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山东农村高利贷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0 03:39

  本文关键词:民国山东农村高利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民国时期 山东农村 高利贷


【摘要】:借贷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社会经济现象。民间借贷作为一种古老的社会金融运作方式,是传统中国社会经济的核心。高利贷作为民间借贷的主体是农村金融的主导力量,在农村金融中长期处于垄断地位。民国山东,尤其是20年代以后,随着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以及现代化银行等新式金融机构向乡村渗透,传统民间借贷结构经历着重大变革,30年代,传统借贷与新式借贷共同构成山东乃至全国乡村的借贷网络体系,尽管典当、钱业等高利贷资本形式渐趋衰落,但地主、富农、商人组成的高利贷势力作为一种传统的借贷方式却依然占据乡村金融的支配地位,银行、合作社等仍难以望其项背,处于绝对弱势。尽管高利贷利率高、借贷期限短、条件苛刻,但依然能在金融变革中屹立不倒,这是值得进行详细考察和细致研究的经济社会现象。本文从高利贷盛行的原因、借贷双方、利率、借期、社会经济影响等诸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反映出民国山东农村高利贷的基本面貌,为下一步更深入地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国时期 山东农村 高利贷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832.9;K258
【目录】:
  • 摘要8-9
  • ABSTRACT9-10
  • 第一章 导论10-18
  • 一、概念界定10-12
  • (一) 民间借贷10
  • (二) 高利贷10-12
  • 二、研究综述12-18
  • (一) 选题缘起12
  • (二) 研究背景12-17
  • (三) 研究方法与指导思想17-18
  • 第二章 高利贷盛行的历史原因18-25
  • 一、经济原因19-20
  • 二、赋税滥征与苛杂摊派20-21
  • 三、战争与匪祸21-22
  • 四、陋俗、赌风与吸毒22-23
  • 五、自然灾害23-25
  • 第三章 高利贷的借贷双方25-34
  • 一、高利贷的来源25-31
  • (一) 地主、富农、商人25-26
  • (二) 当铺26-28
  • (三) 钱庄、钱铺、放账铺28
  • (四) 商家28-29
  • (五) 其他高利贷者29-31
  • 二、主要借贷者31-34
  • (一) 中农、贫农31-32
  • (二) 商贩32-33
  • (三) 赌徒、吸毒者33-34
  • 第四章 高利贷的利率与借期34-43
  • 一、借期34-37
  • (一) 日期34-35
  • (二) 月期35
  • (三) 季期35-36
  • (四) 年期36-37
  • 二、利率37-43
  • (一) 月息37-40
  • (二) 季息40-41
  • (三) 日息和年息41-43
  • 第五章 高利贷对经济社会的影响43-54
  • 一、高利贷与经济盘剥43-46
  • (一) 不足额借贷43-44
  • (二) “利滚利”借贷44-45
  • (三) 预卖和赊买45-46
  • 二、高利贷与土地兼并46-51
  • (一) 土地抵押和典当47-51
  • (二) 其他手段51
  • 三、高利贷的其他社会影响51-54
  • (一) 人身依附51-52
  • (二) 高利贷与农民生活生产的缓解52-54
  • 结语54-57
  • 参考文献57-65
  • 致谢65-66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畅;近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村典当三题[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2 刘启强;陈峥;;近代广西乡村民间借贷利率结构特点分析[J];沧桑;2011年04期

3 陈峥;刘启强;;近代瑶族民间借贷种类探析[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李金铮;政府法令与民间惯行:以国民政府颁行“年利20%”为中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5 陈峥;宋永忠;;民国时期华南民族地区乡村民间借贷的特点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温锐;民间传统借贷与农村社会经济——以20世纪初期(1900—1930)赣闽边区为例[J];近代史研究;2004年03期

7 王天奖;近代河南农村的高利贷[J];近代史研究;1995年02期

8 黄立人;论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农贷[J];近代史研究;1997年06期

9 郑庆平;中国近代高利贷资本及其对农民的盘剥[J];经济问题探索;1986年04期

10 ;全国民间借贷利率学术讨论会综述[J];金融与经济;1986年0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莎;典当业与明清社会发展关系探析[D];郑州大学;2000年

2 秦素碧;民国时期四川典当业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刘征;民国时期甘宁青农村高利贷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陈峥;民国时期广西农村高利贷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现华;民国时期杭州典当业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陈宝宏;民国时期河南省典当业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24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824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6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