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中的学者使命:民国知识分子乡村实践的现实启示

发布时间:2017-09-04 03:21

  本文关键词:乱世中的学者使命:民国知识分子乡村实践的现实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学者使命 民国 知识分子 乡村实践


【摘要】:越是社会激荡的时代,越是需要知识分子勇于担当、行使其学者的使命的时代。经邦济世的学者使命在民国知识分子的乡村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民国时期的乡村社会天灾肆虐、人祸横行,在内忧外患的社会现实面前,具有不同社会背景却具有同样社会良知的知识分子,从自身的学术使命和社会责任出发,试图从教育救国的角度引领中国社会走上复兴之路。他们或著书立说,研讨乡村问题和乡村发展方向;或组建团队和研究机构,扩大乡村教育思想的社会影响;或躬身乡间并建设实验区,塑造着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的教育典范。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民为邦本思想、家国天下情怀、求真务实精神对于当今学者的治学之道具有重要启示。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学者使命 民国 知识分子 乡村实践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乡村教化的百年嬗变研究”(11BH032)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民国时期山东乡村文化建设运动及其启示研究”(11CYJ01)
【分类号】:K258
【正文快照】: 古代学者曾经将知识分子使命的实现寄托于社会的治乱程度,认为“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在社会混乱之际,不仅隐逸山林之士“车维不服,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即便“大隐于市朝”之士也多“以谏为名”,成为费孝通笔下“依附皇权说话,在乡间诵读圣谕的人物”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爱丽;;从新场党狱透视清末地方司法腐败[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陆芹英,汪志国;近代安徽水灾之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张珍珍;;浅析黄炎培的“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何长辉,秦裕芳;陶行知教育革新观探析[J];安徽史学;2002年04期

5 汪志国;;近代安徽水利事业述论[J];安徽史学;2010年04期

6 傅洁茹;;孙中山环境思想探析[J];安徽史学;2011年06期

7 江浩,李伟斌;浅谈校园文化建设与美育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奚丽芳;;清乾隆朝荒政研究述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9 董元篪;;关于创新教育的工作实践及发展思路[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朱琼;孙世杰;;解析陶行知“生活即教育”——对新课程内容的启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崔清源;丛连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穆从贺;;冯煦与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治理[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0年年会暨全国第五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0年

3 李毅红;;公德教育与北京的世界城市建设——以公共图书馆建设为例[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张建仁;;论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陈占彪;;论知识分子的专业性与公共性[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6 曲广华;;从职教派到民建——中国民主党派孕育史的个案考察[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胡为雄;;毛泽东倡导的延安精神是共产党人永远的精神家园[A];毛泽东研究2011年卷[C];2011年

8 耿巍娜;张磊;;社会实践视域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3卷第2辑[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荣臻;国民政府时期的北京社会救助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飞;3-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疫病与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4 林成堂;教师的感情表演规则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梅军;濒危的家园[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李关勇;文人·官员·社会变革[D];山东大学;2011年

7 陈碧芬;明清民本思想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8 余向东;残疾人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赵新龙;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权制度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赵娟;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理论探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崔永胜;旱魃为虐,,如`匀绶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缪素华;高中生问题意识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林欣华;明代疫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翁昊年;上海市首批中等职业教育“开放式实训中心”运行效能的调查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楠;中职生思想品德的自主建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修志;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灾荒救济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凌纪霞;小学生学习责任感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9 谢艳霞;试析我国现代大学精神的构建[D];武汉工业学院;2010年

10 张秀红;姚碧、汪志伊的《荒政辑要》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厚立;葛佳渊;;市场经济与乡村发展的新诠释[J];读书;1992年09期

2 黄静;;把乡村旅游打造成为旅游业的新亮点——关于青龙满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工作的调查与思考[J];旅游纵览;2009年05期

3 陈晓华;张小林;梁丹;;国外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发展与建设实践及其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5年03期

4 马维强;常利兵;;历史与现实中的中国乡村——“中国乡村问题研究”学术讨论会综述[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03期

5 廖杏子;;乡村卷[J];泉州文学;2013年06期

6 渠桂萍;;跨越时代的“三农”对话——评王先明的《20世纪以来中国乡村发展论争的历史追索》[J];史学月刊;2014年04期

7 陶双宾;林李楠;;清末废科举与乡村发展困境——一个基于考试社会学的讨论[J];辽宁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8 肖英奎;;乡村发展情况的典型调查及文化思考[J];大众文艺(理论);2008年05期

9 陈燕萍;;乡村档案记忆建构路径[J];浙江档案;2013年02期

10 王萌;;区域文化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浩;;世界级城市都市圈内乡村的演变及作用——以东京为例[A];世界城市北京发展新目标——2010首都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秦红增;;文化农民:新世纪乡村发展的主导者[A];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C];2005年

3 赵德余;方志权;;农民观念中的乡村发展及其公共性问题——关于发达地区乡村农民的田野调查及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含义[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4 赵孟营;;非政府组织与乡村社会建设的基层动员[A];和谐·创新·发展——首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7年

5 龙花楼;邹健;;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转型发展评价[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吴建华;郑向敏;;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郑卫东;;中国乡村“双轨政治”的变迁[A];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创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12年

8 黄尧;;巴马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思路[A];金融危机中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C];2009年

9 赵西泠;;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人文精神及其构建——科学发展观在乡村旅游中的另一种剖析[A];建设和谐社会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6年

10 孔祥萍;;欧洲“新内源性”乡村发展对中国的启示[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小城镇与村庄规划)[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时阳 刘德谦;发展乡村旅游的三个重要条件[N];中国旅游报;2007年

2 刘德谦;乡村旅游与城市文明(上)[N];中国旅游报;2007年

3 郑克文;国外的乡村旅游[N];广西日报;2006年

4 记者 阮春生;让偏远群众生活更美好 让边际乡村社会更和谐[N];丽水日报;2010年

5 市旅游局党组中心组;发展乡村旅游,走可持续发展道路[N];柳州日报;2011年

6 四川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李素梅;如何提升乡村酒店产品竞争力[N];中国旅游报;2011年

7 广西大学商学院 王超恩;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措施[N];广西日报;2011年

8 黄惠元 福建省将乐县纪委、监察局;联创帮扶助推乡村发展[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朱永华 通讯员 郑立新 黄松柏;学习,成企业和乡村发展“共同引擎”[N];湖南日报;2012年

10 李培远    ;导入乡村发展“路径图”[N];贵州日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纪程;话语视角下的乡村改造与回应[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丁武民;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董少平;乡村治安治理中的组织与权力[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许飞;福建省乡村人居林结构特征与构建技术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0年

5 殷勤;“三农”问题的国家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丽;河南省乡村发展区域差异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2 胡广;江汉平原乡村住区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红涛;中国与巴西乡村发展历程比较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4 翟媛;乡村度假发展条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5 张婕;长江三峡重庆库区乡村可持续发展导向模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光;吉林省乡村电子农务网络平台建设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7 姚龙;从化乡村发展类型与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8 彭正海;参与创造治理:公民参与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10年

9 邢亚军;新时期乡村社会治理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10 耿少龙;文明乡村:桂西北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探索[D];广西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89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789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3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