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甘肃省民勤县妇女解放状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5 10:29

  本文关键词:建国初甘肃省民勤县妇女解放状况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中国建立初期 甘肃民勤 妇女解放


【摘要】:新中国建立之后,国家各项事业百废待兴,整个社会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力展开,中国的妇女在在各个方面都不同程度的获得了与男子平等的权利,逐渐成为了国家的主人,但歧视妇女的现象仍然存在。甘肃省民勤县作为新中国西部边远地区的代表县区,全县90%以上人口都在从事农业生产,妇女解放发展极为缓慢,因此,研究新中国建立初期甘肃省民勤县农村妇女解放状况对与整个社会的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是一个反映。 建国前,民勤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婚姻家庭上虽然获得了一些解放但是仍然落后于其他地区。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制定了诸多保护妇女权益的法律政策,保护妇女合法权益,在这样的背景下,民勤县从妇女的婚姻、教育、政治生活、生产劳动、妇幼工作这五个方面开展妇女解放,《婚姻法》的贯彻使妇女在婚姻上取得与男子平等的权利,婚姻自由,逐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妇女有了学习文化的机会与条件,妇女自身也要求学习文化知识,,参加扫盲运动,妇女素质得到提高;同时宣传妇女参与普选,参与基层政权建设,参加国家管理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在生产劳动领域,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在生产建设中均发挥了巨大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福利工作逐步展开,妇女儿童健康受到国家的重视与照顾,民勤县也设立妇幼保健院(所),托儿站(所)等,保护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妇女获得前所未有的解放。总结妇女解放取得的效果与现实意义也可以对以后的妇女解放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新中国建立初期 甘肃民勤 妇女解放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3.68;K27
【目录】: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一、 选题意旨及缘由10-12
  • 二、 研究现状12-15
  • (一) 研究领域举要12-14
  • (二)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14-15
  • 三、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15-16
  • 四、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16
  • 五、 相关概念界定16-19
  • 第二章 新中国建立初期甘肃省民勤县妇女解放的背景19-32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民勤县妇女19-25
  • 一、 民勤县妇女的受教育状况19-21
  • 二、 民勤县妇女的婚姻家庭状况21-23
  • 三、 民勤县妇女的政治经济状况23-25
  • 第二节 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25-28
  • 一、 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萌芽26
  • 二、 毛泽东妇女思想的形成26-27
  • 三、 毛泽东妇女解放思想的成熟27-28
  •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妇女解放思想与政策28-32
  • 一、 经济政策29
  • 二、 婚姻家庭政策29-30
  • 三、 文化教育政策30
  • 四、 妇幼健康政策30-32
  • 第三章 新中国建立初期民勤县解放妇女的主要措施32-52
  • 第一节 对新《婚姻法》的宣传和贯彻32-35
  • 一、 新《婚姻法》的颁布及内容32-34
  • 二、 民勤县对新《婚姻法》的宣传和贯彻34-35
  • 第二节 妇女接受教育提高妇女素质35-39
  • 一、 开办妇女扫盲班36-37
  • 二、 组织妇女参加识字组37-38
  • 三、 开办各类学校,鼓励妇女学习38-39
  • 第三节 妇女开始参与政治生活39-45
  • 一、 民勤县妇联的建立以及宣传妇女参与政治生活40-41
  • 二、 妇女参与普选41-44
  • 三、 妇女参与基层政权建设44-45
  • 第四节 鼓励妇女参加生产劳动45-49
  • 一、 建国初民勤县妇女走出家庭参与土改46-48
  • 二、 农村妇女积极参与农业合作化48-49
  • 第五节 保护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开展妇幼保健工作49-52
  • 一、 建立妇幼保健所(院)49-50
  • 二、 推行新接生法50
  • 三、 建立托儿所,托儿站50-52
  • 第四章 民勤县妇女解放运动的效果与现实意义52-65
  • 第一节 民勤县妇女解放的效果52-55
  • 一、 妇女接受文化教育,文化素质得到提高52-54
  • 二、 参加普选运动,农村妇女开始当家作主的新生活54
  • 三、 妇女参与社会生活,得到进一步解放54-55
  • 第二节 民勤县农村妇女解放运动的现实意义55-60
  • 一、 对妇女自身的意义55-58
  • (一) “恋爱自由”、“婚姻自主”56-57
  • (二) 夫妻关系、婆媳关系趋于平等57-58
  • 二、 妇女解放的社会意义58-60
  • (一) 农村妇女解放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58-59
  • (二) 农村妇女的参政能力得到社会认可59-60
  • 第三节 农村妇女解放运动的几点经验60-65
  • 一、 进一步完善法制、法规,实现妇女进一步解放60-61
  • 二、 发展完善妇女组织,保障妇女权利的落实61-62
  • 三、 鼓励妇女参加生产经济建设,提高妇女地位62
  • 四、 大力发展农村妇女教育,全面提高妇女素质62-63
  • 五、 唤醒女性意识,实现妇女进一步解放63-65
  • 结语65-67
  • 参考资料67-7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71-72
  • 后记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巧宁;1950年代中国对农村妇女的社会动员[J];社会科学家;2004年06期

2 刘伯红;中国女性就业状况[J];社会学研究;1995年02期

3 徐勇;;现代国家的建构与村民自治的成长——对中国村民自治发生与发展的一种阐释[J];学习与探索;2006年06期

4 马慧芳;张新民;;建国初期农村妇女参政状况研究[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本文编号:677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677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c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