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官兵伤残的国家应对——基于民国档案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抗战期间正面战场官兵伤残的国家应对——基于民国档案的研究
【摘要】:全面抗战爆发后,正面战场负伤官兵数量剧增。国民政府为此逐渐出台应对措施,以收容救治伤残官兵,并在诊治之后按照伤愈者归队和残废者教养的方式进行分类处置。此举一定程度上承担起了政府应尽的责任,体现了国家对于军队伤残崇德报功的政治道义。但比照抗战八年残废官兵人数与收容教养实有人数,国民政府的收容教养工作远未达到旌表"为国成残者"的政治初衷。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抗战 伤残官兵 国民政府 应对
【基金】:山西师范大学2013年校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编号:87202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65
【正文快照】: 应对全面抗战爆发之后,中日两国之间综合国力的不对称性凸显,加之中国此际系单独应战,缺少外援,且内部尚未真正统一,战争态势对中国非常不利。当时国内的忧虑是,“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经过五十年的努力,发展成为世界上头等强国,拥有现代化的海陆空军”,相比之下,中国没有自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常宝;;抗战期间的国军伤兵群体考察——以军政部荣誉军人第十八临时教养院为中心[J];近代史研究;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山;张治中赢得中共尊重原因浅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齐芳;齐虎田;;传统和合文化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张桂兴;试论老舍与基督教文化的情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张桂兴;老舍主编及参与编辑的刊物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5 曹国芳;张治中与新疆联合政府[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6 王志明;;国共和谈中张治中的思想变化及其贡献探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7 张皓;;从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到冀察政务委员会——国民政府对华北危局的应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张智丹;;战后国民党的组织危机与内战决策[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张继山;张治中在新疆和平解放中的贡献[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贾熟村;;冯玉祥的故乡情[J];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郑大华;刘鹤;;张治中与抗战初期的湖南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范忠程;;抗日战争与湖南社会的演进[A];“20世纪中国社会史与社会变迁”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C];1997年
3 金以林;;汪精卫与国民党的派系纠葛——以宁粤对峙为中心的考察[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卷)[C];2007年
4 张武军;;民国机制和郭沫若的创作及评介[A];中国社会科学论坛文集——郭沫若与文化中国[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黄宗华;中国国民党江西省干部训练研究:1932-1949[D];南开大学;2010年
3 孙桂珍;国民革命军政工制度研究(1924-1949)[D];南开大学;2010年
4 何建国;领袖著作与意识形态:孙中山著作的出版与传播研究(1919—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文志勇;民国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君;“存在之由”与“变迁之故”[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龙先琼;近代湘西的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昌文;蒋介石对地方实力派的策略研究(1928-1936)[D];浙江大学;2011年
9 毛颖辉;党报民族话语的框架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刘迪香;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省区军政体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树;国民军入甘及社会影响[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杨伟娣;《大公报》与知识青年从军运动[D];吉林大学;2011年
3 谢敏荣;抗战初期救国公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亮;抗战初期湖南省政府民众动员研究(1937-1938)[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飞飞;抗战初期长沙文化繁荣对长沙城市文化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小强;清至民国玛纳斯地区社会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7 李杰;近代郑州市民物质生活变迁研究(1908-1948)[D];郑州大学;2011年
8 李雪宾;新中国建立前夕中共对美国政策的演变[D];安徽大学;2011年
9 张斌;试评民主革命时期的张治中[D];河北大学;2000年
10 闫团结;冯玉祥幕僚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计表与密度图[J];地理学报;1935年02期
2 吴宏亮;;中国共产党与河南红枪会[J];中州学刊;201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习培;俞歌春;;福建抗日正面战场探析[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7年05期
2 余子道;;中国正面战场对日战略的演变[J];历史研究;1988年05期
3 刘建平;血肉浇铸的历史──湖南正面战场抗敌纪实[J];湖南党史;1995年05期
4 张大军;;谈抗战中后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J];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3期
5 郑福才;;论抗战中期的正面战场[J];洛阳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6 ;建川博物馆之正面战场馆[J];龙门阵;2013年07期
7 秦弓;;抗战时期作家与正面战场的关系[J];南都学坛;2007年04期
8 ;《热点战争档案丛书——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纪实》即将出版[J];民国档案;1995年02期
9 李德文;试论抗战中两个战场的作用及意义[J];长春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10 李运祥 ,孟国祥;抗战时期正面战场战区设置概述[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春霞;;简评国民党西南地区军队正面战场的抗战[A];东北抗联史学术交流会文集[C];2011年
2 马振犊;;略论抗战中后期正面战场研究中的若干问题[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丛第五辑[C];1995年
3 刘庭华;;论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卷)[C];2005年
4 陈崇钫;;论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几个问题[A];抗日战争史论文集——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5 戚厚杰;;八路军在太原失守前的抗日应为正面战场作战[A];中华民族的抗争与复兴——第一、二届海峡两岸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7年
6 叶福林;;抗日战争时期两个战场的演变及对比[A];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文集[C];2005年
7 崔义中;苏光明;;论抗战时期正面战场两次大撤退[A];抗日战争史论文集——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8 于耀洲;;对抗日战争战略反攻前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评价[A];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专刊[C];2005年
9 彭敦文;;试论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军事战略[A];抗日战争史论文集——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10 ;忻口正面战场敌我双方战斗序列表(一九三七年十月十一日至十一月二日)[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丛第四辑[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华社记者 许晓青 姬少亭 戴盈;“抗战正面战场上的牺牲,确实血流成河”[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2 张中良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回到正面战场文学的历史时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张中良;抗战文学与正面战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刘庭华;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N];学习时报;2005年
5 军事科学院 刘庭华;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N];中国国防报;2005年
6 金一南;一封关于抗战、正面战场和历史真面的信[N];学习时报;2005年
7 梁茂林;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上的贵州军人[N];贵州政协报;2005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王也扬;与其敬畏历史,不如敬畏人民[N];北京日报;2011年
9 秦晖;民族主义实践:中国“站起来了”的历程[N];南方周末;2012年
10 梅明蕾;我们怎样面对历史[N];长江日报;2014年
,本文编号:769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769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