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条约》中“领事”翻译的历史探析
本文关键词:《南京条约》中“领事”翻译的历史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南京条约》 领事 商务监督 马儒翰 麦都思
【摘要】:本文尝试证明马儒翰在《南京条约》中以"领事"一词翻译Superintendent并非误译,而是有其历史原因,且是自1834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华贸易垄断权结束、英国派遣商务监督到来后发展而来的合理翻译。由此,本文期望能以一具体个案来说明历史背景及资料的掌握对翻译史研究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 香港中文大学;
【关键词】: 《南京条约》 领事 商务监督 马儒翰 麦都思
【基金】:香港研究资助局2013 2014年度资助研究项目“翻译与两次鸦片战争”部分成果
【分类号】:K253;H315.9
【正文快照】: 一、《南京条约》中英文本的歧义毫无疑问,中英鸦片战争以及其后《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桩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之一,一直受到历史学者的高度关注。不过,长期为人忽略的是当中所涉及的翻译问题,这情况直到最近才开始有所改善,陆续出现几篇较为深入讨论有关鸦片战争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屈文生;;早期中英条约的翻译问题[J];历史研究;2013年06期
2 蒋廷黻;琦善与雅片战争[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31年0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晓荣;晚清中外船碰问题探论[J];安徽史学;2004年03期
2 李永胜;;1902年中葡交涉述论[J];安徽史学;2007年02期
3 傅德元;;丁韪良《万国公法》翻译蓝本及意图新探[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4 蒋立场;;清末银两汇价波动与外债偿付(上)[J];安徽钱币;2008年02期
5 马陵合;;从“联美”到均势外交——清季币制借款的外交功能及其缺失[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石涛;外国在华银行与晚清借款[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7 万晓宏;清政府对海外华侨政策之演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8 朱皓;陈独秀在中东路事件宣传上与中共中央的分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黄文治;陆发春;;安庆教案与近代官绅阶层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10 施云;;清代疆域[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栾景河;;《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与《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之比较[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覃延佳;;试析陆荣廷起家龙州之历史场域及其隐谕[A];陆荣廷与龙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许方宁;;评马赖之死[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4 高晓芳;;指称外语的词语演变及其原因[A];第四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吕一燃;;1861年中俄会勘东段边界研究[A];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6 丁凤麟;;论郑观应和薛福成思想的“相与呼应”[A];近代中国(第十三辑)[C];2003年
7 李岩;;试论朝鲜近代对华观的嬗变[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8 侯中军;;不平等条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之一——条约概念与近代中国的实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9 冯琳;;战后中英商约流产论析[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10 张志勇;;民国初年中英存药交涉始末[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靖;近代西方警政的东渐及其在广州的实践[D];暨南大学;2010年
2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文志勇;民国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袁哲;法学留学生与近代上海(清末-1937年)[D];复旦大学;2011年
5 王一帆;清末地理大测绘:以光绪《会典舆图》为中心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张永帅;近代云南的开埠与口岸贸易研究(1889-1937)[D];复旦大学;2011年
7 武强;近代上海港城关系研究(1843-1937)[D];复旦大学;2011年
8 杨梅;近代西方人在云南的探查活动及其著述[D];云南大学;2011年
9 葛宝森;保定商会研究(1907-1945)[D];河北大学;2011年
10 孙自俭;民国时期铁路工人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莲;近代芜湖与皖江地区农村经济(1876—1936)[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绪迁;莫理循与中国参加一战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本森;急进与保守·剧变与不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平;晚清国籍问题与法律应对(1840-1911)[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杨阳;清末商约谈判[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江锦云;清末铁路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历业;晚清时期的梁士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昊;盛宣怀与中国通商银行的创办[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雅峰;从中俄密约看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日、清三角关系[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江静;晚清驻外公使与清政府教育改革[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佳;从“通事”到“翻译官”——论近代中外语言接触史上的主、被动角色的转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邹振环;麦都思及其早期中文史地著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郭卫东;“照会”与中国外交文书近代范式的初构[J];历史研究;2000年03期
4 茅海建;入城与修约:论叶名琛的外交[J];历史研究;1998年06期
5 鲁纳;施清婧;;改变中国的国际定位观:晚清时期国际法引进的意义[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俞江;;19世纪末中国民法学的“绝响”——马建忠《法律探原·户律》评述[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7 侯中军;;不平等条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读《中外条约与近代中国研究丛书》[J];史林;2013年03期
8 屈文生;;早期中英条约的翻译问题[J];历史研究;2013年06期
9 郭卫东;;鸦片战争时期中英香港交涉译事三题[J];世界历史;2013年02期
10 蒋廷黻;中国与近代世界的大变局[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34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学照;《南京条约》订立前后的“夷务”争议与民族觉醒[J];民国档案;1997年02期
2 陆水明;《南京条约》签订前之中国[J];南京史志;1997年04期
3 ;图鉴[J];看历史;2010年08期
4 董振坤;;试论中英《南京条约》谈判过程[J];青春岁月;2013年07期
5 康大寿;《南京条约》与英国在华治外法权的取得[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6 金鑫;黄恩彤与《南京条约》的善后交涉[J];历史教学;2005年02期
7 李立平;;为什么《南京条约》的赔款以银元为单位支付?[J];历史教学;1991年05期
8 子琳;从闭关锁国到变革开放——《南京条约》后中国社会的近代化历程[J];文史杂志;1992年04期
9 趋吉;《南京条约》中的“协定关税”[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10 广先;清政府“割让”香港内情[J];国防;199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蒋顺兴;;关于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前的议和谈判[A];百年沧桑论香港——江苏省暨南京市各界举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2 范启龙;;严复爱国思想对子孙的影响[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3 坂野正高;;清季一个外交家的西洋社会观——张荫桓撰《三洲日记》札记[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咸安区永安中学 王晓敏;历史教学中的“逆向教育法”[N];咸宁日报;2010年
2 新疆焉耆县第一中学历史组 武巧莲;历史教学中的“逆向教学法”[N];学知报;2011年
3 张雅文;以良知书写真实[N];中华读书报;2014年
4 梁敏强;历史课堂提问八“度”[N];中国教师报;2003年
5 镇江市丹徒区辛丰中学 钱明云;画龙点睛,,成就精彩[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6 刘根生;看《百年南京》,谱古都新篇[N];南京日报;2014年
7 河北磁县一中 汤增华;试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教授法[N];学知报;2010年
本文编号:690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690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