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和解之路:2010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19 10:11

  本文关键词:走向和解之路:2010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中日和解 共同历史研究 法德经验 历史教科书


【摘要】: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周年,是中日两国解决历史问题的争端,促成两国和解,共建世界和平的重大历史机遇期。然而,自从1945年以来,针对历史问题的争论从未休止过,与现实利益交织在一起,极大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与中日两国真正和解的实现。反观欧洲,法国与德国之间的和解则要顺利的多,经过长期不断的努力,在2006年的时候,法德共同编写的历史教科书走进了两国中学生的课堂,历史教科书开始超越国境,起到了埋葬仇恨,促进国家和解的作用。进行共同的历史研究和编写历史教科书被通常认为是敌对国走向和解的重要环节,因此国际社会投入了很多精力进行共同研究。在2006年,由两国政府主导的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拉开了序幕。历时三年,双方在2010年初发表了第一阶段的成果:《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在2014年10月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以两卷本的形式出版。本文旨在通过分析2014年出版的《报告》通过两个具体的案例(七七事变和南京大屠杀)来探讨中日学者在历史问题上存着在何种差异与共同点,并试图解析,为什么法德的共同历史研究进行的如此顺利,在2006年出版了共同的历史教科书,而东亚的共同历史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共同的历史研究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促成国家之间的和解?第一章是文献综述,回顾了英美学者对东亚历史问题的研究以及东亚地区此前共同历史研究所做的努力;第二章是简述1945-2015年中国对于日本的共同历史记忆分期。一个民族的共同记忆和历史问题的争端是密不可分,前者有时被视作后者的根本原因;第三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利用日本外务省发布的报告和2014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报告》,通过研究两个最具争议的案例一南京大屠杀和七七事变,呈现与分析中日学者的不同视角;第四章分析法德在共同研究与合编历史教科书的历史,为中日进一步的共同历史研究借鉴经验。法德共同历史研究开始于1930年代,70年之后才发表了共同历史教科书。第五章则是文章的结论部分,总体评价了《报告》的优缺点,探讨了共同历史研究在改善两国关系的作用,最终提出了加速东亚和解进程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结果发现,共同历史研究在促成两国和解中的作用并不是确定性的,只有在有利的政治、经济大环境里,其才能发挥积极作用。正如一位德国汉堡大学的教授所说,是政治与经济因素决定战争与和平,而不是历史真相。因此,要使中日共同历史研究第二阶段的工作顺利进行,并发挥积极意义,有利的中日关系大环境不可缺少。法德的历史研究进行了70年才取得累累硕果,接下来的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中日和解 共同历史研究 法德经验 历史教科书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313.4;K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Acknowledgement6-8
  • Chapter One:Introduction8-23
  •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8-10
  • 1.2 Previous efforts of Joint History Research in East Asia10-12
  • 1.3 Literature Review12-20
  • 1.4 Methodological Approach20
  •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20-23
  • Chapter Two:A Brief History of Chinese Collective Memory of Sino-JapaneseWar (1945-2015)23-40
  • 2.1 The Definition of Collective Memory23-24
  • 2.2 The First Stage:China's Amnesia (from 1945 to 1972)24-27
  • 2.3 The Second Stage:China's New History Lessons and Activists (from 1982 to 2005)27-31
  • 2.4 The Third Stage:Recasting Japan's Image (from 2005 to 2008)31-33
  • 2.5 The Fourth Stage:China's Tough Position and Growing Tensions (2008 to now)33-40
  • Chapter Three:An Analysis of JHR Report by Using Two Case Studies40-60
  • 3.1 Time Line of Nanjing Massacre42-44
  • 3.2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Nanjing Massacre in the JHR Report44-50
  • 3.3 Time Line of the Marco Polo Bridge Incident50-52
  • 3.4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Marco Polo Bridge Incident52-60
  • Chapter Four:Lessons From Franco-German Reconciliation:The Joint HistoryTextbook60-72
  • 4.1 Decades-long Consultations between Historians Since 1930s60-63
  • 4.2 History Narratives Before and After the 1951 Guideline63-65
  • 4.3 Franco-German Joint History Textbooks65-68
  • 4.4 Conclusion68-72
  • Chapter Five:Linking Europe with Northeast Asia72-83
  • 5.1 Evaluations of the 2010 Sino-Japanese JHR Report72-76
  • 5.2 Escalation of Tensions in Sino-Japanese Relations76-78
  • 5.3 Why European JHR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Reconciliation While Asia Not?78-83
  • Chapter Six:Conclusion83-89
  • Bibliography89-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庆立;;抗战胜利70周年,中日关系何处去?[J];社会观察;2015年03期

2 法尔克·平厄尔;陈琛;;德国的经验——以中学历史教科书为中心[J];抗日战争研究;2014年03期

3 步平;;中日历史问题的对话空间——关于中日历史共同研究的思考[J];世界历史;2011年06期

4 王晴佳;宗雨;;记住过去,调和未来:对中日共同历史研究的批判性分析[J];抗日战争研究;2011年03期

5 宋志勇;;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华政策的几个问题[J];抗日战争研究;2011年02期

6 波多野澄雄;高莹莹;;日中共同历史研究——成果与课题[J];抗日战争研究;2011年01期

7 步平;;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中的理论与方法问题[J];抗日战争研究;2011年01期

8 陶文钊;;还原历史,超越历史——参加中日历史共同研究的感想[J];现代国际关系;2010年10期

9 步平;何理;胡德坤;李文海;林晓光;王建朗;王晓秋;徐建新;杨奎松;臧运祜;章百家;张海鹏;;笔谈“中日共同历史研究”[J];抗日战争研究;2010年01期

10 栗月静;;政治、学术与民众感情——专访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中方首席委员步平教授[J];世界博览;2010年04期



本文编号:7001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7001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3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