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磐安炼火”的历史成因与活动意蕴
本文关键词:浙江“磐安炼火”的历史成因与活动意蕴 出处:《兰台世界》2013年S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历史成因 民间习俗 磐安 民间舞蹈 浙江 祭祀仪式 木炭 神祗 动作表演 活动方式
【摘要】:正浙江磐安境内的西南部地域,流传着这样一项极具神秘、胆战心惊的民间习俗活动:烧红的木炭上,几十位赤膊光脚男子纵身蹈火,在震天的锣鼓声和呐喊声中穿行。旁观者胆战心惊,火上的人却镇定自若。这项神秘色彩的民间习俗活动叫做"炼火"。炼火,俗称"踩火""蹈火""踹火",它是一项聚众的民间习俗活动,其内核是对火神崇拜的祭祀仪式,动作表演形式有似于民间舞蹈。其目的为祈求神祗驱鬼避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寿平安。"炼火"因其活动方式的神秘、威慑与惊险而独树一帜,流传千年而光彩依旧。
[Abstract]:In the southwest region of the Panan , Zhejiang Province , there is a mysterious , timid folk custom activity : burning red charcoal , tens of thousands of barefoot men walk through the fire , and in the quake , the people in the fire are calm . The mysterious folk custom activity is called " fire " . The purpose of this is to pray for the gods to dispel evil , to adjust the rain , and to live safely . The " fire " is unique to the mystery , deterrence and adventure of its activities .
【作者单位】: 浙江省磐安县图书馆;
【分类号】:K892.4
【正文快照】: 浙江磐安境内的西南部地域,流传着这样一项极具神秘、胆战心惊的民间习俗活动:烧红的木炭上,几十位赤膊光脚男子纵身蹈火,在震天的锣鼓声和呐喊声中穿行。旁观者胆战心惊,火上的人却镇定自若。这项神秘色彩的民间习俗活动叫做“炼火”。炼火,俗称“踩火“”蹈火“”踹火”,它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虞文清;陈连根;邵伟;;略论湖州精神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2 温铁军;;生态文明视角下的东西文化之历史成因[J];天涯;2010年01期
3 周淑萍;;中美高、低语境文化的历史成因及其特征[J];闽江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李松岳;;略论舟山海洋文化中的滞后性因素[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02期
5 乐茂顺,简丹;浅论中国的龙文化[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年03期
6 Mieczyalaw Marczuk,克念;波兰民间音乐、民歌和民间舞蹈的现状及展望[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7 程红;吕海燕;李宪芳;;从封开《五马巡城舞》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困境[J];文化遗产;2008年04期
8 田丽萍;;河北民间舞蹈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余钿钿;;利用公共舞蹈资源,推动群众文化发展[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10 俞刚;谢伟洪;;火轮旋热蹴滚灯[J];浙江画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俞红霞;;浙江的历史文化积淀与经济发展[A];浙江省暨华东六省一市党史系统纪念建党八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2 姚自昌;;香包民俗产业为民间文化开辟了广阔前景[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贺学君;;韩国江陵端午祭考察[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4 庹修明;;西南地区傩戏、傩面具的保护、创新与传承[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周幼涛;;绍兴山水文化导论[A];徐霞客在浙江·续二——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冯远;;具有时代内涵的沉重使命[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吴元清;;论“拟虚”的实现及对浙江动漫业的反思[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徐华龙;;创新是葫芦文化发展之重[A];葫芦·艺术及其他[C];2007年
9 喻虹;;浅议广西民族民俗专题资源建设[A];广西图书馆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27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王珏;;试论在当代群众文化活动中动态的传承与发展民间文化——海宁《花灯》艺术生命生机勃发的启迪[A];“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开发”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健;“张田饼印”等13个项目入选[N];韶关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滕明松 书生 通讯员 张梅 张宪君;1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国家保护项目[N];阿克苏日报;2007年
3 陈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公示[N];河南日报;2008年
4 邱文;“戏曲、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现状调查”[N];中国文化报;2007年
5 苏丽萍;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公布[N];光明日报;2008年
6 汪建根;民族民间文艺:再次查“家底儿”[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记者 王路;陈行国成为我市首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N];宁波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梁婷;“非遗”绘制深圳文化基因图谱[N];深圳特区报;2007年
9 佘章;浙江:“非遗”曲种唱起今天的故事[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边圆;十月,浙江文艺舞台看点多[N];中国文化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东e,
本文编号:1399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399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