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幕府:一种幕府形态

发布时间:2017-08-30 22:41

  本文关键词:晚清幕府:一种幕府形态


  更多相关文章: 晚清幕府 幕府形态 变局


【摘要】:晚清幕府是在近代中国面临千古未有之变局、清朝中央政府应对失灵的情况下,从地方大员幕府中应运而生的一种制度创新,并显示出其灵活机动、富有弹性的一面,汇聚人才,条综众务,充当了应急机制,担负起本该由国家正规体制承担的社会管理、安全保障和对外交往职能。由此发端,晚清幕府事务越来越多,权限越来越大,俨然地方权力中枢,既插手军政事务,又总揽洋务新政,不仅使清代地方官僚政治的骨架随之发生变化,而且其所经办的于古无征事业也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气象、新局面,对晚清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然而,已有研究对晚清幕府的概念与内涵未能达成基本共识,往往自言自语,各说各话,相互矛盾不说,还造成名实相怨、反复研究等问题,不利于晚清幕府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提升。名不正则言不顺,很有必要在厘清晚清幕府名实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关键词】晚清幕府 幕府形态 变局
【分类号】:K252
【正文快照】: “譬之导水,幕府则众流之汇也;譬之力穑,幕府则播种之区也。”薛福成《叙曾文正公幕府宾僚》一文对曾国藩幕府的妙喻取譬,言简意赅,形象生动,不仅使曾国藩幕府名动天下,受到广泛关注,而且也相应引发人们对晚清幕府的兴趣,使之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涌现了大量的成果。然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志茗;;陶澍幕府:晚清幕府的先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2 肖宗志;;1994年以来晚清幕府研究述评[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黎仁凯;晚清的幕府制度及其嬗变[J];河北学刊;2004年03期

4 李志茗;清嘉道年间的经世思想[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5 关晓红;;清季督抚文案与文案处考略[J];近代史研究;2006年03期

6 关晓红;;晚清局所与清末政体变革[J];近代史研究;2011年05期

7 关晓红;;从幕府到职官:清季外官制改革中的幕职分科治事[J];历史研究;2006年05期

8 关晓红;;独断与合议:清末直省会议厅的设置及运作[J];历史研究;2007年06期

9 张兵;侯冬;;清代幕府研究述评[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李志茗;;晚清幕府的嬗变与近代社会变迁[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啸;试论曾国藩的自强御侮之道[J];安徽史学;2002年04期

2 郑峰;;失意与得势:咸丰三年的曾国藩与骆秉章[J];安徽史学;2008年02期

3 陈德鹏;;淮系督抚与晚清河南近代化的起步[J];安徽史学;2011年03期

4 刘伟;谭春玲;;近十年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安徽史学;2012年01期

5 陈友冰;;论梅尧臣涉农诗的文学个性及其史学价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张祥干;郭慧云;;史德——章学诚对史家修养理论的新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7 汪长林,方盛良;方宗诚与曾国藩交游述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李耀建;;汉代刺史制度研究及其现实意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张昭军;曾国藩理学思想探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谭德兴;《诗经》人物新论——论庄姜[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倩;朱孝远;;以通信对象为核心考察彼特拉克的交游圈:一位知识精英如何建构和调动社会关系网络[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岑大利;;近五年来晚清政治史研究状况综述[A];满学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岑大利;;近五年来晚清政治史研究的动态和成果综述[A];清代政治制度与民族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丁海斌;陈凡;;论清代科举与“官科技”[A];“青年科学家创新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研究论文集[C];2006年

5 丁海斌;陈凡;;论清代科举与“官科技”[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6 李荣有;柯曙光;;汉画中的钟鼓乐悬综考[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细珠;;倭仁交游述略[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8 李佑新;陈龙;;毛泽东的实事求是与湘学的经世务实传统[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9 史革新;;晚清理学经世思潮略议[A];西方思想在近代中国[C];2005年

10 李佑新;陈龙;;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的湘学渊源[A];毛泽东研究2010年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华;毕沅及其幕府的史学成就[D];南开大学;2010年

2 代亮;曾国藩诗文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振国;清代文官选任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阳;清代中期扬州学派文学思想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5 陆胤;近代学术的体制内进路[D];北京大学;2011年

6 郭平兴;曾国藩文献阅读实践与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君;“存在之由”与“变迁之故”[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丽丽;清代科举与诗歌[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谢建美;晚清政府主和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铉;佛经音义三种引子部书考[D];浙江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虹;钱穆的清代学术史著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谭瑞梅;曾国藩道德修养思想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罗俊;浙江丘陵地区村落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璐;论曾国藩的义理之学[D];湘潭大学;2010年

6 梅国福;朱彝尊《腾笑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肖三喜;包世臣书学思想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车崛;曾燠及其《江西诗征》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邓万学;清末滇东名士何桂珍理学经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潘培忠;论张坚及其《玉燕堂四种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金芳;幕僚与晚清外交[J];安徽史学;1997年02期

2 冯峰;;“局”与晚清的近代化[J];安徽史学;2007年02期

3 刘伟;;同光年间州县官选任制度的嬗变[J];安徽史学;2010年01期

4 刘则永,李金昭;二十世纪的中国幕府研究[J];东南学术;2001年04期

5 李乔;绍兴师爷的恐惧[J];读书;1995年06期

6 王振忠;十九世纪华北绍兴师爷网络之个案研究──从《秋水轩尺牍》、《雪鸿轩尺牍》看“无绍不成行”[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7 郭润涛;清代幕府的类型与特点[J];贵州社会科学;1992年11期

8 刘悦斌;晚清幕府制度论略[J];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9 黎仁凯;晚清的幕府制度及其嬗变[J];河北学刊;2004年03期

10 王勇;清季督抚幕府改制与近代地方行政体制变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本文编号:7619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7619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3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