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西毛南族形成的时间问题
本文选题:毛南族 切入点:形成 出处:《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传统看法认为广西毛南族形成于明末清初。也有人认为,明嘉靖前毛南族应已形成。但从"茅滩蛮"词语的含义、宋朝廷统治策略、各族移民影响等方面来看,宋代毛南族核心部分已经形成,经元代民族大融合,最晚到元末明初,毛南族最终形成。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view is that the Maonan nationality in Guangxi was formed in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Qing dynasties. Some people think that the Maonan nationality should have formed before the Ming Dynasty and Jiajing. But from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 "Maotanman", the ruling strategy of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immigrants of all ethnic groups, etc. The core part of the Maonan nationality in the Song Dynasty has been formed, and the Maonan nationality was finally form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the Yuan Dynasty and the late Yuan Dynast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Ming Dynasty.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毛南族历史与现状调查研究”(08JA850009)
【分类号】:K2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澍;蒲松龄远祖蒲鲁浑与蒲居仁小考[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2 胡莲玉;从《明悟禅师赶五戒》对《五戒禅师私红莲记》的改写论冯梦龙的艺术成就[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吴海涛;北宋时期汴河的历史作用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张金铣;南汉史料史籍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张光辉;明代的首犯与从犯[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庄华峰,王建明;安徽古代沿江圩田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吴晓萍;略论地缘政治与北宋外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沈晋贤;从巫祝用“土”到以“土”为药论——兼论马王堆医书巫祝用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陶有浩;二程变法思想述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陈峰;都部署与北宋武将地位的变迁[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霍建瑜;;执“竹竿子”者称谓及服饰考[A];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同利军;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军事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王志明;雍正朝官僚人事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彭陟焱;乾隆朝大小金川之役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王铁志;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王瑞平;明清时期云南的人口迁移与儒学在云南的传播[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鲍明;满族文化模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7 姜国钧;教育盛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兵;书院与科举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9 李德元;明清中国国内的海洋移民[D];厦门大学;2004年
10 张崇旺;明清时期自然灾害与江淮地区社会经济的互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双;吕夷简与宋仁宗前期政治研究[D];河北大学;2000年
2 王晓顺;龚鼎孳贰臣心态与诗歌创作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3 钟福安(Adisorn Wongjittapoke);泰国华人社会的形成述论[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4 李春梅;临江三孔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5 安瑛;清前期甘宁青区域的商业贸易[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秦慧颖;福建古代的动物神灵崇拜初探[D];厦门大学;2002年
7 肖鑫;唐宋时期的书画买卖和市场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守芝;司马光的诗歌与其思想之关系[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9 谢敏;元末明初南园五先生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岳宗伟;先秦儒家家庭观探索[D];郑州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土;;贵州民族知识集锦[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3期
2 莫家仁;;毛南族优良传统述略[J];广西民族研究;1987年04期
3 覃彩銮;;千山万(山弄)话“三南”[J];当代广西;2005年07期
4 雷远方;;神秘的贵州毛南族民俗文化[J];中国民族;2009年09期
5 蓝树辉;;毛南族原始宗教初探[J];广西民族研究;1989年04期
6 杨茂锐;;贵州毛南族独特的节日文化[J];理论与当代;2009年06期
7 卢敏飞;;毛南族丧葬制度考察[J];广西民族研究;1987年04期
8 孟慧英;;毛南族的神话与宗教[J];广西民族研究;1989年02期
9 陈路芳;试探毛南族先民的天人观[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10 晓临;;毛南族婚礼[J];文史天地;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甘品元;;改革开放以来毛南族婚姻行为变化的社会性别解读——以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下南乡L屯为例[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毛南族[N];中国民族报;2001年
2 本报惠水记者站 罗仁智;惠水毛南族学会成立[N];黔南日报;2011年
3 海霞;毛南族的顶卡花[N];中国民族报;2001年
4 倩兰;回族文化的美学品格[N];贵州民族报;2007年
5 ;壮族风情掠影[N];西藏日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欢;广西毛南族还愿仪式中女性角色的地位与现实生活中女性教育现状考察与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周颖虹;毛南族族群认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3 达贵林;牛背家园[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王术晶;萨满文化对满族民居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欣辉;力量与规范:全球化时代的民族文化认同[D];山东大学;2005年
6 周丽娜;萨满信仰在满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D];黑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470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647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