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子孙后代的一个交代和启迪
本文选题:三线建设 切入点:其他单位 出处:《北京档案》2011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2011年8月,《第960厂厂志》编辑完成。与其他单位志书的编辑不同,《第960厂厂志》的编辑完全是民间行为,是一些年近花甲的原960厂的同志,出于对国防建设工作的历史责任感,怀着对当年参加小三线建设的眷恋,自发
[Abstract]:In August 2011, the editing of the "960 Factory Records" was completed. Unlike the editors of the annals of other units, the editors of the "960 Factory Records" were entirely folk behavior, and they were comrades of the former 960 factory who were in their late teens. Out of the historical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with the nostalgia for participat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ird line in those years, it was spontaneous.
【作者单位】: 北京市档案馆;
【分类号】:K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长凤;三线建设在贵州[J];党的生活;2000年05期
2 马生怀;山西三线建设的回顾与评析[J];沧桑;2003年02期
3 马述林;田姝;;重庆地区的三线建设[J];红岩春秋;2007年02期
4 孙其海,曲作平;方志编辑杂谈[J];中国地方志;2003年06期
5 孙其海,曲作平;方志编辑缺什么[J];广西地方志;2003年04期
6 杨建国;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努力办好地方志刊物——《福建史志》办刊经验谈[J];中国地方志;2003年03期
7 周干;总纂是编好续志的关键——从民国《平阳县志》中得到的启迪[J];中国地方志;2003年01期
8 薛晓君;;充分发挥年鉴编辑的主观能动作用 努力打造精品良鉴[J];年鉴信息与研究;2006年01期
9 彭;;书讯之二[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10 张增泰;;读者张增泰来信[J];世纪;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新华;;吸纳、转换与辐射——关于中国近百年现代化进程中重庆城市二元结构的思考[A];历史科学与城市发展——重庆城市史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蔡福顺;;贵州历史上的几种经济模式及启示[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3 张幼琪;;贵州通道文化性格的当代视野[A];开发中的崛起——纪念贵州建省590周年学术讨论会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策划 戴永明 朱韬 本报见习记者 邱春 许邵庭 (本报记者 许邵庭 戴永明 整理);贵州:移民之州六百年[N];贵州民族报;2010年
2 自贡市政协主席 梁国定;盐都年轮 历史足音[N];自贡日报;2009年
3 张卫;好个重庆城,山高路不平[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记者 范修华 王建新;新一轮地方志编纂全面启动[N];泰州日报;2006年
5 吴 烨;提供更多可信可读可用的史志成果[N];河南日报;2004年
6 陈刚;文物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若干问题的探讨[N];中国文物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晓;兰州重工业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研究(1949~1978)[D];兰州大学;2009年
2 肖阿伍;虞治卿经济活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645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645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