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裂变:从官场文化说起——中国近代历史的转型之旅
本文关键词:走向裂变:从官场文化说起——中国近代历史的转型之旅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近代历史 官场文化 社会日常生活 人文研究 感悟能力 历史巨变 小说界革命 人类文化 新党升官发财记 文化理想
【摘要】:正尽管世界和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甚至都在酝酿着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但是,如何在社会日常生活中捕捉和发现变化的征兆和线索,则是对于人类文化、甚至智力与感悟能力的考验和挑战。在古代,人们往往把这个重任交给巫师,或者其他被认为具有预知能力的人,而在今天,人类不得不动用所有的智慧和能力,通过科学、人文研究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中国近代历史;官场文化;社会日常生活;人文研究;感悟能力;历史巨变;小说界革命;人类文化;新党升官发财记;文化理想;
【分类号】:K25
【正文快照】: 尽管世界和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甚至都境迁,也不过是人们茶前饭后的一种谈资而已。相在酝酿着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但是,如何在社会反,一些不见经传的生活小事和个人记忆,则有可日常生活中捕捉和发现变化的征兆和线索,则是能隐藏着牵动未来社会巨变的蛛丝马迹。对于人类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冲及;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J];中共党史研究;2005年03期
2 何振东;;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爱国主义[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03期
3 王笛;;中国近代历史的一页[J];读书;1984年04期
4 丁贤勇;中国近代历史事变与社会思潮的兴替[J];江汉论坛;1991年09期
5 刘大年;中国近代历史运动的主题[J];近代史研究;1996年06期
6 林月丹;;中国近代历史落后的文化透视[J];文教资料;2007年01期
7 金冲及;;对於中国近代历史分期问题的意见[J];历史研究;1955年02期
8 苏俊霞;;试评中国近代历史进化论[J];高校社科信息;2003年05期
9 陈振江;;三十年来中国近代历史学发展的情况[J];历史教学;1979年10期
10 马洪林 ,谈光明;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的总结[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明方;;中国近代历史研究方法的新陈代谢——新革命范式导论[A];过去的经验与未来的可能走向——中国近代史研究三十年(1979-2009)[C];2009年
2 黄瑞霖;;序[A];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诞辰150周年纪念论文集[C];2004年
3 严士琦;;怎样评价中国近代以来历史上的社会革命与变法、改革[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4 ;前言[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5 周源;;从涉藏条约看英国政府西藏政策的实质及其演变轨迹(提纲)——兼论“宗主权”问题[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6 程明三;;平原义和团札记[A];义和团平原起义10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7 屠静芬;;论五四爱国主义精神的现实意义[A];辉煌的历程——纪念建国50周年学术研究文集[C];1999年
8 张承钧;;前言[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丛第五辑[C];1995年
9 林荃;;论护国运动的历史地位[A];2005:历史的辉煌——纪念昆明建城1240周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护国运动90周年[C];2005年
10 黄显文;;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及其深远影响[A];永恒的动力——贵州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清坡 河北大学历史学院;谈谈中国近代历史走向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汤万君 魏甫华;“历史在哪里扭曲,就要在哪里突破”[N];深圳商报;2003年
3 邹振环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送药”、求方、窃火: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翻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孟蔚红;步平:历史大格局下的大国之路[N];成都日报;2010年
5 刘春强;从傅斯年来看中国近代历史上“五四青年”的两难[N];团结报;2012年
6 余丽珍;人格魅力成就大事业[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7 伊文;隐藏的记忆[N];光明日报;2002年
8 马勇;影视与史学的良性互动[N];文汇报;2003年
9 新华社记者 霍小光 华春雨 李菲 赵超;开启中国进步之门[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朱佩娴;开启中国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肖霏;新中国近代历史题材绘画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4年
2 孙明;试论戊戌变法失败的历史必然性[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311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731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