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普米族宗教祭司的法器与服饰艺术

发布时间:2018-02-22 19:44

  本文关键词: 普米族 宗教 器物 服饰 艺术 出处:《民族艺术研究》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普米族宗教的法器是祭司韩规或释毕修法、法会中经常可见并使用的器具,而服饰则指韩规做法事时佩带的法衣法帽。本文以普米族祭司的法器与服饰作为观察单元,介绍并分析了普米族祭祀坛场的法器及服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Abstract]:The instruments of the Pumi religion are the instruments used by the priests of Han Dynasty 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Bixiu, which are often seen and used in the Dharma, while the costumes refer to the legends and caps worn by the priests of the Pumis when they are doing legalism.In this article, the instruments and costumes of the priests of the Pumis are taken as observation units.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instruments and costumes of the Pumi sacrificial altar.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云南省文化馆;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普米族宗教研究”(项目编号:09XZJ014)
【分类号】:K89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秋银;试论郭泰之不仕不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2 谈莉;;唐代乐府诗格律化倾向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李晖;“爱民如子,尤恤茕独”——唐贤官才子灩信陵史实钩沉[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林虹;试论白居易的妇女观[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梅华;;平衡的打破与重建——韦应物性格的独特性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6 阚绪良;;《后汉纪》校读札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7 阚绪良;吕晓玲;;“野渡无人舟自横”新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8 方胜;;晚唐诗人曹松生平事迹考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马华阳;;宋代粮食作物种植的分布[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10 景遐东;唐代江南家族诗人群体及其家学渊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郝延霖;;论西域文学(代序)[A];西域文学论集[C];1997年

3 邬国义;;关于墨海书馆一首诗的诠释[A];近代中国(第十六辑)[C];2006年

4 薄音湖;;关于察哈尔史的若干问题[A];蒙古史研究(第五辑)[C];1997年

5 莫苏;;释《尔雅·释器》“灭谓之点”[A];2012西南地区语言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辉;明清小说中尼僧形象之文学与文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晓林;唐律“七杀”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吴为民;汉语性别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季庆阳;唐代孝文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黎文丽;唐代校书郎与文学[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甘生统;皎然诗学渊源考论[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王孙盈政;唐代后期的尚书省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金少华;古抄本《文选集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野;唐彦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谭卓华;从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对陶渊明精神家园的守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苏健;李白诗歌意象的概念整合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黄艳春;胡宿及其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张冬冬;崔府君故事流变论考[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璇;宋代茶文化与宋代士大夫意识[D];江南大学;2010年

8 陈雷雷;中晚唐江西籍诗人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员平平;“初唐四杰”诗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谢心丽;张说诗歌声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尔千此里;胡文清;陈瑛;;春节歌(普米族)[J];华夏地理;1983年05期

2 李玉生;杨照辉;;接亲调(普米族)[J];华夏地理;1981年03期

3 季志超米;;狗救主人的故事(普米族)[J];华夏地理;1981年03期

4 季志超米;;普米族谜语[J];华夏地理;1983年06期

5 杨曾烈;;欢聚(普米族·外一首)[J];华夏地理;1986年02期

6 李玉生;;求婚歌(普米族)[J];华夏地理;1989年06期

7 欧阳晶洁;;凝固在书中的音乐记忆———读《普米族音乐概论》有感[J];民族音乐;2011年01期

8 金发贵;木无;;普米族情歌[J];华夏人文地理;1980年03期

9 章虹宇;普米族的火祖母及生火庆典[J];中国民族博览;1999年02期

10 殷海涛;;普米族民歌散论[J];民族艺术;198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孔庆峒;;“邪教”与“宗教”——两种不同概念的比较研究[A];反邪教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反邪教协会全国第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鄢正刚;尹大明;李远国;刘晓博;;邪教冒用宗教的形式、危害及对策探讨[A];尊重宗教信仰自由 打击和防范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五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3 陈小鸽;李林洲;;风雨同舟50年——福州宗教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上稳步前进[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4 杨文芳;范玉凤;;宗教与邪教之比较研究[A];尊重宗教信仰自由 打击和防范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五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杜孝义;;宗教与邪教本质的区别[A];尊重宗教信仰自由 打击和防范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五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6 肖艳;;找准位置 发挥宗教特有作用[A];宗教:世纪之交的多视角思维——福建省宗教研究会论文集(三)[C];1999年

7 黄秋润;;浅谈宗教与“法轮功”邪教的本质区别[A];尊重宗教信仰自由 打击和防范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五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8 初莹;;论宗教与邪教的区别[A];尊重宗教信仰自由 打击和防范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五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9 潘显一;;谈“法轮功”的邪教本质——从宗教与邪教的区别谈起[A];崇尚科学 关爱家庭 珍惜生命 反对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九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马连芬;;宗教启示录[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紫甄;普米族:起源于祁连山的古老民族[N];西部时报;2007年

2 李延红;滇川氐羌后人的歌乐生活[N];音乐周报;2007年

3 冯永锋;一个畏惧通路的普米族村庄[N];大众科技报;2006年

4 通讯员 赵坤玉 记者 李秀春;万余普米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N];云南日报;2009年

5 何福德;普米族服饰[N];中国医药报;2000年

6 木基元;普米族传统文化传承:困惑与出路[N];中国民族报;2003年

7 记者 赵鹏邋李忠将;普米族乡亲为啥屡拒政府帮助修路的好意[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房田甜;保护森林也要修路[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9 记者 房巍;普米族民风展演1月到京城[N];音乐周报;2008年

10 冯永锋;一个为修路所惑的普米族村庄[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琪;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何宗强;宗教与美国政治关系综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罗惠,

本文编号:15251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5251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1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