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盟歌的文学情味与政治意趣——敦煌P.T.1287号《吐蕃赞普传记》第5、8节探析
本文选题:P.T. 切入点:吐蕃 出处:《中国藏学》2012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敦煌P.T.1287号《吐蕃赞普传记》第5、8节载有两组松赞干布时期的盟歌,是涉关吐蕃王朝前期政治文化的重要文献。综观以往的相关研究,尚未见有学者对其内涵和功能作过细致的解说。本文对这两组盟歌作了重新翻译和分析,初步揭示了其文学情味与政治意趣的结构关系。
[Abstract]:Section 58 of Dunhuang P.T.1287, "the biography of Tibetan Zamopu", contains two sets of consonant songs during the period of Songzanganbu, which is an important document concerning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the earlier period of the Guan and Tibetan dynasties. Some scholars have not explained its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 in detail. This paper has retranslated and analyzed the two groups of league songs and preliminarily revealed the structur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literary taste and political interest.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
【分类号】:K2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杨富学;20世纪国内敦煌吐蕃历史文化研究述要[J];中国藏学;2002年03期
2 林冠群;汉文史料记载唐代吐蕃社会文化“失实部分”之研究[J];中国藏学;2003年02期
3 石硕;附国与吐蕃[J];中国藏学;2003年03期
4 赵心愚;;敦煌古藏文写卷中的“vjang”[J];中国藏学;2006年03期
5 赵心愚;格子藏文碑与吐蕃告身制度的几个问题[J];民族研究;2004年03期
6 李景隆;西部少数民族居住民俗的美学思考[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陆离;吐蕃统治时期敦煌酿酒业简论[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陆离;;吐蕃统治河陇西域时期职官四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02期
9 坚赞才旦;真曲河谷一妻多夫家庭组织探微[J];西藏研究;2001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立明;藏门珞民族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曾现江;胡系民族与藏彝走廊:以蒙古族为中心的历史学考察[D];四川大学;2005年
4 扎西当知;吐蕃噶氏家族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荣霞;康雍乾时期在西北边疆地区实行的“因俗治边”政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志刚;颇罗鼐家族总理藏政与清朝治藏[D];吉林大学;2004年
3 田峰;吐蕃交通四题[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重艳;唐代豆卢军、伊吾军若干问题探研[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三木才;;关于“苯神血祭”仪轨与都兰吐蕃古墓——吐蕃殡葬文化研究系列之一[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1年03期
2 廖德广;;南诏国的治国之道[J];大理文化;2011年07期
3 潘世杰;;西藏铸币史话(上)[J];收藏家;2011年09期
4 杨晓荣;索朗玉珍;;藏族传统测量方法探析[J];中国藏学;2011年03期
5 陈东;;试论藏彝走廊“夷”类人群入唐后的去向问题[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波;;广阔的天空:坚实而想象的——读任乃强先生作品[A];任乃强与康藏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09年
2 乌兰;;印藏蒙一统传说故事的由来[A];蒙古史研究(第六辑)[C];2000年
3 何自安;龙仕蛟;;五尺道——中原与南诏和谐之道[A];滇川黔桂四省(区)毗邻县第二届彝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朱悦梅;;甘州回鹘与周边政权的关系及其特点——甘州回鹘历史区域地理分析[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字应军;;关于南诏拓东城的一些问题[A];2005:历史的辉煌——纪念昆明建城1240周年、郑和下西洋600周年、护国运动90周年[C];2005年
6 赵小平;;滇盐与政治、军事及边疆问题的关系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7 李锡龙;;徐霞客游丽江日记中的社会学价值探讨[A];徐霞客与丽江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马丽敏;;藏区雕版印刷概述[A];高校信息理论研究[C];1997年
9 曾干;;略论西夏古都银川[A];中国古都研究(第九辑)——中国古都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1年
10 张庆芬;;浅谈南诏国[A];滇川黔桂四省(区)毗邻县第二届彝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健礼;浅议“仲、德乌、苯”在古代吐蕃社会中的作用[N];西藏日报;2007年
2 吴健礼;浅议“仲、德乌、苯”在古代吐蕃社会中的作用(二)[N];西藏日报;2007年
3 廖东凡;吞米·桑布扎创制藏文[N];中国民族报;2003年
4 特约记者 邵全才;青海“都兰吐蕃、吐谷浑文化保护中心”竣工[N];中国文物报;2005年
5 张健;苍茫藏地史 千秋家园心[N];人民日报;2009年
6 吴健礼;漫话古代中原地方与青藏高原铁文化的联系[N];西藏日报;2007年
7 任新建;藏族饮茶历史小考[N];西部时报;2004年
8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 张云;西藏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N];社会科学报;2008年
9 ;卓尼历史沿革[N];民主协商报;2005年
10 许新国;吐谷浑领地与吐谷浑王[N];青海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云;元代吐蕃地方行政体制研究[D];南京大学;1993年
2 李中和;吐蕃王朝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扎西当知;吐蕃噶氏家族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
4 杨惠玲;宋元时期藏区经济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5 王洁;黠戛斯历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6 冯智;吐蕃东向发展与融合——赤祖德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李文学;吐谷浑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8 姜丹;《南诏德化碑》意识形态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9 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10 杨毛措;聂赤赞普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耀;晚唐五代的河陇吐蕃[D];兰州大学;2011年
2 杜丽理;南诏与唐朝、吐蕃及东南亚地区关系述论[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康珠才让;吐蕃末代赞普墀达玛吾东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拉毛加;由敦煌手卷P.T.1287,,P.T.1286,P.T.1288来探究吐蕃时期记载历史的参照框架[D];西藏大学;2011年
5 桑吉加措;简述藏族古代农业文明的起源与发展[D];西藏大学;2009年
6 万玛东智;吐蕃僧相钵阐布云丹述评[D];西藏大学;2011年
7 朗吉卓嘎;吐蕃止贡赞普和朗达玛灭教之比较[D];西藏大学;2011年
8 张宁;古代中国对西藏的统辖与英俄侵略西藏的实质[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袁志鹏;唐代吐谷浑民族迁徙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赵志龙;突骑施汗国的兴衰及其与周边政治势力的关系演变[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6027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602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