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邓小平民生思想及其价值

发布时间:2017-08-26 03:47

  本文关键词:建国后邓小平民生思想及其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邓小平 民生思想 价值


【摘要】: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建国后,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成长起来的邓小平,把中国具体国情与世界发展趋势紧密结合,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基点,以改革开放作为手段,带领全国人民进行民生建设实践,引领中国经济社会走向繁荣。邓小平民生思想根植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随着中国社会建设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与深化。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创新,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项事业的重要思想基础。对建国后邓小平民生思想的探析,无疑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了进一步认识,并对当前社会化解民生难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旨在完成本文研究的基础性工作,从整体上概括该论文的框架设计,主要包括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与方法等。第二部分:围绕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全面分析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形成条件和发展过程,在说明邓小平民生思想为何形成及怎样发展的同时,为邓小平民生思想内容的展开进行基本铺垫。第三部分:系统阐述邓小平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以大量的资料文献阐释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基本观点和思想个性。第四部分:从邓小平民生思想所包含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出发,探讨其对当前对中国民生建设的作用和启示。第五部分:在结语中对文章的总体内容进行了简要概括,同时还就文章的不足和未及之处做了适当补充性说明。
【关键词】:邓小平 民生思想 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49;K27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3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8-10
  • 1.1.1 选题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10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10-12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0-12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2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2-13
  • 1.3.1 研究内容12-13
  • 1.3.2 研究方法13
  • 1.3.3 创新与不足13
  • 2.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3-25
  • 2.1 邓小平民生思想形成发展的条件13-22
  • 2.1.1 邓小平民生思想形成的思想来源14-18
  • 2.1.2 邓小平民生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18-21
  • 2.1.3 邓小平民生思想形成的现实条件21-22
  • 2.2 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22-25
  • 2.2.1 酝酿萌芽阶段(1956---1975年)22-23
  • 2.2.2 初步形成阶段(1975---1978年底)23-24
  • 2.2.3 完善成熟阶段(1978---1992年)24-25
  • 3.邓小平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25-36
  • 3.1 邓小平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25-31
  • 3.1.1 在民生内涵上,物质与文化相统一,更多关注物质生活25-27
  • 3.1.2 在民生目标上,效率与公平相兼顾,以共同富裕为目标27-28
  • 3.1.3 在民生基础上,生产与生活相协调,以经济发展支撑民生28-29
  • 3.1.4 在民生条件上,科教与政治共发力,以科学民主促民生29-30
  • 3.1.5 在民生保证上,政党与百姓相团结,以党的领导保民生30-31
  • 3.2 邓小平民生思想的主要特征31-36
  • 3.2.1 实效性31-32
  • 3.2.2 阶段性32-33
  • 3.2.3 世界性33-35
  • 3.2.4 民本性35-36
  • 4.邓小平民生思想的理论意义与现实启示36-42
  • 4.1 邓小平民生思想的理论意义36-37
  • 4.1.1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36
  • 4.1.2 丰富了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内涵36-37
  • 4.2 邓小平民生思想的现实启示37-42
  • 4.2.1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出发点,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着眼于民生37-38
  • 4.2.2 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前提基础,要紧紧扭住发展这个关键不放松38-39
  • 4.2.3 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物质生活问题,,同时也是精神生活问题,文化建设要有民生意识39
  • 4.2.4 文化素质决定着人的文化消费能力,要把教育作为改善民生的工作来做39-40
  • 4.2.5 民主是更好改善民生的重要条件,要在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把民主贯彻始终40-41
  • 4.2.6 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加强党对民生建设的领导41-42
  • 5.结束语42-44
  • 参考文献44-47
  • 致谢47-48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嘉梁;胡祖凤;;邓小平理论研究视域的新拓展——新时期邓小平民生思想研究述评[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申文明;;论中国共产党90年民生思想的历史演进及创新[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3 袁鲁宁;胡丁慧;;从空间维度谈邓小平民生观的基本特征[J];传承;2008年06期

4 武智;;江泽民民生思想研究述评[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3期

5 王金水;;邓小平民生思想探析[J];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何业泉;;论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的着力点[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周玉文;;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观刍议[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瞿晓琳;;新时期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初探[J];理论月刊;2008年07期

9 张爱武;;论邓小平的民生思想———《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解读[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07期

10 楚永生;蔡霞;;社会生态环境与民生思想的嬗变——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胡锦涛民生思想之逻辑[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范玲玲;中国共产党关于民生问题的理论和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景超;邓小平民生思想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1年

3 姜艳辉;邓小平民生思想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芳;邓小平民生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5 尹娜;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峰;邓小平民生思想初探[D];西南大学;2012年

7 陈保军;邓小平民生思想与实践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8 李杨;胡锦涛民生思想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3年



本文编号:7394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7394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5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