促动中国政治变动,因而以达赖为代表的西藏流亡势力成为西方政治舞台的宠儿,美国传统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出现了大量报道中国西藏的文章,内容涉及对拉萨骚乱的报道、对达赖喇嘛涉藏活动的报道以及美国政府如何插手中国西藏问题的报道等,报道反映了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微妙变化。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
【关键词】: 中国西藏 冷战 达赖喇嘛 《纽约时报》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劳维尔·托马斯西藏之旅与美国的西藏话语研究”(14AGJ002);国家社科基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策反策略研究”项目(11CDJ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K27;G212
【正文快照】: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为美国利用西藏问题促动中国政治变动提供了历史机遇。西藏问题由此成为中美关系中的热点问题,以达赖喇嘛为代表的西藏分裂势力由美国学者眼中的“冷战孤儿”变成了冷战后时代的“宠儿”1:达赖喇嘛奔走于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史云峰;;西藏人口的结构特征分析[J];西藏发展论坛;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瑞生;;涉藏报道与美国主流媒体的意识形态性[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03期
2 王林平;;美国涉藏政策背后的国家利益[J];学习与探索;2014年05期
3 郭永虎;;美国与中国核心利益: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莉;冷战后美国国会对华提案及其表决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石正义;影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的美国因素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程早霞;李晔;;一九四九年前后美国中情局谍员秘密入藏探析[J];历史研究;2009年05期
2 卫灵;美国国会对中美关系的影响[J];外交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胡岩;;早期进藏的美国人[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李坚尚;西藏人口与西藏人权[J];西藏研究;1998年01期
5 黄荣清;年龄结构对人口增长的作用力度量──兼谈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年龄结构[J];中国人口科学;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时语;;《纽约时报》的专栏才女[J];南风窗;2006年01期
2 张佳佳;;中西方深度报道差异比较——以《21世纪经济报道》与《纽约时报》的房地产报道为例[J];群文天地;2012年05期
3 柴静;;晚清报纸[J];学习博览;2007年04期
4 Matthew Shaer;杨颖;;《纽约时报》欲对其在线内容收费[J];英语沙龙(实战版);2010年04期
5 汪纯;;《纽约时报》宫斗剧[J];东西南北;2012年21期
6 陈浩;朱娅丹;;浅析《纽约时报》的发展启示[J];青年文学家;2013年09期
7 袁海;;《纽约时报》“大骗子记者”全揭秘[J];晚报文萃;2003年07期
8 ;中国学校怒斥《纽约时报》黑客报道“无中生有”[J];对外传播;2010年05期
9 赵颖;刘宝森;;反击《纽约时报》黑客报道经验谈[J];对外传播;2010年05期
10 方夏萍;;对纽约时报有关拉萨“3.14”事件系列报道的倾向性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柯文浩;;框架建构理论透视下的路透社与《纽约时报》关于2010年中国“两会”的报道比较研究[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0)——信息全球化时代的新闻报道:中国媒体的理念、制度与技术论文集[C];2010年
2 吴飞;;新闻媒体应该享有这样的特权吗? 《纽约时报》诉沙利文一案剖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上册)[C];2002年
3 张洋;;中美媒体的相互引用与驯化:以2013年《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为例[A];中华新闻传播学术联盟第六届研究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4 刘国慧;;西方媒介镜像下的内蒙古形象——对改革开放后《纽约时报》内蒙古报道的内容分析[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13年刊)[C];2013年
5 周佶;徐薇;;对“5.12”大地震后《纽约时报》和《新京报》相关报道的媒体话语分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媒体如何架构危机事件——以山西疫苗事件和美国沙门氏菌事件为例[A];首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0年
7 彭兆平;;新媒体:传统媒体的西风或东风——美国当今传媒业发展的启示[A];出版科学探索(第8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可;《纽约时报》的救星[N];经济观察报;2003年
2 商建辉;纽约时报的成功之道[N];中华新闻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李豫川;并购传言推动纽约时报股价“过山车”[N];中国证券报;2006年
4 郑洁;纽约时报提前瘦身降成本[N];东方早报;2007年
5 ;“融”会贯通[N];网络世界;2006年
6 记者 朱珊;《纽约时报》连推数字产品[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7 ;纽约时报网站考虑恢复收费[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纽约时报》尝试“公众捐助式”报道[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夜雨;《纽约时报》评出“2009年十佳儿童图画读物”[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10 记者 王薇 杜静;《纽约时报》记者因涉剽窃请辞[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莉;近代中国的媒介镜像:《纽约时报》驻华首席记者哈雷特·阿班中国报道研究(1927-1940)[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旭;《纽约时报》对“3·14”事件、“7·5”事件相关报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田红虹;《纽约时报》成功因素探析[D];河北大学;2004年
3 邹一戈;新世纪《纽约时报》言论版专栏评论特色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刘毓洁;《纽约时报》专刊(版)的操作方法及其特点分析[D];暨南大学;2006年
5 王建峰;《纽约时报》(1997、2007)涉华报道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6 徐淑芳;《纽约时报》转基因报道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罗小玲;《纽约时报》对华环境形象建构研究(2000-2012)[D];暨南大学;2013年
8 赵玮;《纽约时报》对西藏和新疆报道的异同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张熙锦;当代《纽约时报》头版特色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马德国;《纽约时报》“9·11”事件报道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50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550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