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堡会议历史地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7 21:56

  本文关键词:瓦窑堡会议历史地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瓦窑堡会议 中共 历史地位


【摘要】:“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遭到日本的不断侵略,已经到了民族危亡的危险时刻,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适时地召开了瓦窑堡会议,这次会议在我国革命事业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特殊的地位。瓦窑堡会议科学地剖析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以及呈现的特点,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新的政治路线与方针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拉开了从内战向抗战转变的序幕,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而且还对中共党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会议决议以及会后毛泽东所作的报告内容,构成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主要内容,也作为中共新民主主义理论提出的开端而被世人牢记。会议强调的民族主义,很大程度上有力地回击了国民党对中共合法性的批判,成为中共民族主义认识过程中的重要一步。瓦窑堡会议在中国现代史和中共发展史上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以瓦窑堡会议历史地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论述。全文分为会议召开的背景及条件和会议的历史地位及影响这两大部分。深入分析瓦窑堡会议召开的背景及条件,以期有力地说明会议召开的适时性和重要性。并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抗战、党的建设、毛泽东军事思想、新民主主义和民族主义这六大方面,重点考察瓦窑堡会议的历史地位及影响。
【关键词】:瓦窑堡会议 中共 历史地位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26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2
  • (一)选题意义9-10
  • (二)研究综述10-12
  • 一、瓦窑堡会议召开的背景与条件12-19
  • (一)日本加紧侵华的步伐,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12-15
  • (二)中共“左”倾教条主义对革命的影响15-17
  • (三)共产国际七大的召开与《八一宣言》的发表17-19
  • 二、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23
  • (一)会议正确分析了时局与阶级关系的变化19-21
  • (二)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21-22
  • (三)会议制定了党的不同阶层共同抗日的具体政策22-23
  • 三、拉开了从内战到抗战转变的序幕23-26
  • (一)会议制定了有利于全面抗战的军事战略方针23-25
  • (二)为实现会议制定的战略目标进行的军事行动25-26
  • 四、开启了延安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26-30
  • (一)第一次在党的决议中把中共的性质规定为无产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6-27
  • (二)走出了唯成分建党论的束缚,,开始转向思想建党27-29
  • (三)制定了正确的党的干部政策29-30
  • 五、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30-33
  • (一)革命战争须得持久方能取胜30-31
  • (二)动员与依靠民众进行人民战争31
  • (三)把游击战争提高到战略地位31-32
  • (四)提出了作战指挥上的基本原则32-33
  • 六、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33-37
  • (一)指明了革命的性质和任务33-35
  • (二)确定了革命的战略力量35
  • (三)认识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必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35-36
  • (四)明确了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36-37
  • 七、中共民族主义认识中重要的一步37-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2
  • 后记42-4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1945年8月)[J];科技文萃;1995年09期

2 吴秀明,李久炼;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工具──“满铁”[J];黑龙江史志;2000年02期

3 王树才,刘敬忠;也谈《清室优待条件》问题——兼评溥仪充当日本帝国主义傀儡的原因[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0年02期

4 侯雁飞,张兴家;日本帝国主义对松花江水电资源的掠夺开发[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5 杨瑞红;社会主义新志书是历史的见证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历史不许篡改[J];黑龙江史志;2001年03期

6 汪振野,陈淑芳;日本帝国主义对华中、华南沦陷区的殖民掠夺[J];丹东师专学报;2002年01期

7 李雪;包长华;;日本帝国主义在佳木斯的移民[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李淑娟;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移民侵略特点之剖析[J];学术交流;2003年02期

9 李惠康,李广;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沦陷区农业的掠夺[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李慧娟,薛朝广;论总务厅在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实施殖民统治中的作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太风;;日本帝国主义摧残上海文教新闻事业罪行述评[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潘澄;;抗战歌声伴随我成长[A];铁流11——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C];2007年

3 孙玉玲;;日本帝国主义对辽宁人民大屠杀的暴行[A];抗日战争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4 林信泰;;孤岛学运史纲[A];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暨1985年会论文集[C];1985年

5 胡澄;;舒卷风云之色 吐纳珠玉之声——读毛主席构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批书信[A];抗日战争与延安文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陈传海;徐有礼;;日军祸豫八年[A];抗日战争史论文集——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7 夏晓东;;溥仪由苏联移交回国的前前后后[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8 张根生;;试析护国运动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弃袁”的动因[A];2005:历史的辉煌——纪念昆明建城1240周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护国运动90周年[C];2005年

9 郭素美;;“731”细菌部队罪恶活动概述[A];抗日战争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10 高峻;;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文化侵略[A];抗日战争史及史料研究(一)——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海云;日本抢占东三省前后[N];中国矿业报;2000年

2 高乐才;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侵略[N];吉林日报;2001年

3 谢涛;日本对伪满的金融掠夺[N];中国证券报;2005年

4 记者 邬焕庆;日本帝国主义罪行昭彰 以史为鉴防止历史重演[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5 长春 王新英;《身分证明书》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劳动力资源的铁证[N];中国文物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张贵;铁蹄刺刀——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N];吉林日报;2005年

7 辛文 寿白 卢玉;倾听!历史在诉说[N];中国档案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曾毅 本报特约记者 任爽 采访整理;应加强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地区经济掠夺的研究[N];光明日报;2014年

9 陈述(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副教授、博士);中流砥柱[N];辽宁日报;2001年

10 甘丽芳;掠夺东南亚财富的罪证[N];中国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祝志男;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罗仁洙(Na In Soo);日本殖民地时期伪满洲国和朝鲜学校教育制度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高承龙;伪满洲国民族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楠;《新满洲》杂志的殖民主义宣传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吕品;满洲国协和会“民族协和”研究[D];延边大学;2016年

3 刘巧巧;瓦窑堡会议历史地位研究[D];延安大学;2016年

4 吴晓亮;评日本帝国主义操纵下的伪满洲国“外交”[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尹洪;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时期语言教育政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6 李慧娟;从总务厅的设置看伪满洲国的傀儡性质[D];吉林大学;2004年

7 宋赫男;日本对齐齐哈尔地区的移民活动[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延萍;日本帝国主义对锡林郭勒盟的殖民统治[D];内蒙古大学;2010年

9 吕建刚;论抗战时期中国大国地位的形成[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晶;侵华时期日本在蒙疆察南地区的奴化活动[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54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554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24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