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李吉甫与《元和郡县图志》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2 06:20

  本文关键词:李吉甫与《元和郡县图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 行政区划


【摘要】: 《元和郡县图志》(以下简称《元和志》),唐代李吉甫撰,成书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是我国现存最早而又较为完整的一部全国性地方总志。 本文采用统计分析法对唐元和时期的镇、州、县进行统计、分析;采用考证分析法对唐元和时期的行政区划进行考证,对李吉甫的生平履历、《元和志》的版本流传进行考证;采用归纳法对《元和志》的体例、编撰特点、文献价值等进行总结。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元和志》研究价值、意义与研究状况。 第二部分对作者生平、《元和志》的成书背景、体例及编撰特点、史料来源等方面进行研究。《元和志》成书于唐代藩镇割据、内忧外患、国力虚弱的时期,编撰目的是为李唐朝廷的政治服务。 第三部分探讨《元和志》版本流传过程。最早的刻本是淳熙三年张几仲刻本。目前能见到的最早的本子是明代抄本。清代几个影响比较大的本子有:《四库全书》本,武英殿本,《岱南阁丛书》本,《畿辅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光绪六年金陵书局本,光绪八年金陵书局本,《元和郡县志阙卷逸文》三卷。清代金陵书局本是最善版本。中华书局贺次君点校本是目前的通行版本。 第四部分对唐元和时期的行政区划进行深入研究。首先阐述了唐代的政区体制。其次对《元和志》所反映的道、镇、州、县行政区划进行研究,对当时的四十七镇进行考证,认为四十七镇应包括京兆府、河南府。其三以河北道为例,通过查阅《河北省志?建置志》、各市县地名志,参考《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集》等资料,对各县名称、隶属进行古今对照。在河北道一百六十二县中,名称沿用至今的县有六十九个。 第五部分对《元和志》的文献价值进行了总结。其文献价值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理方面的史料价值,二是人口户数方面的史料价值。经统计在现存三十四卷二百六十六州中,同时收录开元户、元和户的州有二百一十八个。若以镇为单位统计,在三十六镇中,户数增加的镇仅有两个。若以州为单位统计,在二百一十八州中,户数增加的州仅有十四个。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兴;唐代土贡资料系年——唐代土贡研究之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2 华林甫;《元和郡县志》的地名学研究[J];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3 王文楚;《太平寰宇记》成书年代及版本问题[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4 张伟然;《元和郡县图志》两湖部分校勘补正[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3年03期

5 罗威;;《元和郡县图志》的版本及价值[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年06期

6 吕志毅;李吉甫及其《元和郡县图志》[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7 李文才;;试论《元和郡县图志》的成就及特点[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李德清;;简评《太平寰宇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5期

9 李莲香;;《元和郡县图志》中的“河南”地名[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11期

10 张开祝,李效杰;从《元和郡县图志》看唐代民间信仰的特点及实质[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大炜;《元和郡县图志》清人辑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439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2439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ba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