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巴文献的特点及价值研究
本文关键词:康巴文献的特点及价值研究
【摘要】:康巴文献是康巴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广域性等特点。康巴文献为人们研究康巴地区的社会形态、族源发展、历史变迁、宗教信仰和藏医药发展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同时康巴文献深远地影响着康巴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 四川民族学院图书馆;
【关键词】: 康巴文献 特点 研究价值
【基金】:四川民族学院校办项目课题“康巴文献的保护与传承研究”(12XYZB003)成果之一
【分类号】:K29;G256
【正文快照】: 1康巴文献概述康巴地区处于一个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它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是青藏高原向四川平原、云贵高原过渡的交接地带,它是汉藏聚居的结合地,是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必经之地。这一区域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区内分布有汉族、藏族、彝族、羌族、纳西族、回族、傈僳族、白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嘉铭;;康巴文化综述[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林俊华;试论康巴文化的多元性[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3 彭凤兰;殷黎;;试论民族文献的特点及价值[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曾义;;略论康巴民族文献构成方式与挖掘保护措施[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曾雪玫;;论康巴文化中生态伦理的现代化转换[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2 张冰松;宋友林;;康巴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3 向程;彭丽萍;;康巴文化旅游景点英译技巧探析——以康定木格措、丹巴甲居藏寨风景区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4 杨彬;;以特定人文环境为基础的心理援助——玉树震后对学生进行心理援助的思考[J];华章;2013年12期
5 王琳琳;;如何引导康巴地区语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J];中国市场;2010年52期
6 阳源;宋友林;;康巴藏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路径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7 曾义;;略论康巴民族文献构成方式与挖掘保护措施[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年04期
8 华桦;杨宝寿;赵军宁;;我国南派藏医药的形成与发展概述[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0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郝亚静;藏族史诗《格萨尔》中蕴含的教育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2 史风;西康历史人物刘家驹(1900-1977)及其边疆史地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杨嘉铭;;康巴文化综述[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覃云;;民族文献的集藏与开发[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年05期
3 刘泳洁,王月娥;西部民族地方文献资源开发对旅游业的影响[J];情报杂志;2004年04期
4 王光荣;论少数民族活态文化的抢救[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昌建纳;傣族文献资源开发的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03年12期
6 包和平,王学艳;论民族文献的开发利用[J];图书馆学研究;2002年02期
7 包和平;何丽;;民族古籍保护及其策略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浩;关于宁波“海上丝绸之路”各个时期特点的探讨[J];东方博物;2005年02期
2 佘小云;;论侗族祖先崇拜——以湖南侗族田野调查为例[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3 李春琴;;高句丽教育的特点研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4 匡达人,仇文农;梅山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J];益阳师专学报;1998年04期
5 王立平;宁夏方志出版述要[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6 马玉华;近代云南各族人民的抗英斗争及其特点[J];学术探索;2004年02期
7 秦升阳;高句丽法律问题研究[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03期
8 李自然;;试谈宁夏八旗驻防的特点[J];满族研究;2005年04期
9 王卫明;;试论城市区志编写[J];中国地方志;2006年06期
10 王笑貌;;对城区志编修工作的思考[J];广西地方志;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瑞哲;;丝绸之路上粟特人的商业活动蠡测[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2 彭家国;;徽州村志的研究价值——读绩溪新编村志有感[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屓甯;;从《中国珍稀法律典籍集成》中“西宁青海番夷成例”看少数民族典籍对史学专题的研究价值[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4 臧秀娟;;试论家谱与地方志书续修[A];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洛;桂学研究价值始论[N];广西日报;2009年
2 熊德成 李兴勤;双流晋碑失踪之谜[N];中国档案报;2003年
3 贵州省博物馆 程学忠;关于贵州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思考[N];中国文物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同兴;市人大代表视察文物保护工作[N];丹东日报;2005年
5 吴育卿;我省全面启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N];福建日报;2004年
6 肖庆松;大田发现清代大土堡[N];福建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秦晶;来自张壁古堡的震撼[N];发展导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周晓东;古村镇:保护应重于开发[N];江淮时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伊秀丽;浑江流域的汉代古城[N];吉林日报;2005年
10 聂建江;甘肃整理发现5000多部珍贵古代藏文典籍[N];西部时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白赛藏草;1679-1705年西藏政教合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郑达瓦;浅谈乌如北部噶当派相关寺庙的发展及其特点[D];西藏大学;2009年
3 方亮;清末洋务派经营台湾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张艳华;论贡桑诺尔布教育活动的特点[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5 于小秦;甘肃县名初探[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海荣;北京妙峰山香会组织变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7 布和;清代汉籍蒙古族民俗文献及其学术价值[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俊玺;承递与新变: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期察哈尔地区县级政权初探[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68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068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