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那乃族文化变迁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7 22:26
本文关键词:赫哲族、那乃族文化变迁比较研究
【摘要】: 中国赫哲族和俄罗斯那乃族是沿着黑龙江(俄罗斯称阿穆尔河)两岸而居的跨界同源民族。中国赫哲族有4640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其中,有3910人聚居于黑龙江省同江市及八岔、街津口民族乡、饶河县及四排民族乡、佳木斯市及郊区敖其镇。俄罗斯那乃族有12023人(1989年俄罗斯人口普查),主要分布在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库页岛以及滨海边疆区。 赫哲族、那乃族同源于先秦时期的“肃慎”、隋唐时期的“黑水梲棬”、元朝时的“五国部”、明朝时的“野人女真”,至清朝时经过迁徙、积聚、融合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民族共同体,通称为“赫哲”(黑斤),清王朝以“噶珊”制和“贡貉与赏乌林”制对其进行统治。 赫哲族世世代代以其勤劳和智慧适应了黑龙江中下游及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创造了独特的渔猎文化。她们以“哈拉莫昆”氏族组织规范其群体的行为,以萨满教信仰为精神内核,以“夏捕鱼作粮,冬捕貂易货”兼采集以为生计,四季衣鱼兽皮、食鱼兽肉,以马架子、地窨子为民居,以桦皮船、独木舟和狗拉雪橇为交通工具,有语言,无文字,民间说唱文学“伊玛堪”特别发达。 至19世纪中期,俄国利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机,出兵强占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的地区,居于此地的赫哲族由此成为俄国的臣民,被称为“那乃族”。赫哲群体被一分为二,成为跨居中俄两国东段边界地带的跨界民族。 本文以19世纪中期为历史分界线,将赫哲族文化分成前后两部分,运用文化比较研究和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方法,进行纵向的历史考察与横向的文化变迁比较研究,,揭示出赫哲族、那乃族传统文化的变迁脉络。 从清朝开始,受满族文化的影响,赫哲族传统文化就已经开始发生了变迁;成为跨界民族后,由于受中俄两国不同主流文化的影响和现代化进程的冲击,出现了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变异,赫哲族日益汉化,而那乃族则日益俄罗斯化,他们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同一民族。 赫哲族与那乃族文化变迁的主要不同之处表现为后者具有殖民化、异国化、起步早和变化慢等特点;而前者具有起步晚,波折多,变化快,受主体民族关怀程度高的特点。 由于前苏联现代化建设起步早,那乃族的经济生活、社会基础设施、文化教育程度与城市化规模等高于改革开放前的中国赫哲族;虽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起步晚,但由于改革开放,赫哲族快速地由传统渔业经济社会向以农为主多种经济并存的现代社会转型,社会政治地位、经济生活状况、基础设施与城市化规模高于目前的那乃族。 随着中俄两国政府交流与合作的不断加强,基于对民族传统文化共同的认知,共同或相似的语言(都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以及对生存环境和未来发展的共同的关注,自1991年,赫哲族、那乃族打破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坚冰”,开始了交往。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282.5;K512.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韩冰;赫哲—那乃跨界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变迁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2 孙印峰;中俄鄂伦春族社会保障制度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张玉婷;旅游对黑龙江省赫哲族聚居区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及旅游开发与保护[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帅;黑龙江下游通古斯语族萨满教信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侯儒;俄罗斯埃文基人萨满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301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301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