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国《衢县志》的文本特色与价值
本文关键词:论民国《衢县志》的文本特色与价值
【摘要】:民国《衢县志》,为衢县人郑永禧呕心沥血之作,成书过程中,得到余绍宋帮助良多。百年来,这部志书湮没不闻,价值不彰。事实上,这部纂修于新旧过渡时期的志书,深具风格。它征引繁博、考证精当、叙述详赡,既承袭了传统志书的书法笔意,又对近代社会进化之迹有所记录,因而新知旧识杂糅、开明的政治经济观与保守的伦理道德观互见。无论是志书文本还是纂者情怀,都对当下的地方文化事业与方志修纂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 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
【关键词】: 民国《衢县志》 郑永禧 新知旧识
【基金】: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2013年度课题成果,课题编号为13FZX07
【分类号】:K258
【正文快照】: 作者汤敏,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副研究员。(杭州310007)民国《衢县志》1,成书于民国15年(1926),共三十卷百余万言。主要内容包括:卷首;卷一象纬志,下分星纪、经度、气候、五行;卷二方舆志,下分沿革、疆里、山脉、河流、坊巷、乡庄;卷三建置志上,下分城池、公廨、学校、法团、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蕴茜,曲兵;论清末民初士绅与江浙地方志的变化[J];江海学刊;2004年04期
2 傅振伦;;中国方志学(连载之四)[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3 侯杰;陈文君;;民国时期华北地方志蕴含的性别图景[J];史学月刊;2009年10期
4 吴宗杰;;重建坊巷文化肌理:衢州水亭门街区文化遗产研究[J];文化艺术研究;2012年02期
5 许卫平;论民国时期方志编修观的变革[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孟凡松;;清代贵州方志的星野岐论与政区认同[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鹏;;典范女性的重构——明清浙江地方志中的才女书写[J];沧桑;2013年01期
2 彭瑛;;民族文化保护视角下历史街区文化肌理的重建——以安顺历史街区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7期
3 钦白兰;吴宗杰;丰杨;;遗址历史空间的深度绘图及其经义接续[J];东南文化;2014年04期
4 杨毓团;;论后科举时代江西乡绅群体文化心态与社会功能——以1905—1930年代赣中南地区为考察中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李晓方;;社会史视野下的地方志利用与研究述论[J];兰州学刊;2010年11期
6 徐鹏;;典范女性的重构——明清浙江地方志中的才女书写[J];江苏地方志;2013年02期
7 史五一;;民国方志人物类目的设置与变革[J];黑龙江史志;2013年16期
8 丰箫;;一个国民党新官绅的乡镇生活(1948年~1950年)——以浙江省海宁县长安镇的张铁民为个案[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钦白兰;吴宗杰;;历史的空间转向与遗址的古今会通[J];文化艺术研究;2013年03期
10 李晓方;;传记书写与皇权攀附:清代瑞金县志对谢长震的形象建构[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方广岭;清代直隶方志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晓方;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明清《瑞金县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余华;礼失求诸野:勾良苗寨礼文化的意义交织[D];浙江大学;2012年
4 侯松;文化话语视域中的遗产建构与重构[D];浙江大学;2014年
5 邹涛;清末至民国时期西南地区乡土志研究(1905-1949)[D];西南大学;2014年
6 于杨;调适与重构:20世纪初期的地方士绅与地方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建萍;闽东地区旧方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阳;清末民初苏州士绅的转变与坚守[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3 蘧广震;民国山东方志纂修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黄晓菊;清末民初江苏乡土史地教科书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5 宋佳;论章学诚的方志思想在后世的影响[D];宁波大学;2009年
6 陈媛媛;功名士人与清末民初的上海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春扬;地方文化传统的转移[D];天津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鹏;民国时期方志类目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肖丽;街区,,社区,及城市景观:东平巷的文化意义变迁[D];浙江大学;2013年
10 蒋盛楠;《白山司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兰萍;从《香山县志》看清代妇女的命运——对广东妇女贞节观的研究[J];广东史志;2003年01期
2 吴宗杰;余华;;《史记》叙事范式与民族志书写的本土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喻学才;;中国古代的遗产保护实践述略[J];华中建筑;2008年03期
4 刘守华;;论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5 冯贤亮;疆界错壤:清代“苏南”地方的行政地理及其整合[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6 吴滔;;“插花地”的命运:以章练塘镇为中心的考察[J];史林;2010年03期
7 闫天灵;;民国时期的甘青省界纠纷与勘界[J];历史研究;2012年03期
8 侯松;吴宗杰;;“古迹”与遗产政治的跨文化解读[J];文化艺术研究;2012年01期
9 孟凡松;;清代贵州郡县志“星野”叙述中的观念与空间表达[J];清史研究;2009年01期
10 周秋良;胡鸿保;;历史人类学:史学还是人类学[J];求索;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8202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820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