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九运动与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
本文关键词:一二九运动与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
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中国青年 帝国主义侵略 《毛泽东选集》 革命道路 抗日救国 八一宣言 蒋介石出卖华北 抗日前线 北方局 现实启示
【摘要】:正今年是一二九运动爆发八十周年。八十年前,即1935年12月爆发的一二九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救亡运动。它标志着"中国革命新时期"(《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版,第254页)的开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青年学生们在斗争中表现出的爱国热情和所选择的革命道路,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一二九运动是在日本加紧对华侵略的情况下发生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了日本变中国
【作者单位】: 黑龙江佳木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当代中国青年;帝国主义侵略;《毛泽东选集》;革命道路;抗日救国;八一宣言;蒋介石出卖华北;抗日前线;北方局;现实启示;
【分类号】:K264.5;D432.6
【正文快照】: 今年是一二九运动爆发八十周年。八十年前,日本侵略的加紧与国民党采取的上述政策,使即1935年12月爆发的一二九运动,是一场伟大的举国民众感到忧虑和愤怒。而地处抗日前线的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救亡运动。它标志北人民尤其是青年学生,更痛感华北沦亡已迫在眉着“中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普胜;袁天雄;;计算机在“当代中国青年职工状况系统调查”中的应用[J];上海青少年研究;1986年04期
2 单少杰;;关于当代青年理想人格的几个问题[J];教学与研究;1989年04期
3 陈茜;;当代中国青年文化倾向刍议[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4 符文品,黄兢;把握当代中国青年主流文化的内涵[J];天府新论;2005年01期
5 俞长江;;读《中国当代青年女作家评传》[J];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03期
6 王小东;;革命阵痛后的第一代正常人[J];文化纵横;2010年01期
7 李昕;;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属性初探[J];改革与开放;2010年24期
8 王德胜;试析当代青年审美心理的趣味指向[J];中国青年论坛;1989年01期
9 陆玉林;;当代中国青年的文化认同问题[J];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05期
10 肖际唐;孙中山的青年观与当代中国青年[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苏颂兴;;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的演变及导向[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2 曾燕波;;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的变迁与整合[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3 吕晨飞;;当代大学生思想引导工作问题与对策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4 杨雄;;再论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的“长波”现象[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5 郑涌;;民族审美文化——心理的历史积淀与当代美育[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王鹏;当代中国青年的“网络新一代”特征[N];北京日报;2014年
2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人 郑水泉 韩宇;实现中国梦:当代中国青年的庄严责任[N];光明日报;2014年
3 宋智;一场由海归主讲的报告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4 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三个代表”:当代青年修养的主要内容[N];光明日报;2002年
5 本报评论员;在激励和鼓舞中奋进[N];保定日报;2014年
6 承东;记录世界的真实与梦幻[N];中国邮政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董强;历史,在还原中升华[N];解放军报;2000年
8 记者 苏力 靳碧海;以文莱经验提升珠海志愿服务水平[N];珠海特区报;2013年
9 记者 刘江;“我感到在与历史握手”[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10 王树增;长征:生命的力量和精神[N];中国艺术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昕茹;韩流对当代中国青年群体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2 蚁雪飞;当代中国青年政治参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婧;当代未成年人价值观的演变与教育策略[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 田晓丹;当代中国青年价值取向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立为;当代中国青年志愿禀赋及其培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秦恒;解读:在文化视域中展开[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立新;当代中国青年榜样教育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3年
8 刘世丽;当代中国青年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9 郜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青年生活价值观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10 刘景涛;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实证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7488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748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