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2000年以来台湾的方志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9 23:32

  本文关键词: 台湾 方志学 方志文化 出处:《中国地方志》2012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台湾地区的现代方志学研究始于1945年,2000~2010年间,台湾期刊发表了相当多的方志学论文,同时与方志学相关的著作成果亦是非常丰富。台湾方志学研究内容包括方志发展史研究、方志学史研究、方志文献整理、方志编纂研究、方志应用研究、方志批评等方面。台湾学术界对方志学的研究颇具特色:研究的地域范围主要以台湾为主;研究的内容尽管没有大陆广泛,但对方志学的核心分支学科已多有贡献;由于方志学研究的实践性强特点以及台湾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围绕"二战"后方志编纂形成的论文是台湾方志学研究的主流。尤其是台湾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者成了方志学研究的主力军,他们给方志学研究带来了新视野与新方法,方志学科的交叉趋势日益明显。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modern local chronology in Taiwan began in 1945 and has been covered by many papers published in Taiwan periodicals.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also a lot of works related to it. The contents of the research include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of local chronicles. The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local chronology, the collation of local chronicles, the study of compilation of local chronicles, the applied study of local chronicles, the criticism of local chronicles, etc. The research of local chronology in Taiwan academic circles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e regional scope of the research is mainly in Taiwan; Although the content of the study is not as extensive as that of the mainland, it has contributed much to the core branch of local historiography. Due to the strong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n Taiwan, The papers compiled around the local chronicles after World War II are the mainstream of Taiwan's local chronology research. Especially in Taiwan'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searchers from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have become the main force in the research of local chronicles, and they have brought new horizons and methods to the research of local chronicles. The crossing trend of local chronicle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2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刚;中国方志书目与索引述略[J];北京图书馆馆刊;1997年01期

2 顾文若;;王轩、杨笃与光绪《山西通志》[J];编辑之友;2011年01期

3 李艳秋;国外所藏中国地方志及其目录[J];图书与情报;1997年03期

4 陈飞燕;;试论从科学发展观看续志体例的创新[J];沧桑;2009年05期

5 张安东;;清代安徽方志舆图之解读[J];巢湖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张安东;;清代方志编纂体例探析——以清代皖志编纂为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年06期

7 尹景玉;我校年鉴编纂的问题与对策[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8 滕兰花,曾杰丽;浅论文献史料的旅游信息价值及其开发利用[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0年02期

9 杨曼;;新编地方志对古代方志理论的继承与发展[J];贵图学刊;2010年03期

10 杜锡建;方志美刍论[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潘晟;宋代地理学的观念、体系与知识兴趣[D];北京大学;2008年

2 柯亚莉;天一阁藏明代文献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王守亮;汉代小说史叙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孟万忠;历史时期汾河中游河湖变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晓方;县志编纂与地方社会:明清《瑞金县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子岚;长沙马王堆汉初地形图的测绘科技及相关科技思想[D];武汉大学;2005年

2 陈小辉;李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乐志芳;乐史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4 彭升红;清代民国西藏方志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振广;胡虔学术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嘉炜;章学诚安徽方志的编纂理论与实践[D];山东大学;2008年

7 周振宇;道光《广东通志·金石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8 乔俊;地方志文化资源价值及开发利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9 刘俊玲;《岭外代答》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10 马国红;保定旧方志史料价值研究[D];河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锡建;第二届修志——方志文化建设刍议[J];广西地方志;2001年04期

2 柳成栋;论方志文化的先进性[J];中国地方志;2004年02期

3 姜万成;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方志文化[J];黑龙江史志;1995年04期

4 ;方志学研究参考题[J];黑龙江史志;1994年03期

5 苏星;96—97年度省地方志学会论文摘编之二[J];江苏地方志;1998年01期

6 王照伦;方志学研究应引进理论和方法[J];黑龙江史志;1998年04期

7 孙文飚;试论方志文化的社会功用[J];黑龙江史志;2005年03期

8 ;努力增强方志文化的创造力和感召力[J];中国地方志;2006年01期

9 许卫平;;试论方志学的分期问题[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02期

10 ;爱国主义:朱士嘉先生献身方志学研究的精神原动力[J];江汉论坛;199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文飚;;发掘地域文化内涵 开拓续志工作视野——试论方志文化的社会功用[A];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4年

2 毛卫国;;试谈方志的生态概念——地方志文化精神初探[A];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4年

3 柳成栋;褚建平;;深入开发方志资源 为创建边疆文化大省服务[A];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专辑[C];2004年

4 丁小梅;;略述地方志的收集[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5 娄福恩;刘树波;;地方志与边疆文化大省建设[A];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专辑[C];2004年

6 ;学会的生命在于活动[A];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会工作经验汇编[C];2004年

7 赵庚奇;;地方志与两个文明建设[A];北京历史与现实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9年

8 刘武;;县级地方志机构改革要法制化[A];全省地方志工作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研讨会专辑[C];2004年

9 张英聘;;试论明代南直隶方志编修的特点[A];第十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金德群;;中国共产党与地方志[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文崇礼;方志文化及其开发利用[N];广西日报;2010年

2 记者 娄媛媛 通讯员 陈伟冰;专家评议《湛江市赤坎区志》[N];湛江日报;2010年

3 记者 尹华平;中国地方志协会年鉴工作专业委员会会议在邕召开[N];广西日报;2009年

4 杨大德;续志修编:传承文化写新篇[N];贵州日报;2006年

5 记者 张贺;全国地方志系统表彰先进会议召开[N];人民日报;2006年

6 记者 张海霞;我市召开《地方志工作条例》颁布一周年纪念会[N];长治日报;2007年

7 记者 杜磊;自治区地方志主任会议在伊召开[N];伊犁日报(汉);2008年

8 记者 张微;不断开拓我国地方志事业发展新局面[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9 王涛;我省地方志事业发展上新台阶[N];南方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张海霞;我市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受到上级肯定[N];长治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华伟;《西宁府新志》与《开封府志》比较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莹;当代方志学理论及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3 程立中;毫州旧志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4 马小琴;福建旧方志(通志)的编修及现存状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高岩;明清时期四川地区水灾及社会救济[D];西南大学;2010年

6 于伟平;国家修志与社会参与[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7 赵剑锋;《新疆图志》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8 莫昌龙;近代广东地方赈灾活动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谭静怡;畲瑶传统婚姻文化的历史学考察[D];温州大学;2010年

10 张卫萍;天门旧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18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518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2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