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政府时期银行职员的“养成”与职业生活(1927-1949)
发布时间:2017-09-26 01:24
本文关键词:国民政府时期银行职员的“养成”与职业生活(1927-1949)
【摘要】:随着近代银行业的繁荣,银行职员作为新兴城市阶级开始兴起。本文以交通银行为中心,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对近代银行职员群体的养成与生活进行考察,借此考察转型时期城市职业群体形成、工作及生活。 银行职员待遇较高,对社会青年吸引力较强,因此银行职员群体一般以中青年为主。职员在银行职员招收上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网络(如血缘、地缘、乡缘等)扮演重要的角色,传统的保证人制度依旧发挥作用。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银行业招收职员逐渐转变为以大中院校毕业学生为招考主对象。银行“养成”上,主要有以下几点要求,即富有修养,充分的学识,丰富的工作经验,相当的能力,康健的体魄。“养成”途径上要谨慎选材,量才而用,全面培训,给予较高工作环境和待遇。银行职员具有较高的工资待遇,其收入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即薪,工资;俸,年资加俸;津,津贴;酬,奖金;恤,抚恤金、养老金。但实际情况远比“规定”复杂,其工资水平受银行业绩、物价水平及通货膨胀等多方面的影响。银行职员工作环境非常优越,一般银行建筑都富丽堂皇。在这种工作环境下,外界的赞誉及内在优越感往往使银行职员心境上养成高人一等、盛气凌人的姿态,其服务态度颇受市民非议。银行实行按分部门分工作类别的管理,职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但看似轻松地工作却因长时间单调、机械的工作导致无言的烦闷。此外,银行职员工作稳定待遇较高的同时,其工作量要求非常大,加班工作比较频繁,面临社会动荡有时还有生命危险,尤其是银行的底层职员面对顾客无礼、领导刁难、同事势利往往自身会产生一种心酸感。因此,从总体看银行职员工作、生活看似待遇非常优厚,但细细考察职员内部会发现其内部存在较大层次差异,底层职员对生活感到一定程度的不满和失望。总体来说,近代银行职员的养成和生活,既受传统因素影响,也受现代社会变迁的冲击,表现出多元复杂性。
【关键词】:银行职员 交通银行 收入 工作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262.9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目录8-10
- 绪论10-27
- 一、选题缘起与旨趣10-11
- 二、研究现状11-23
- (一) 群体的概况12-14
- (二) 群体的边缘化14
- (三) 群体与近代中国社会14-15
- (四) 新文化史下的基层社会群体15
- (五) 研究涉及的主要问题15-21
- (六) 理论视角及研究方法21-23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23-24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24-27
- (一) 关于职员24-26
- (二) 关于“养成”26-27
- 第一章 银行职员概况27-41
- 第一节 近代中国银行业的发展27-33
- 一、1896-1927年的中国银行业27-29
- 二、国民政府统治下的中国银行业(1927-1949)29-33
- 第二节 银行职员概况33-41
- 一、银行职员的年龄33-36
- 二、银行职员的出身36-37
- 三、银行职员的籍贯37-41
- 第二章 银行职员的“养成”41-57
- 第一节 职员的“养成”目标41-46
- 一、诚挚、正直的修养41-44
- 二、充分的社会学识和扎实的银行学识44-45
- 三、大量业务积累的经验45
- 四、要有相当的能力45-46
- 五、要有康健的体魄46
- 第二节 职员的“养成”途径46-57
- 一、谨慎选才47-48
- 二、合理调度48-50
- 三、全面培训50-53
- 四、适当的待遇53-57
- 第三章 银行职员的职业生活57-77
- 第一节 银行职员的收入57-64
- 一、银行职员的工资57-60
- 二、银行职员的其他收入60-64
- 第二节 银行职员的职业实态64-77
- 一、银行职员的工作环境64-67
- 二、高效与单调67-69
- 三、工作的紧张和危险69-71
- 四、无法言说的酸涩71-73
- 五、规训的差别适用73-77
- 结语77-79
- 参考文献79-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桂涛;;“花瓶”:20世纪30年代职业女性的形象及其语境[J];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06期
2 刘俊峰;;抗战前汉口华资银行人事管理述评[J];民国档案;2012年01期
3 杨东;北洋政府时期的县知事群体管窥[J];华夏文化;2004年02期
4 朱英;;从社会群体透视社会变迁[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汪熙;关于买办和买办制度[J];近代史研究;1980年02期
6 王印焕;民国时期的人力车夫分析[J];近代史研究;2000年03期
7 尹倩;;中国近代自由职业群体研究述评[J];近代史研究;2007年06期
8 马敏;付海晏;;近20年来的中国商会史研究(1990—2009)[J];近代史研究;2010年02期
9 朱英;;民国史研究的重大成果与发展空间[J];近代史研究;2012年01期
10 池子华;;城市视点:近代中国农民工群体的构成研究[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国庆;近代中国社会慈善家群体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晓春;近代中国外商银行买办群体分析[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3 庞春娜;民国时期新兴地主群体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920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jxds/920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