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城市发展中的规范与危机:1934年上海人力车纠纷探析
本文选题:工部局 切入点:车商 出处:《兰州学刊》2011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1934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以规范人力车行业和改善人力车夫生活状况为出发点的改革,以历时半年的人力车纠纷危机而结束。在此过程中,车商和承放人组成了一个"利益联盟",打着车夫的幌子,与工部局进行利益博弈,最终将车夫的利益"绑架"。而人力车夫所组成的"共同体",因意见不一,成为一个"虚假的共同体",从而使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车夫的利益并没有人能真正替他们代言。
[Abstract]:In 1934, the reform of the Shanghai Bureau of Public concession and Industry aimed at standardizing the rickshaw industry and improving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rickshaw drivers ended with a half-year crisis of rickshaw disputes. The carmaker and the consignor formed a "coalition of interests". Under the guise of a rickshaw driver, they engaged in a game of interest with the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eventually "kidnapped" the interests of the rickshaw driver. The "community" formed by the rickshaw driver was divided because of different views. Become a "false community", so that at the bottom of the society, "disadvantaged groups"-the interests of the coachman and no one can really speak for them.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分类号】:K29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邱国盛;从人力车看近代上海城市公共交通的演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严昌洪;;近代人力车夫群体意识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3 王印焕;民国时期的人力车夫分析[J];近代史研究;2000年03期
4 何兰萍;;人力车与近代上海都市居民生活[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5 邵雍;;1935年上海法租界人力车夫罢工初探[J];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6 王印焕;交通近代化过程中人力车与电车的矛盾分析[J];史学月刊;2003年04期
7 马陵合;人力车:近代城市化的一个标尺——以上海公共租界为考察点[J];学术月刊;2003年11期
8 孔祥成;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力车夫群体研究——以20世纪20~30年代为中心[J];学术探索;2004年10期
9 邱国盛;人力车与近代城市公共交通的演变[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庄珊曼;1929年北平人力车夫风潮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建林;;“假维新中的真改革”——浅观清末新政与中国城市的发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2 王煦;;三十年来北京近代市政建设研究述评[J];北京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3 杜希英;;交通变革与天津城市近代化[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08期
4 卞向阳;Shanghai's Fashion During Republic Period[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2004年02期
5 邵雍;;晚清上海乞丐初探[J];都市文化研究;2007年02期
6 邵雍;;近代上海的茶馆[J];都市文化研究;2010年00期
7 吕茹;;清末民初上海剧坛概观[J];电影评介;2011年03期
8 陈文勇;;改良戏曲寻常事 灯彩谁家比得来——试论上海“新舞台”的戏曲改良运动[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蔡朝晖;;《申报》广告与民国都市婚礼[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艾萍;;上海都市民俗特征初探[J];贵州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姚霏;;上海四川北路周围的慰安所研究[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扶小兰;;近代城市文化娱乐生活方式与社会心理之变迁[A];中国现代社会心理和社会思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晶;跨越文字与影像的疆界[D];吉林大学;2011年
3 赵国壮;从“自由市场”到“统制市场”:四川沱江流域蔗糖经济研究(1911~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龚敏;近代旅馆业发展研究(1912-1937)[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匡淑平;上海近代体育研究(1843-1949)[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6 吴艳;从“门图”到“搭班”:上海民俗音乐传统的变迁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1年
7 于景莲;民国时期山东城市下层社会物质生活状况研究(1912-1937)[D];山东大学;2011年
8 孙自俭;民国时期铁路工人群体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巴杰;民国时期的店员群体研究(1920-1945)[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胡启扬;民国时期的汉口火灾与城市消防(1927-1937)[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宁;20世纪20—30年代火柴工人的生存状态[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韩威;青岛城市空间的形成及其初期嬗变[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敖凯;京师总商会研究(1906-1928)[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小军;晚清(1884-1898)上海室内陈设[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小阑;上海公共租界人力车业改革研究(1934-1936)[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燕子;移动的风景线[D];北京大学;2011年
7 王琨;民国时期上海华人营造业群体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熊家武;上海流民研究(1937-1949)[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洁;从上海月份牌解读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变迁与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彭凌燕;从《申报》美容、化妆品广告看三十年代上海的审美文化与社会生活(1930-1939)[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忠;试论影响近代北京城市转型的因素[J];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2 宋卫忠;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间近代建筑与社会心理[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潘洵;论重庆大轰炸对重庆市民社会心理的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刘芳;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力车夫群体研究(20世纪20~30年代)[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06期
5 邱国盛;从人力车看近代上海城市公共交通的演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严昌洪;;近代人力车夫群体意识探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王印焕;民国时期的人力车夫分析[J];近代史研究;2000年03期
8 邱国盛;北京人力车夫研究[J];历史档案;2003年01期
9 袁熹;近代北京城市人口研究[J];人口研究;2003年05期
10 叶显恩;人口与现代化[J];社会科学家;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生文;赵爽;;交通近代化与公共秩序(一)[J];文史知识;2009年04期
2 王金丽;;凡人是师[J];东方剑;2010年09期
3 弋舟;;这位爷[J];档案;2009年03期
4 林晓芳;;展现新时代“的哥”形象——评“的哥”写的长篇小说《的哥》[J];全国新书目;2003年05期
5 陈根生;;《一件小事》的主要人物是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6 张新;旧上海的美国法院、法官与律师[J];档案与史学;2001年03期
7 吴志伟;;旧上海租界的印捕风潮[J];档案春秋;2009年04期
8 刘敬忠;李玉梅;李玉环;;民国初期北京电车与人力车的矛盾[J];兰台世界;2011年11期
9 姜德明;;闪光的铜板[J];读书;1979年02期
10 徐宏丽;;疼在心上的一座城[J];绿色视野;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国辉;;抗争与妥协:1934年人力车风潮[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2 杜丽红;;20世纪30年代北平人力车夫管理与救济[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2年卷[C];2002年
3 朱华;;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与一·二八事变[A];上海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罗国辉;;多重权力网络下的近代中国人力车夫——以1945—1949年上海人力车夫为中心[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5 张锦祥;;老有所学、因用而学、坚持不懈、必有回报(摘要)[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6 周武;;晚清上海市政演进与新旧冲突——城市照明系统和供水网络个案分析[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7 王立诚;;19世纪上海的西人帮会[A];近代中国(第十辑)[C];2000年
8 张忠民;;战时上海的米粮统制(1937~1945)[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9 翁履康;;抗战中赵朴初与难童[A];铁流 16——迎国庆 忆峥嵘岁月[C];2009年
10 胡晓鸣;刘丹;翁芳玲;;上海租界百年对城市发展的启示[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郭忠华;国也者,积民而成[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2 徐金德;最早工部书信馆满戳票在香港拍售[N];中国集邮报;2008年
3 李天纲;谁的上海?[N];文汇报;2010年
4 文京燕;交通急剧膨胀 新旧工具竞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5 申酉嘉;中国最早的邮政用品亮相拍卖会[N];中国集邮报;2005年
6 采写 本报记者 任春;老场坊的新表情[N];解放日报;2010年
7 延涛 宝权 金勇;为3万多农民义务放电影[N];哈尔滨日报;2008年
8 李海荣;命运多舛的老北京“当当车”[N];中国文化报;2008年
9 周厚贵;宜昌书信馆及其邮票论略[N];宜昌日报;2005年
10 费勤;别让“民心工程”沦为“伤心工程”[N];海南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倩;上海近代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及其对公共空间的影响[D];同济大学;2006年
2 唐方;都市建筑控制[D];同济大学;2006年
3 吴俊范;从水乡到都市: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1843-1949)[D];复旦大学;2008年
4 王方;外滩原英领馆街区及其建筑的时空变迁研究(1843-1937)[D];同济大学;2007年
5 张生;上海居、大不易[D];复旦大学;2008年
6 张生;“上海居、大不易”[D];复旦大学;2008年
7 何益忠;从中心到边缘[D];复旦大学;2006年
8 孙伟;吴经熊法律实践研究(1917-1949)[D];苏州大学;2009年
9 王印焕;1911-1937年冀鲁豫农民离村问题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10 陈策;上海公共租界法权变迁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之巍;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新式劳动力生活状况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邱燕;五卅运动与上海工部局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张致森;二十世纪三十~四十年代成都市人力车夫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皮德涛;火警中的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狄瑞波;上海公共租界内华洋关系之研究(1928-1937)[D];浙江大学;2007年
6 李兰;上海公共租界的安全秩序管理初探(1854—1927)[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庄珊曼;1929年北平人力车夫风潮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方华;“外白渡桥”变迁与租界市政建设(1843-1908)[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刘欣;“邻里”之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何兰萍;上海公共租界城市交通管理研究[D];东华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96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596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