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康年与晚清修律中的法权迷思

发布时间:2017-08-17 23:15

  本文关键词:汪康年与晚清修律中的法权迷思


  更多相关文章: 汪康年 《刍言报》 治外法权 礼法之争


【摘要】:晚清修律意在法外,旨在以西法合理化朝廷的统治,进而通过条约收回治外法权,体现出清廷治国思维的外向性。传媒舆论于此多有认同之意,并着力推动此事。然《刍言报》主人汪康年却从内治的角度出发,认为转换法律意味着礼教的凌替,西法未可照单全收,而治外法权不过是当初设定的中外交往模式,并质疑修律以收回法权的可行性。后在劳乃宣等人的力邀下,又卷入新旧之间的"礼法之争",益见其对内治问题的重视。不过,在经历舆情反弹和政党萌芽之后,汪氏选择淡出论争,立场有所转变,于斯可见其流质易转的个性和随时而变的论政风格。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关键词】汪康年 《刍言报》 治外法权 礼法之争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爱惜身体:晚清肉刑被废与刑制演变”(项目号12YJC770034)的阶段性成果 广东省普通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资助(项目号wym11005)
【分类号】:D929;K252
【正文快照】: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四月,清廷任命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务期中外通行”,正式拉开了晚清修律的序幕。1此事从一开始便不是仅仅为了解决法律自身的适用性问题,而是旨在以西法来证明自己统治的合理性,藉此改变外人之观听,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桑兵;论庚子中国议会[J];近代史研究;199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陵合;;公共舆论与晚清联美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陈诗麒;;尴尬的自在——以《汪穰卿笔记》为中心看近代沿海市民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反应[J];都市文化研究;2005年00期

3 廖梅;汪康年和庚子中国议会[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李里峰;汪康年与政治权威的依违离合[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02期

5 李里峰;;中国近代史上的保守与激进——以汪康年为例的思想史阐释[J];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6 施晔;;本土视角与边缘维度——近代城市商业小说[J];都市文化研究;2013年01期

7 李长莉;;晚清“洋货”消费形象及符号意义的演变[J];城市史研究;2013年00期

8 孙健;;汪康年的报刊编辑实践与思想探析[J];编辑之友;2014年08期

9 郝艳彤;任晓鸿;;汪康年研究综论[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刘增合;晚清“鸦片商战”观与近代经济民族主义的非理性[J];河北学刊;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袁伟时;;严复与自由主义及民族主义[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2 陈诗麒;;尴尬的自在——以《汪穰卿笔记》为中心看近代沿海市民对西方文化冲击的反应[A];都市文化研究(第1辑)——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C];2005年

3 施晔;;本土视角与边缘维度——近代城市商业小说[A];都市文化研究(第8辑)——城市史与城市社会学[C];2013年

4 傅亮;;刘坤一与第二次四明公所事件交涉[A];近代中国(第二十四辑)[C];201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常林;罗振玉与清末民初历史文献学[D];兰州大学;2011年

2 李君;“存在之由”与“变迁之故”[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贾国宝;传统僧人文学近代以来的转型[D];复旦大学;2011年

4 张晓川;从新知到常识[D];复旦大学;2011年

5 杨实生;清流与晚清政治变革[D];湖南大学;2011年

6 陈昌文;都市化进程中的上海出版业(1843—1949)[D];苏州大学;2002年

7 马陵合;清末民初铁路外债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关晓红;晚清学部研究[D];中山大学;1999年

9 张仲民;阅读、表达与集体心态[D];复旦大学;2007年

10 闫俊侠;晚清西方兵学译著在中国的传播(1860-1895)[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晓雷;中国古代名刺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瞿骏;清末新政在地方推行之困境[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石红芳;道、咸之际的清政府外交:以“亚罗”号事件为中心[D];吉林大学;2005年

4 吕倩娜;论清末民初资产阶级报律思想[D];河南大学;2006年

5 苏新华;清末穗港鼠疫与社会应对措施(1894—1911)[D];暨南大学;2006年

6 李海涛;李维格与汉冶萍公司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贾占臣;论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的实践[D];四川大学;2006年

8 刘菁蕾;近现代长春的社会救济(1889年-1949年)[D];吉林大学;2008年

9 黄文;论沪杭甬铁路的商办历程[D];扬州大学;2008年

10 冯伟;明清社会诓骗现象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志海;论汪康年与《时务报》——兼谈汪梁之争的性质[J];广东社会科学;1993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凤磊;试论清末修律研究中的两个问题[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5期

2 王敏;论清末修律的方法与意义[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3 李欣荣;;清末修律中的废刑讯[J];文史知识;2009年07期

4 林明;外来因素的冲击与回应:清末修律动因再探[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5 李晓锦;;劳乃宣在清末修律改革中的作用探微[J];兰台世界;2014年22期

6 李念庆;;清末变法修律的历史动因分析及现代反思[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于建胜;;劳乃宣与清末修律述论[J];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05期

8 罗立;晚清修律的历史反思[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9 向仁富;清末修律原因新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2期

10 陈国庆,聂文俊;评析沈家本与清末修律[J];长春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尚;;论清末修律变法的历史必然性[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经济法的前沿[C];2001年

2 高尚;;清末修律变法与法律移植——移植与变法的具体分析[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欣荣;清末修律中的废刑讯[N];中国文化报;2013年

2 王学斌;法治之难[N];中国经营报;2014年

3 李宇先;融入体制与创造历史的法律大家[N];人民法院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鹏;略论清末修律与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启动[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蔡黎明;清末修律的再认识[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3 徐馨;权利文化与清末修律[D];湘潭大学;2006年

4 顾春旺;从法文化的变迁看清末修律[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马金锁;试论“清末修律”与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关系[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赵东升;清末修律的“体”与“用”[D];安徽大学;2013年

7 王启军;清末修律中无夫奸存废之争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8 张光剑;清末修律与中国近代法制现代化[D];吉林大学;2008年

9 程旭敏;从清末法制变革看法的价值变迁[D];山东大学;2012年

10 罗立;沈家本与晚清修律[D];湖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691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691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7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