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高句丽人长什么样子_《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1-02 19:12

  本文关键词:高句丽服饰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东北师范大学》 2011年

高句丽服饰探析

王婷  

【摘要】:高句丽是源于中国古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公元前37年建国,公元668年被唐罗联军所灭。高句丽人在漫长的705年历史中,在中原先进的经济文化的影响下,不但创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成为东北亚古老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成果;且以其灿烂的文化影响着东北亚其他古老民族的发展,为这一地区的文化发展、文明传播作出了贡献。 服饰文化是高句丽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以相关高句丽服饰的文献记载为主,以高句丽古墓壁画所提供的素材为辅,对高句丽的服饰发展史进行探析。以时间为线,将高句丽服饰发展史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高句丽服饰发展的初期阶段,即高句丽建国初期,服饰处于混乱多样的状态。通过分析高句丽建国传说,研究其服饰的渊源,得出高句丽初期民族构成复杂,各组成部落的服饰存在差异。 第二部分为高句丽服饰的发展时期,即在中原服饰文化的影响下,融合各民族服饰之后的高句丽服饰的基本形态。此部分详细介绍其服饰的基本构成因素:折风、帻、袍、襦、袴、裙。并通过分析其冠帽、体衣的变化,探讨影响其服饰发展变化的三大原因。 第三部分为高句丽服饰的最终成熟时期,即高句丽灭亡前后,高句丽各阶层服饰的最终基本形态。主要以分析唐朝时期高句丽服饰文献记载为主,将高句丽国王、王公贵族、贵妇、将士、舞女、百姓的基本服饰一一展现。上层统治者的服饰多锦绣,向精致化方向发展;下层人们多麻衣短衣裤,便于劳作,变化不大。 第四部分为高句丽服饰特点的总结及其对后世东北亚地区古老民族,主要是对渤海和新罗服饰的影响。在705年的发展中,高句丽将外来文化与自身文化有机融合发展,创造了独特、多样而又具有南北差异性的服饰文化。高句丽灭亡之后,其灿烂的文化为后世东北亚古老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流向渤海、新罗的高句丽遗民为渤海和新罗的服饰发展增添了新的因素。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89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文健;;南北朝时期朝贡关系对高句丽的影响[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郑春颖;;长川一号壁画中所见高句丽服饰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9年00期

3 梁志龙;沸流杂考[J];北方文物;1997年04期

4 温玉成;集安长川一号高句丽墓佛教壁画研究[J];北方文物;2001年02期

5 李殿福;高句丽古墓壁画反映高句丽社会生活习俗的研究[J];北方文物;2001年03期

6 方起东,刘萱堂;集安下解放第31号高句丽壁画墓[J];北方文物;2002年03期

7 孙进己,孙泓;公元3~7世纪集安与平壤地区壁画墓的族属与分期[J];北方文物;2004年02期

8 王志刚;郭建刚;李丹;马洪;林世贤;;吉林省集安市实验小学发掘地点考古发掘简报[J];北方文物;2009年04期

9 李辉;南北朝时期高句丽强盛原因试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10 何海波;魏克威;;国内高句丽五部研究综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德山;六至九世纪东北边疆民族与中央王朝关系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李乐营;高句丽宗教信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孙力楠;东北地区公元2-6世纪墓葬壁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沈英淑;高句丽迁都平壤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01年

2 张倩;三到六世纪高句丽外交策略的变化[D];厦门大学;2001年

3 江楠;中国东北地区金步摇饰品的发现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崔鲜花;渤海服饰的考古学探索[D];吉林大学;2007年

5 刘文健;高句丽与南北朝朝贡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范鹏;高句丽民族服饰的考古学观察[D];吉林大学;2008年

7 李婷;流入日本的百济、高句丽遗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白银淑;唐代男服与韩国统一新罗男服比较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宇飞;;龙山文化与古史传说的对比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2 张光全;司马迁、班固“实录”精神异趣探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魏宏灿;;建安时期的天灾对建安文学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吴良宝;;战国韩魏铭文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孔祥军;;曹操政治战略核心研究——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为考察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傅林祥;;晚明清初督抚辖区的“两属”与“兼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王思豪;;论桐城派古文选本中的古赋思想——以《古文辞类纂》等主要古文选本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8 何丽华;东汉封君之封地地理分布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9 郭浩;;汉文帝“养老令”考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陈慧慧;;中国古代西南农耕经济与西北游牧经济比较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朴玉顺;;集安高句丽丸都山城的筑城理念浅析[A];《营造》第五辑——第五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集(上)[C];2010年

2 韩金花;王宗殿;王蕴蕴;沈斌;;华佗诊断学术思想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高慧斌;;试论南朝私学发展的原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张增午;;豫北长城遗址的探索[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9年第2期[C];2009年

5 赵凯;;汉魏之际“大冀州”考[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6 秦臻;;四川东汉陵墓石兽所见丧葬艺术赞助人问题[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姚乐;;关于汉盐渎县的几个问题[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孔祥军;;《汉书·地理志》盐官考[A];汉唐社会经济与海盐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孙泓;;丝绸之路向东延伸的新资料——从东北亚地区出土的考古资料看西方文化的传播[A];“丝绸之路与文明的对话”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杨铭;;唐代西北民族的“吐蕃化”及其对藏族形成的作用[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银华;文化视野中的北宋齐鲁诗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周燕来;南宋两淮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6 曹志红;老虎与人:中国虎地理分布和历史变迁的人文影响因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小燕;魏晋隐士美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杰;汉武帝故事及其文化阐释[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李慧智;儒经及其经学阐释对杜诗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叶娟;现代婚礼服装饰的民族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雷丹;中国佛教与道教人生哲学比较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范文娟;嵩山古建筑群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雷晓伟;汉代“物勒工名”制度的考古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杨晓静;两京地区新莽墓葬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6 吴雯雯;泰山岱顶人文景观的历史演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滕亚秋;契丹带饰研究:以蹀躞带为中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吴启慧;试论辽代契丹贵族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琳琳;明代《辽东志》与《全辽志》述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洋娇;《明史·河渠志四》海运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继勇;日本古代的大陆移民研究之管见[J];安徽史学;2002年02期

2 路永泽;;敦煌飞天图象的演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3 葛继勇;日本古代大陆移民研究的两点看法[J];八桂侨刊;2001年04期

4 刘未;;辽阳汉魏晋壁画墓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3年00期

5 中澍;相伟;;通榆县兴隆山鲜卑墓清理简报[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03期

6 李殿福;唐代渤海贞孝公主墓壁画与高句丽壁画比较研究[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3年02期

7 魏存成;高句丽初、中期的都城[J];北方文物;1985年02期

8 李殿福;汉代夫余文化刍议[J];北方文物;1985年03期

9 洪峰;吉林省辉发河上游地区原始文化简析[J];北方文物;1985年03期

10 李宇峰;辽宁朝阳两晋十六国时期墓葬清理简报[J];北方文物;198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燕翎;佛教的东渐与中国植物纹样的兴盛[D];四川大学;2004年

2 江楠;中国东北地区金步摇饰品的发现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宪范;;“高句丽”名称由来及其民族形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2期

2 王健群;;玄菟郡的西迁和高句丽的发展[J];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02期

3 刘子敏;;高句丽琉璃王研究[J];博物馆研究;2008年02期

4 赵红梅;;玄菟郡经略高句丽[J];东北史地;2007年05期

5 魏存成;;高句丽的兴起及其与玄菟郡的关系[J];东北史地;2009年06期

6 杨军;;高句丽名义考[J];东北史地;2004年05期

7 都兴智;;关于高句丽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东北史地;2004年06期

8 王绵厚;;关于确认高句丽历史地位的三要素[J];东北史地;2004年01期

9 刘子敏;;高句丽大武神王研究[J];北方文物;2009年02期

10 金延龄;;也谈高句丽民族的起源[J];东北史地;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子敏;;百济起源与夫余、高句丽无关[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2 肖楚宇;;名史配名城——高句丽古城寻踪[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论文汇编[C];2008年

3 张学锋;;四至五世纪东亚世界的形成与东晋南朝——以中国史料为中心[A];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回顾与探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苗威;;以朝鲜古代史早期阶段为中心谈朝鲜通史的认识体系[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5 李东辉;;渤海与新罗的对立关系[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9年

6 陈传康;王民;牟光蓉;;中心城市和景区旅游开发——黑龙江省冬旅考察报告[A];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C];1996年

7 齐红深;;渤海国的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齐红深;;试析历代教育政策对满族教育的作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王铁;;用先进的水文化理念引领龙江现代水利的可持续发展[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10 马彦;;高句丽政权灭亡与民族解体[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到;[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边众;[N];光明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谢晓林;[N];吉林日报;2004年

4 王绵厚;[N];中国文物报;2004年

5 记者 张佳玮;[N];温州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水华;[N];中国环境报;2011年

7 记者 胡军华;[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8 秋么尔布 云南民族博物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肖玉保 吴铎思;[N];工人日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肖莹;[N];中国纺织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春颖;高句丽遗存所见服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晰;汉服论[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3 罗祎波;汉唐时期礼仪服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亓延;近代山东服饰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5 王艳晖;湖南靖州花苗服饰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王善军;辽代世家大族研究[D];河北大学;2001年

7 罗微;古代汉族女性服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8 俞成云;中国古代四大传说在东北亚的传播和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安丽哲;从“遗产”中解读长角苗服饰文化[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王乐;中国境内渤海陶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婷;高句丽服饰探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陈轩;魏晋南北朝时期东亚国际关系的演变[D];复旦大学;2011年

3 吴晓凡;多材质服饰的情感化设计研究[D];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10年

4 宋婷;壁画中人物服饰语言的表现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刘永利;当下男性服饰的审美转向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6 周丹;当代肚兜服饰的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双凤;小说Gone With the Wind《飘》中的人物服饰解析[D];东华大学;2009年

8 沈立莹;羽毛在服饰中的装饰性运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9 周婷婷;西风东渐与都市主流服饰文化变迁(1898-1927)[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静怡;当代中国转型时期大众服饰审美观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高句丽服饰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62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62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0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