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蒙古秘史》在中国古代多民族史学交流中的意义
本文关键词:论《蒙古秘史》在中国古代多民族史学交流中的意义
【摘要】: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蒙古秘史》的史学交流意义主要集中在它的世界意义,对其在国内各民族史学交流中的作用关注不够。《蒙古秘史》的在国内的史学交流意义不仅体现在其成书过程中,而且也反映在其以"感光而生"说为代表的早期传说及其后开疆拓土的基本史实上。成书之后,这一文献的传播不仅依靠其他民族学者的努力,更是对其他民族的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沟通蒙古族与国内其他民族史学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媒介作用。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
【分类号】:K28
【正文快照】: 明朝初期,被汉译人员采取汉字音写的《忙豁仑·纽察·脱(卜)察安》,往往被汉译成《元朝秘史》。晚清时期,也有的学者把其译为《蒙古秘史》。众所周知,我国大一统皇朝元朝是在蒙古族主导下建立的,因此,许多语境下,对大多数学者而言,“蒙古”和“元朝”两词并无二致,两者往往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M·B·伏罗比约夫;邢克;;十二至十三世纪蒙古人与女真人的文化交流[J];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6年02期
2 亦邻真;中国北方民族与蒙古族族源[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Z2期
3 乔吉 ,晓方;蒙文史籍要览[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5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舒;;唐代室韦史述略[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2 马利清,宋远茹;关于匈奴文字的新线索[J];考古与文物;2004年02期
3 余大钧;;论阻卜与鞑靼之异同[J];历史研究;1981年06期
4 刘浦江;再论阻卜与鞑靼[J];历史研究;2005年02期
5 张久和;;文献记载的达怛诸部[J];蒙古史研究;1997年00期
6 乌兰;;印藏蒙一统传说故事的由来[J];蒙古史研究;2000年00期
7 五月;女真语中的外来语成分(上)[J];满语研究;2004年01期
8 五月;女真语中的外来语成分(下)[J];满语研究;2004年02期
9 邢力;;蒙古族历史文学名著《蒙古秘史》的英译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2007年01期
10 田卫疆;;回纥与漠北草原诸族关系初探[J];民族研究;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易华;;黄帝与成吉思汗——从游牧看中国文化的形成[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2 张久和;;文献记载的达怛诸部[A];蒙古史研究(第五辑)[C];1997年
3 苏罕·格日勒图;;“成吉思合罕讷忽札兀儿”之缘由[A];蒙古史研究(第九辑)[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爱军;契丹辽朝前期(907~982)契丹社会历史面貌解析[D];内蒙古大学;2005年
2 包文胜;铁勒历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3 特日格乐;西北简牍所见汉匈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4 艾丽曼;我心依旧:青海河南蒙旗文化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5 王洁;黠戛斯历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6 闵海霞;匈奴发展史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7 孟盛彬;达斡尔族萨满教习俗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包梅花;雍正乾隆时期呼伦贝尔八旗历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9 张立军;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10 马晓林;元代国家祭祀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佟菲菲;现代锡伯语 维吾尔语 哈萨克语的共有词考[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2 吉如何;契丹小字特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3 阿荣;古代蒙古法律思想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4 杜晓宇;柔然官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5 宋国栋;蒙古国青陶勒盖古城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6 闫佳璇;内蒙古乌海市蒙古族民族认同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7 甘长新;贡赐体系下的黠戛斯与唐朝关系[D];云南民族大学;2012年
8 郭立建;汉译《元朝秘史》量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9 富亦韬;《蒙古秘史》柯立夫译本句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音;《中国风俗词典》即将问世[J];思想战线;1987年02期
2 和少英;赵玉中;;云南的民族学与人类学:历史与现状[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0年00期
3 赖才清;;必须在广东少数民族调查工作中插上红旗[J];学术研究;1958年08期
4 A·列舍托夫;金竹;;1985年苏蒙民族考察简报[J];蒙古学信息;1986年04期
5 宋兆麟;;一部民族学佳作——读《扎巴藏族——21世纪人类学母系制社会田野调查》有感[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6 徐仁瑶 ,胡起望;瑶族《过山榜》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7 陈弘法;;《蒙古的民族学与考古学》简介[J];蒙古学信息;1983年04期
8 席克定;;威宁板底裸戛彝族“撮泰吉”活动的民族学意义[J];贵州文史丛刊;1988年02期
9 田玉隆;;从史学结合民族学看巴国与苗族关系[J];贵州民族研究;1982年02期
10 A·列舍托夫;金竹;;1984年苏蒙民族考察简报[J];蒙古学信息;198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贵庭;苏萍;;关于句町国名及其他[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2 何正廷;;句町国与壮泰族群南迁的关系[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3 朱崇先;;《云南昆明西郊彝族生活图谱》述略[A];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第三辑)[C];1991年
4 张邦兴;;试论句町古国与广南壮族的渊源[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5 罗漫;;布依族族名、族源与文化丛论[A];布依学研究(之六)——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二届第二次年会暨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6 杨昌儒;;义务馈赠:布依族的一种生活样式——以平湖布依族为例[A];布依学研究(之七)——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7 雷广正;韦快;;从渔猎到农耕的经济生活[A];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8 吴绵吉;;水行山处的闽越族[A];闽越文化研究——闽越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森川哲雄;;论十七世纪初内蒙古的三位佛教宣扬者[A];蒙古史研究(第一辑)[C];1985年
10 伍文义;;论布依族竹图腾[A];布依学研究——贵州省布依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当代重大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 牟钟鉴;“一份有特色的答卷”[N];中国民族报;2010年
2 胡鸿保 伍婷婷;为羌区社会文化的重建提供学理支持[N];中国民族报;2011年
3 杨福泉;远去的背影留下了永恒记忆[N];文艺报;2011年
4 沈纪;沈阳“一宫两陵”对照“世遗”标准[N];中华建筑报;2003年
5 鲁睿;彝族的火崇拜及祭火仪式[N];云南政协报;2010年
6 周思孝 大方县鼎新彝族苗族乡乡长;苗族地区及群体可持续发展战略思考[N];贵州民族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吴宏毅 李薇薇;首届国际彝学高峰论坛在楚举行[N];楚雄日报(汉);2010年
8 潘光 上海犹太研究中心;中国学术界对于来华犹太人研究的拓展和深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九龙县彝族谱系文化》·前言[N];甘孜日报(汉文);2011年
10 记者 严锋;中国藏学家驳斥西方无端指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裴丽丽;土族文化传承与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2 史晖;国外“苗图”收藏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李文学;吐谷浑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4 何玉芳;赫哲族、那乃族文化变迁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阮宝娣;羌族释比与释比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宋仕平;土家族传统制度文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杨毛措;聂赤赞普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t,
本文编号:1240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240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