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地区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本文选题:黑龙江地区 切入点:原始农业 出处:《农业考古》2012年04期
【摘要】:正黑龙江地区在中国的最东北部,位于北纬大约43°—53°之间,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远古时期这里就山脉连绵、平原沃野、草原辽阔,河流纵横、湖泊密布、沼泽丛生,自然资源丰富。肥沃的黑土地和适宜的气候非常适合动植物生长,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并吸引了人类祖先迁徙至此生息繁衍。他们依靠采摘植物的果实和捕捉野兽、鱼类获取食物,并在积累了长期的采摘和渔猎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尝试实践,逐渐进入了黑龙江地区的原始农业时期。
[Abstract]:The Heilongjiang region is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 between about 43 掳-53 掳N, and belongs to the temperate continental monsoon climate. In ancient times, it was a land of mountains and plains, vast grasslands, rivers, lakes, and swamps.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Fertile black land and suitable climate are very suitable for the growth of plants and animals, providing abundant resources for the survival of mankind, And attracted human ancestors to migrate and multiply. They relied on picking the fruit of plants and catching wild animals, fish for food, and after accumulating long-term harvest and fishing, they tried and practiced repeatedly. Gradually entered the Heilongjiang region of the primitive agricultural period.
【作者单位】: 齐齐哈尔大学文史学院历史系;齐齐哈尔大学哲法学院政治系;
【基金】:黑龙江省西部地区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成果 齐齐哈尔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专项项目(项目编号:2012ZSY008)
【分类号】:F329;K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于凤阁;依安县乌裕尔河大桥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02期
2 李砚铁,刘晓东,王建军;黑龙江省依兰县桥南遗址发掘及相关问题[J];北方文物;2000年01期
3 于汇历;黑龙江省旧石器时代考古二十年[J];北方文物;2000年01期
4 李龙;;试谈昂昂溪遗存的原始农业[J];黑河学刊;1988年02期
5 赵善桐;杨虎;;昂昂溪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调查[J];考古;1974年02期
6 李延铁;;黑龙江地区史前社会经济与农业生产的发展[J];农业考古;2010年01期
7 李延铁;干志耿;孙秀仁;;黑龙江古代农业文化概论[J];学习与探索;198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启晓;;黑龙江省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3年00期
2 李伊萍;;黑龙江东部地区青铜时代遗存初识[J];边疆考古研究;2003年00期
3 许永杰;;黑龙江省铁器时代的聚落形态[J];边疆考古研究;2003年00期
4 赵永军;;黑龙江东部地区汉魏时期文化遗存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4年00期
5 李有骞;陈全家;;嫩江流域汉代以前的石制品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7年00期
6 王立新;豆海锋;;吉林洮南四海泡子四处遗址调查与初步认识[J];边疆考古研究;2010年00期
7 张泰湘;嫩江流域原始文化初论[J];北方文物;1985年02期
8 贾伟明;魏国忠;;论挹娄的考古学文化[J];北方文物;1989年03期
9 许永杰;黑龙江考古界说[J];北方文物;2001年04期
10 张帆,仇伟;黑龙江省什么时候使用铁器的[J];北方文物;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郝思德;;也谈昂昂溪文化的经济生活[A];内蒙古东部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C];199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艳红;中国史前装饰品的造型和分区分期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丽丹;论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四个发展阶段[D];吉林大学;2007年
2 马冀;黑龙江东部早期铁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金光;大兴安岭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荦;新石器时代中国玉文化的区域差异与特征[D];郑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大山;;饶河小南山新发现的旧石器地点[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1年01期
2 李龙;;昂昂溪胜利三队一号遗址清理简报[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1年01期
3 谭英杰;;黑龙江旧石器时代考古的回顾与展望[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2年01期
4 干志耿,魏正一;黑龙江省旧石器时代考古发现与研究[J];北方文物;1989年01期
5 张森水;中国旧石器考古的新转折——《阎家岗旧石器时代晚期古营地遗址》述评[J];北方文物;1991年02期
6 张伟,程松,赵景文;黑龙江省呼玛老卡遗址调查简报[J];北方文物;1996年02期
7 缪振棣;初本君;高振操;;黑龙江省第四纪地层测年[J];地质论评;1984年04期
8 王N炛,
本文编号:16591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659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