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湖北宾兴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1 18:45
本文关键词:清代湖北宾兴研究
【摘要】: 宾兴起源于《周礼》,是一种表彰和劝学的礼仪。到了清代,宾兴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地方的助考组织,在诸多方面为考生提供帮助。本文的研究对象湖北宾兴即清代湖北地区的助考组织。 清代湖北宾兴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康嘉时期、道咸时期和同光时期,其中,在道咸时期发展较为迅速,达到一个高潮。以地区的横向发展,则分为鄂东、鄂中和鄂西三个区域,以鄂东地区发展最为充分。国家局势变化的需求、区域间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各地官绅的支持是影响湖北宾兴产生时空差异的重要原因。 宾兴经费的来源和增值是运营的经济基础,其来源主要依靠各地官绅民众的捐助,采取买田置地和发典生息的增值方式。宾兴的运营管理是宾兴正常运作关键,文中以现存宾兴章程为依据,对宾兴的具体运营管理进行微观分析。 作为一项与科举考试密切相关的地方事务,宾兴组织得到官方的支持,地方精英阶层的积极推动,以及普通民众的参与。清代湖北宾兴的发展和广泛普及,推动了湖北地区科举事业的发展,对地方民风士习的改变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联络了地方士绅的情感。但是,作为科举考试的伴生物,也不可避免的随着科举制度的消亡而走向完结。
【关键词】:清代 湖北 宾兴 地方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K2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5
- 一、选题缘起8
- 二、研究现状8-14
- (一) 对地方宾兴状况的研究8-10
- (二) 相关研究10-14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14-15
- 第一章 清代湖北地区宾兴的发展15-27
- 一 清代湖北地区的科举与宾兴15-18
- (一) 清代湖北科举状况15-16
- (二) 清代湖北宾兴成因分析16-18
- 二 清代湖北宾兴的发展及阶段特征18-21
- (一) 康嘉时期(1662—1820)18-19
- (二) 道咸时期(1821—1861)19-20
- (三) 同光时期(1862—1905)20-21
- 三 清代湖北宾兴的地区分布21-22
- (一) 鄂东地区21
- (二) 鄂中地区21-22
- (三) 鄂西地区22
- 四 清代湖北宾兴时空差异的原因分析22-27
- (一) 国家态势的发展22-24
- (二) 经济文化发展水平24-25
- (三) 官绅的支持25-27
- 第二章 清代湖北宾兴的运营管理27-36
- 一 宾兴经费管理27-33
- (一) 经费的来源27-29
- (二) 经费的管理29-33
- 二 宾兴的运营管理33-36
- 第三章 清代湖北宾兴中的国家与社会36-47
- 一 官方的支持36-39
- (一) 国家政令36-37
- (二) 地方官员的措施37-39
- 二 社会力量的推动39-43
- (一) 宾兴中社会力量的构成40-41
- (二) 主持宾兴活动41-42
- (三) 典型个案42-43
- 三 清代湖北宾兴的社会功能43-47
- (一) 推动了湖北科举事业的发展43-44
- (二) 联络士绅的感情44-45
- (三) 介入其他地方事务45-47
- 结语47-48
- 附录一: 清代湖北地方志所载州县宾兴条规48-56
- 附录二: 清代湖北省宾兴设置表56-63
- 主要参考文献63-69
- 后记6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永忠;;清代广西“宾兴”分布及流变的历史地理学分析[J];广西民族研究;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1014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014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