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汉人的族群认同
本文关键词:高昌汉人的族群认同
更多相关文章: 高昌 汉人 族群认同 移民社会 文化认同 地域认同 麴氏 阚氏
【摘要】:从两汉至魏晋时期,由于屯戍和战乱等原因,以汉人为主的内地移民陆续迁居吐鲁番地区,并于460年在此建立了一个地方性政权———高昌国,直到640年才统一于唐。在西域多民族的社会环境下,一方面高昌汉人以文化为纽带维持着汉人的认同;另一方面其统治阶层则以血缘、地域等因素分配各种资源,形成多层次的认同,同时为了适应当时复杂的内外环境,维护自身利益,他们在某些方面还会做出形式上的调整与变通,从而体现出"根基论"与"工具论"在不同场景下的结合与交替。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
【关键词】: 高昌 汉人 族群认同 移民社会 文化认同 地域认同 麴氏 阚氏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新疆通史·魏晋南北朝卷》(项目编号:XJTSA00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8
【正文快照】: 根基论(Primordialism,又称情感论或原生论)和工具论(Instrumentalism,又称建构论Constructivist Theories)是当代西方民族学(人类学)领域中有关族群(Ethnic Group)学说的重要理论。前者强调“族群是一个具有自定义的名称的一群人,他们相信有一个共同的血统、共同的历史记忆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丹阳;;伏羲女娲形象流变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1年02期
2 王治来;历史上汉族人向西北边疆的迁徙[J];西北史地;1997年01期
3 左宏愿;;原生论与建构论:当代西方的两种族群认同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4 郑炳林;;高昌城诸门考[J];兰州大学学报;1985年04期
5 陈国灿;从吐鲁番出土文献看高昌王国[J];兰州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6 荣新江;;阚氏高昌王国与柔然、西域的关系[J];历史研究;2007年02期
7 杜斗城 ,郑炳林;高昌王国的民族和人口结构[J];西北民族研究;1988年01期
8 王欣;魏氏高昌王国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关系[J];西北民族研究;1991年02期
9 ;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发掘简报[J];文物;1975年07期
10 陈国灿;;跋《武周张怀寂墓志》[J];文物;198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阿祥;;《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申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张靖华;翟光逵;;“九龙攒珠”——巢湖北岸移民村落规划与形成背景初探[J];安徽建筑;2008年03期
3 雷静;;历史时期新疆地区农业灾害发展述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4 刘颇;黄云鹤;;东北汉族民俗文化构成及其特征[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辛蔚;;辽代“临潢府军器库之印”考[J];北方文物;2008年01期
6 公维章;麴氏高昌佛教述论[J];敦煌学辑刊;1998年01期
7 郑怡楠;;河西高台县墓葬壁画娱乐图研究——河西高台县地埂坡M4墓葬壁画研究之二[J];敦煌学辑刊;2010年02期
8 李宝通;敦煌索劢楼兰屯田时限探赜[J];敦煌研究;2002年01期
9 沙梅真;;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的姓氏资料及其文化意蕴[J];敦煌研究;2007年01期
10 邰朋飞;;唐代城主相关问题考——以敦煌吐鲁番出土文献为中心[J];敦煌研究;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永生;;“高昌吉利”钱币考——兼论隋、唐之际高昌地区的文化融合[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2 卢健生;;高昌国与“高昌吉利”古钱疑补[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一辑)[C];2002年
3 杜斗城;许栋;;善无畏来华途经“龙宫”考[A];龟兹学研究(第四辑)[C];2012年
4 朱玉麒;;吐鲁番文献的新收获[A];历史文献研究(总第28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鹏;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汉族移民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赵海霞;清代新疆民族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包国滔;宋元明时期归善县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D];暨南大学;2011年
4 吴媛;陕西关中西府方言语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孙越川;四川西南官话语音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张帆;中国古代人群的mtDNA多态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赵尔波;明清时期祁门谢氏宗族及其遗存文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8 罗yN波;汉唐时期礼仪服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范淑英;古意:一种艺术风格的美术考古[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10 谢丽;绿洲农业开发与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历史嬗变[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化世太;民国后期陕西黄龙山垦区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李宁;3-7世纪高昌服饰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刘志伟;从乡规民约石刻看西南地区民间环境意识(1638年-1949年)[D];西南大学;2011年
4 蒋少华;六朝江东佛教地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李笋;吐鲁番出土高昌国时期楷书书迹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海丹;诉冤与健讼[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韩璐;民国新疆汉民族社会生活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8 谭兴亮;唐代西州法律制度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9 黄利娜;唐末五代江西经济开发[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周璐;魏晋南北朝楚语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y=骧;敦煌悬泉遗址简牍整理简介[J];敦煌研究;1999年04期
2 张德芳;从悬泉汉简看两汉西域屯田及其意义[J];敦煌研究;2001年03期
3 弗里德里克·巴斯,高崇,周大鸣,李远龙;族群与边界[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4 ;吉林,
本文编号:1064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064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