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近代河北植棉述论

发布时间:2017-10-23 13:02

  本文关键词:近代河北植棉述论


  更多相关文章: 近代 河北 植棉 农村经济


【摘要】:元末明初棉花传入河北,在明代逐渐普及。清代由于家庭手工棉纺业的发展,植棉的专业化和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显。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河北植棉得到空前发展,,如形成三大著名植棉区,棉田面积、专业化程度、产量和质量均有明显的提高,棉花已基本商品化。此期植棉发展之原因,除了自然条件的优势以外,其他因素更值得关注,如背靠天津这样一个规模巨大的棉花集散市场,铁路运输给棉花的运销带来了便利,农民在生存压力下的利益选择,以及中国政府、民族工商业对植棉的推行,日本对植棉的干预等。植棉的扩大对区域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不仅成为农户收入的重要来源,对农村的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市场交易以及近代机器工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关键词】:近代 河北 植棉 农村经济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K292;F329
【目录】:
  • 前言7-8
  • 一、 河北植棉的历史进程8-17
  • (一) 明代植棉的普及与商业性植棉的兴起8-9
  • (二) 清代植棉生产的专业化趋势9-11
  • (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植棉的迅速发展11-17
  • 二、 近代河北植棉迅速发展的原因17-26
  • (一) 自然条件优势17-18
  • (二) 省内有全国三大棉花集散市场之一--天津18
  • (三) 铁路的开通对河北植棉的影响18-19
  • (四) 农民植棉的动力19-22
  • (五) 日本对中国植棉的干预22-23
  • (六) 政府对植棉的奖励和倡导23-25
  • (七) 民族工商业团体对植棉的宣传和推广25-26
  • 三、 近代河北植棉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26-32
  • (一) 植棉对农家收入和农家经济的影响26-28
  • (二) 植棉对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28-30
  • (三) 植棉对近代机器工业的影响30-32
  • 结语32-34
  • 注释34-38
  • 参考文献38-3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新娟;;近代长江三角洲棉业外贸研究述评[J];史林;200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于新娟;长江三角洲棉业外贸及其影响(1912—1936)[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高灿;新中国初期石家庄棉纺基地建立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丽;近代中原地区手工棉纺织工具与技术考察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83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083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e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