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豫籍难民迁陕研究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豫籍难民迁陕研究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社会史研究的逐渐兴起,难民问题开始受到关注,抗战时期难民问题也逐渐进入学术界的视野。在抗战时期难民问题研究中,学界对于区域性的难民问题关注甚少。故本文选取豫籍难民为研究对象,对抗战时期豫籍难民迁陕背景、迁陕的豫籍难民群体人口学分析以及迁陕后的状况影响进行初步探究。之所以选取豫省,主要由于抗战时期豫省难民数量是当时全国之首,研究豫省难民的迁移对于研究抗战时期全国难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而选取陕西是由于抗战时期豫籍难民迁徙到陕西的数量是最多的,而这一时期大量的豫籍难民到陕,在当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些影响一直持续到今,现今的陕西各地仍旧到处可见河南人,其根源不得不追溯到抗战时期,故选其探讨有助于了解不同地域之间人群的融合发展,对于其他地区不同人群融合有着借鉴作用。论文绪论中,首先探讨了难民的概念,论述了选题的意义,梳理了学界对于难民问题的研究,介绍了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论文第一章探究了抗战时期豫籍难民迁陕的背景,从抗战时期豫籍难民形成的因素、迁陕的原因以及迁陕的通道方式三个方面分析,以理解为何这一时期豫籍难民数量成为全国之首,为何绝大部分豫籍难民迁徙到陕以及如何到陕。第二章则主要从人口学方面分析抗战时期迁陕的豫籍难民群体的构成,结合档案统计资料分别对迁陕的豫籍难民的数量、籍贯、年龄、性别、原有职业以及家庭结构进行分析,有助于深刻了解抗战时期豫籍人口受战争、灾害等影响而波动的范围以及幅度,也对研究抗战时期豫籍难民群体的状况有清析的指导意义。第三章内容则探究了迁陕后豫籍难民的状况及带来的影响,分别对豫籍难民迁陕后的职业分布状况、地域分布状况以及其对陕西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对于豫籍难民迁陕后所从事各种职业以及部分豫籍女性难民从事职业状况进行探究,以还原当时豫籍难民到陕后的艰辛苦难;而其地域分布状况则以迁入豫籍难民人数最多的西安、宝鸡为例进行探究,了解豫籍难民在西安、宝鸡城市中地分布;大量豫籍难民迁陕产生的影响是广泛的,经济方面则以对陕西近代垦荒业发展产生的影响为例,了解难民对陕西近代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文化方面则以豫剧在陕西的传播发展为例,了解随着豫籍难民的迁陕,豫剧文化流行区在陕地形成及逐步扩大,促进了豫剧文化在陕地地传播发展;最后探讨大量豫籍难民迁陕后所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物价问题、医疗卫生问题以及社会治安问题。结语则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分析了本文一些不足和问题,以及对于该题目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如婚姻问题、看病问题、上学问题、犯罪团伙等等。
【关键词】:豫籍难民群体 迁陕 抗战时期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65;C924.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绪论9-15
- 一、概念界定9-11
- 二、选题意义及研究现状11-13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13-15
- 第一章 抗战时期豫籍难民迁陕的背景15-34
- 第一节 抗战时期豫籍难民形成的因素15-26
- 一、战争的因素15-19
- 二、自然灾害因素19-25
- 三、国民党政府黑暗统治25-26
- 第二节 抗战时期豫籍难民迁陕的原因26-31
- 一、战争局势26-27
- 二、交通因素27-28
- 三、陕西省和陕甘宁边区难民垦荒、救济难民政策28-31
- 第三节 豫籍难民迁陕的通道及方式31-34
- 一、豫籍难民迁陕的通道31-32
- 二、豫籍难民迁陕的方式32-34
- 第二章 抗战时期迁陕的豫籍难民群体的人口学分析34-56
- 第一节 抗战时期迁陕豫籍难民的数量34-38
- 第二节 抗战时期迁陕豫籍难民的籍贯、年龄与性别分布38-52
- 一、抗战时期迁陕豫籍难民的籍贯38-47
- 二、难民的年龄与性别分布47-52
- 第三节 抗战时期迁陕豫籍难民的原职业分布与家庭结构52-56
- 一、抗战时期迁陕豫籍难民原职业分布52-54
- 二、抗战时期迁陕豫省难民的家庭结构54-56
- 第三章 抗战时期迁陕豫籍难民的状况及影响56-86
- 第一节 抗战时期豫籍难民迁陕后的职业分布状况56-65
- 一、从事商贩行业57-58
- 二、人力车夫58-59
- 三、工人59-62
- 四、矿工62-63
- 五、料理家务及从事其它行业的豫籍女性难民63-64
- 六、农民64-65
- 第二节 抗战时期豫籍难民迁陕后的地域分布状况——以西安、宝鸡为例65-72
- 第三节 抗战时期豫籍难民迁陕产生的影响72-86
- 一、抗战时期豫籍难民到陕对于陕西垦荒业发展的影响72-75
- 二、抗战时期豫籍难民到陕对陕西文化发展的影响—以河南豫剧在陕的传播为例75-82
- 三、抗战时期豫籍难民到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82-86
- 结语86-87
- 参考文献87-9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92-93
- 致谢93-9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宝辰;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强掳华工的几个问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李彦宏,孟春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思想论析[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吴恒心;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外交政策及其实践[J];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06期
4 沙东迅;抗日战争时期广东当局的民众动员和舆论宣传[J];广东史志;2003年03期
5 王民英 ,王凤鸣 ,张国红;抗日战争时期的《冀鲁豫日报》印刷厂[J];山东档案;2004年01期
6 黄钧儒;抗日战争时期的贵州经济[J];贵阳文史;2004年03期
7 李海新;抗日战争时期党处理与根据地各社会阶层关系述略[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阿不都热依木·亚库甫;忆抗日战争时期新疆各族人民的捐献活动[J];新疆地方志;2004年03期
9 王红岩;抗日战争时期西北经济开发述评[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徐旭阳,张泰山;抗日战争时期湖北后方国统区优抚工作考察[J];孝感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兴江;;试述朝鲜族同胞在方正县抗日战争时期的突出贡献[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翁有为;;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政治发展观初探[A];毛泽东邓小平与现代中国——中国现代史学会与中共永定县委、永定县人民政府联合召开的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学术讨论会重要讲话与论文选集[C];1993年
3 黄汉斌;;浅谈抗日战争时期天汉湖区的教育工作[A];雄师奇观——纪念新四军第五师建军50周年论文专辑[C];1991年
4 周质澄;;抗日战争时期鄂豫边区的财经工作[A];中原伟业——鄂豫边区抗日民族根据地建设学术讨论会、湖北省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及周恩来、刘少奇、李先念和新四军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5 吴恒槐;;李先念抗日战争时期开辟敌后战略区的伟大功勋[A];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论文集[C];2004年
6 吴蕴山;侯衔正;;论抗日战争时期的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变[A];抗日战争史论文集——中国现代史学会第四、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7年
7 孙艳魁;;试论抗日战争时期难民西迁的社会影响[A];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文丛第四辑[C];1993年
8 栗洪武;;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八院校调整合并的历史经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1)——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张军;程宏刚;;抗日战争时期鄂豫边区的国民教育探析[A];湖北抗战——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5年
10 王玲;;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的主要报纸[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山西抗战文化研讨专集[C];199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卜保怡;普查昆明地区抗日战争时期文物并对重点文物进行保护的建议案[N];云南政协报;2000年
2 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执笔 李久林 成林萍;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N];光明日报;2005年
3 于一贫;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外税收协作[N];中国财经报;2002年
4 市委党史研究室 郑艳丽;论抗日战争时期潮汕地区的统战工作[N];汕头日报;2011年
5 特约记者 王恩汉;《抗日战争时期的李汉魂》出版[N];中国档案报;2005年
6 荣维木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如何推动抗日战争时期的沦陷区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组 执笔 吴继轩;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略论[N];光明日报;2011年
8 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体现[N];解放军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杨惠玲;“愿后人铭记这段历史”[N];石家庄日报;2010年
10 山东省社会主义学院 陈立明;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N];人民政协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梁琛;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梁家贵;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教门、帮会研究[D];南京大学;2002年
3 王艳春;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职干部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会先;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众动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跃华;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甜;抗日战争时期《群众》周刊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3 水志刚;抗日战争时期苏中四分区反“清乡”斗争述论[D];扬州大学;2009年
4 董朝霞;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关系[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5 林艳;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思想[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袁金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人民利益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7 黄辛建;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防护团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俞小和;抗日战争时期党的领导体制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姝婕;抗日战争时期美国对华政策及特点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臧宏宇;抗日战争时期南洋华侨对祖国的经济支援[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98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798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