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专家的诞生:近代上海的大学教授

发布时间:2017-10-25 21:20

  本文关键词:专家的诞生:近代上海的大学教授


  更多相关文章: 大学教授 专家 知识分子 上海


【摘要】:大学教授作为专家与知识分子,随着西方大学体制的引入而逐渐产生。专家的出现应被置放在一个有机的全球网络中去思考,而不是简单分析认为专家和专业知识是从"西方"向"东方"的扩散。近代以降,受过教育且"无所依附"的读书人努力在变动的社会中寻找自己的角色和位置,他们成为最有热情推动社会变革的行动者。转型时代的大学教授/知识分子,在社会上游离无根,在政治乃至经济上是边缘人物,在文化上却是影响极大的精英阶层。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关键词】大学教授 专家 知识分子 上海
【分类号】:K29
【正文快照】: 大学教授作为专家与知识分子,是随着西方大学体制的引入而逐渐产生的。工业革命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后,社会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还出现了大批由专门人才组成的专业机构,这是全球普遍存在的现象。科举制度在1905年的废除,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因为这意味着普通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斐德 ,陈雁 ,周育民;近代上海的鸦片与犯罪[J];档案与史学;2003年06期

2 袁蓉;;缝纫机与近代上海社会变迁[J];史林;2011年02期

3 吴静;;试论近代上海民营企业的对外技术选择[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0年01期

4 戴鞍钢;近代上海与周围农村[J];史学月刊;1994年02期

5 苏智良;彭善民;;公厕变迁与都市文明——以近代上海为例[J];史林;2006年03期

6 贺水金;;论近代上海外资企业的路径选择[J];史林;2009年03期

7 于珍;金林祥;;近代上海同乡组织的移民成人教育及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承载;城市社区史和上海史研究[J];档案与史学;2000年06期

9 陈文彬;城市节奏的演进与近代上海公共交通的结构变迁[J];学术月刊;2005年07期

10 吕佳航;丁勇华;;评《寻访东洋人——近代上海的日本居留民(1868-1945)》[J];新学术;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海兵;;人口汇聚与近代上海的崛起[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2 ;“帮会与近代上海”学术讨论会简讯[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3 葛壮;;近代上海穆斯林商人的特征与文化贡献[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4 葛壮;;近代上海回商群体的特征与文化贡献[A];首届中国宁夏回商大会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5 王列辉;;近代上海港临港集聚形成的机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6 沈祖炜;;近代重庆、上海经济关系简析[A];历史科学与城市发展——重庆城市史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任冉冉;;民国时期上海童工问题研究[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8 胡永弘;;《上海史——大都会的形成与市民的营生》简介[A];近代中国(第八辑)[C];1998年

9 马学强;;上海古村落变迁研究——宋元以来淡井村、永泉村、龙华村的演变[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10 王立诚;;19世纪上海的西人帮会[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熊月之;多元文化中的近代上海[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沪档;合作研究近代上海金融档案史料[N];中国档案报;2010年

3 熊月之;上海历史文脉与城市雕塑[N];社会科学报;2005年

4 徐u!民;对市民社会的历史解读[N];光明日报;2007年

5 记者 潘真;近代上海史,值得花大钱抓紧做[N];联合时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张元章 实习生 陈娇屿;近代香山买办的“三头家”现象[N];珠海特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t ;近代上海城乡景观变迁(1843-1863年)[D];复旦大学;2010年

2 牟振宇;近代上海法租界城市化空间过程研究(1849-1930)[D];复旦大学;2010年

3 邱国盛;现代化与中国大城市外来人口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汪华;近代上海社会保障研究(1927-1937)[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陈光;冲突到稳定[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陈文彬;近代化进程中的上海城市公共交通研究(1908—1937)[D];复旦大学;2004年

7 艾萍;变俗与变政[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洪煜;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何益忠;从中心到边缘[D];复旦大学;2006年

10 汪英;上海广播与社会生活互动机制研究(1927—1937)[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捷;近代上海工业与南洋贸易[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宋义丽;流亡上海[D];同济大学;2005年

3 周静;近代上海笺扇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4 陆烨;近代上海法租界特色街区构成研究(1911-1943年)[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5 陈云;近代上海吴淞地区研究(1898年-1937年)[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季天琴;裂变的文化—近代上海市民的消费图景[D];复旦大学;2008年

7 王琨;民国时期上海华人营造业群体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方华;“外白渡桥”变迁与租界市政建设(1843-1908)[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雪芹;近代上海的瘟疫和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杨祖静;近代上海静安寺城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95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095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b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