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会理念、阶级意识与党派政治:国民革命时期广州劳资关系变动
本文关键词:行会理念、阶级意识与党派政治:国民革命时期广州劳资关系变动
【摘要】:"劳资合行"即劳资双方共生于同一行会,此种"劳资共同体"的行会组织结构决定着广州传统劳资关系的主题生成,"浑然相处"而"无劳资阶级之观念"。然而,1924年国民革命兴起后,由于国共两党的党化渗透,广州劳资关系遂由"劳资合行"的行会特质向党派政治属性演进,协商合作与阶级斗争构成此时劳资群体互动的双重主题。但这两种主题并非固化,而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发生波动。从这两种主题演绎所致广州劳资关系格局由劳方至资方权势转移的事实中,可以窥知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围绕劳资问题的复杂利益博弈,以及传统行会近代转型时劳资阶级意识分野的诸多关联。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 国民革命 劳资关系 行会 国共党争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号11BZS046) 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62
【正文快照】: 传统行会作为“旧时工商业劳资间共同的组织”,①是中国近代劳资关系发育的土壤和原始起点,而国民革命时期则是中国劳资关系由传统行会特质向近代转轨的重要阶段。遗憾的是,目前学界对这一社会剧变时期的劳资关系,虽以工运史、劳资双方与国民党政权互动等视角进行了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卢权;北伐出师后的广东工人运动[J];近代史研究;1997年03期
2 裴京汉;北伐初期广东地区的劳动运动与国民政府的应对[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杨天宏;苏俄与20年代国民党的派别分化[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新宾;国共党争与阶级分野——广州国民政府时期工商关系的实证考察[J];安徽史学;2005年05期
2 霍新宾;;在“爱国”与“私利”之间——国民革命时期一例民族主义运动中的工商关系[J];安徽史学;2006年05期
3 刘会军;徐晓飞;;国民革命中的农民动员与阶级斗争[J];北方论丛;2012年02期
4 李文婷;高正礼;;党的创立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李新军;;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失业保险立法研究(1927—1937年)[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6 陆华东;;中共早期对工会工作的探索经验及启示——以安源工人俱乐部为中心实例[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姚敬恒;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考[J];贵州文史丛刊;1994年06期
8 曲兆强;;大陆学界对广州商团事件的研究综述[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9 李文婷;高正礼;;党的创立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背景探析[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6期
10 李曙新;;关于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山东分部的两则史实[J];山东工会论坛;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武云;朱明清;;从党史的附庸品到独立的工运史研究——兼评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延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滕姗姗;我国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汪仕凯;工人政治的逻辑及其变革: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李锦峰;国民党治下的国家与工人阶级,,1924-1949[D];复旦大学;2011年
5 张慧霞;中国城镇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变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6 刘勇;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中国工会利益整合—表达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自俭;民国时期铁路工人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巴杰;民国时期的店员群体研究(1920-1945)[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尹小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农民改造的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徐方平;蔡和森与《向导》周报[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佳;国民党民众运动研究(1924—1937)[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柯华;中国共产党与企业民主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张红涛;纪念中的矛盾与冲突[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传宜;建国初期工厂中的民主改革运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永波;民国工厂检查法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6 郭建辉;反就业歧视与平等就业权之保障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张浩;国民革命的一面旗帜[D];安徽大学;2011年
8 刘腾腾;罢工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鹏;省港大罢工中廉政反腐机制的构建[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杜涛;清末民变研究初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敖光旭;论孙中山与二次北伐─—兼对有关问题提出商榷[J];广东社会科学;1995年03期
2 敖光旭;论孙中山在1924下半年的是是非非[J];近代史研究;1995年06期
3 杨奎松;孙中山与共产党——基于俄国因素的历史考察[J];近代史研究;2001年03期
4 卢权;北伐出师后的广东工人运动[J];近代史研究;1997年03期
5 王奇生;工人、资本家与国民党——20世纪30年代一例劳资纠纷的个案分析[J];历史研究;2001年05期
6 杨奎松;走向“三二○”之路[J];历史研究;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彩华;苏少之;;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劳资关系的调整与经验教训[J];中共党史研究;2007年04期
2 任军利;;新中国成立之初政府在劳资关系调节中的作用[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3 史莉芳;;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共处理劳资关系的政策[J];史学月刊;2009年07期
4 霍新宾;;劳资关系与社会转型——新中国成立前后上海的劳资关系变动[J];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09期
5 洪驰;申丹虹;;论和谐理念与企业劳资关系的构建[J];黑龙江史志;2010年03期
6 卢一心;阿威;;开启劳资关系的新时代[J];厦门航空;2010年07期
7 ;关于劳资关系暂行处理办法[J];福建政报;1950年03期
8 李方祥;;“五反”运动后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劳资关系的调整及其经济影响[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周剑云;;略论美国劳资关系管理模式的演变[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李方祥;;“五反”运动后国家对劳资关系调整的经济史分析[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国兵;;构建和谐社会新时期背景下的劳资关系[A];社会转型中的和谐社会构建——上海市党校系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诗达;;非公经济劳资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劳动关系问题研讨会暨2006浙江就业报告[C];2006年
3 王玉柱;;构建和谐劳动(劳资)关系的机制研究[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郭爱萍;;劳资关系与政府协调作用的若干思考[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少晖;;新合作主义:中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整合的目标模式[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6 韩金华;;改革以来中国私营经济劳资关系发展轨迹总结与展望——从较低层次和谐到纠纷和冲突激化再到更高层次和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家祯;;关于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展的思考[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8 李萍;罗宁;;国内外劳资关系研究:理论脉络与最新进展[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2010年
9 韩金华;;正确认识劳资关系,促进劳资关系和谐发展——基于《资本论》视角的非公有制经济劳资关系分析[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郭铁民;黎元生;;中国构建新型劳资关系的实践[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潘强;劳资关系协调 政府作用不可替代[N];中国改革报;2006年
2 安徽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处理好劳资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N];光明日报;2006年
3 王龙玉;我市举行首届“好老板、好员工”颁奖仪式[N];金华日报;2006年
4 符启林 暨南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用法律手段来调整劳资关系[N];民营经济报;2006年
5 罗斌;劳资关系和谐需要法律支撑[N];南方日报;2007年
6 任一龙;和谐的劳资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N];人民政协报;2007年
7 落国和;对民营企业劳资关系的思考[N];朔州日报;2007年
8 刘克梅;劳资关系是一种“镜面效应”[N];工人日报;2007年
9 丁晓钦 整理;当代世界劳资关系的动向[N];社会科学报;2007年
10 九鼎公共事务研究所研究员 秋风;政府在劳资关系中扮演的角色[N];中国经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罗宁;中国转型期劳资关系冲突与合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邓白桦;纳粹德国“企业共同体”劳资关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郭志栋;毛泽东劳资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4 吴宏洛;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劳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红涛;劳资关系调整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6 易臻真;当代中国国有企业劳资关系的动态发展及其演变研究(1992至今)[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7 孟钟捷;德国劳资关系演进中的里程碑:1920年《企业代表会法》的发生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光;冲突到稳定[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社会转型期新型劳资关系建构[D];山东大学;2008年
2 廖继兴;当代中国劳资关系的伦理透视[D];华侨大学;2009年
3 郭志栋;建国初期我党处理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的政策及启示[D];山西大学;2010年
4 程芳琳;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内部协调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梁斌;二战以来英国劳资关系的变迁及启示[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6 战成秀;新时期我国劳资关系调节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熊薇;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劳资关系[D];暨南大学;2006年
8 郑学敏;国企改制前后劳资关系变化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刘书豪;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劳资关系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10 杨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新型劳资关系的构建[D];东北林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59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659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