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民族史志论文 >

传统生计的制度保障研究——以侗族稻作梯田建构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28 01:38

  本文选题:侗族 切入点:稻作梯田 出处:《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摘要】:任何一种生计方式都有其特定的制度体系来支撑,侗族地区的稻作梯田建构是一项劳神费时的社会工程。如果没有可持续运行的制度性保障,梯田的建设是不可能完成的,即使建成了也很难稳定运行,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的侗族集聚区的梯田建设就突出地表现出这一特点。当地的梯田建设制度,不仅维护了稻作梯田的规范使用,避免了使用权、所有权的纠纷,而且彰显了社区公益合作的人生价值,以为己利他的方式来保障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Abstract]:Any way of livelihood is supported by a specific system of institutions. The construction of rice terraces in Dong ethnic areas is a time-consuming social project. Without th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of sustainable oper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terraced fields cannot be completed. Even if completed,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operate stably. Terrace construction in the Dong nationality agglomeration area in the southeast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Guizhou Province shows this characteristic. The local terrace construction system not only maintains the standard use of rice terrace, but also avoids the right to use it. The dispute of ownership shows the life value of community public welfare cooperation, which is the way to ensure the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我国西部地区各民族生计方式多样性及其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项目号:NCET-10-0146) 国家社科基金招标重点项目“稳定与扩大我国中西部水资源储养能力的文化对策研究”(项目号:08AJY02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迪;徐晓光;;款词与讲款——兼论黔湘桂边区侗族社会的口头“普法”形式[J];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2 杨昌嗣;侗族社会的款组织及其特点[J];民族研究;1990年04期

3 杨正功;;侗族青年月地瓦活动及其源流试述[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廖君湘;试探侗族传统社会初级社会群体之构成、特征和功能[J];文史博览;2005年14期

2 粟丹;;从款约的发展看侗族法文化的变迁[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3 粟丹;;传统侗款的法文化探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4 赖力;;文化传统在民族社区森林管理中的作用——基于黔东南苗族、侗族社区森林管理的调查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2年02期

5 邹芸筠;;侗族养老制度与老年人保护法[J];安顺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佘小云;;论侗族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张晓萍;;中国民间法研究学术报告(2010年)[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罗康隆;彭书佳;;“栽岩”的神圣性与社区“资源边界”的稳定——来自黄岗侗族村落的田野调查[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黄武;;广西三江侗族农民画的艺术特色[J];艺术探索;201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石开忠;侗族款组织的文化人类学阐释[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世全;侗族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张伟;侗族的婚姻关系与习惯法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廖梦华;侗族传统婚恋习俗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姜国珍;侗族款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邹艳;侗族惩治规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土;侗族的风雨桥[J];贵州民族研究;2003年04期

2 杨子奇;浅析侗族情歌语言的美学特征[J];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3 千玲玲;;侗族说理赋初探[J];山花;2011年16期

4 石林;侗族北部民歌格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5 张世珊;汉侗传统伦理文化的比较[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6 石庆玉;浅谈侗族琵琶歌的艺术特色及改革构想[J];艺术探索;1997年S1期

7 石开忠;侗族传统聚落观念与环境的交融[J];思想战线;1998年11期

8 龙晓匀;丰富多彩的侗族民歌[J];中国音乐教育;1999年05期

9 石荣乾;黔东南──人间乐园──试论开发黔东南侗族旅游资源[J];贵州文史天地;2000年04期

10 邓敏文;侗乡椎髻女 真有巧文人─—评《中国侗族习俗与稻作文化》[J];民间文化;2000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士恒;;实践“三个代表” 创新选任机制 为建设高素质公务员队伍提供制度保障[A];纪念《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10周年征文专辑[C];2003年

2 石若屏;;侗族“合款”与精神文明建设[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3 杨昌铎;;试论侗族传统美德是儒家孝道民族化之产物[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老龄问题研究——广西老年学学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黄才贵;;侗族族源初探[A];民族学研究第三辑[C];1982年

5 陈德林;;湖南省侗族地区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6 王光永;;依法行政的基本理念与制度保障[A];执法责任制度研究——“完善责任制,,确保司法、执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刘芳;;迈向和谐社会社区服务的制度保障研究[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蒋文涛;;完善责任制是公正执法的制度保障[A];执法责任制度研究——“完善责任制,确保司法、执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韦明耀;;同乐侗族刺绣服饰[A];民族服饰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国民族学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新涛;刘芳;;论我国饮用水安全的制度保障及其立法完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娜 吴良菊;腊洞侗戏:在坚守中发展[N];贵州民族报;2007年

2 江崇峰;侗族的鼓楼文化[N];韶关日报;2007年

3 段吉林 杨旭f 胡琴松 李文杰;通道发现一侗族建筑“实物博物馆”[N];湖南日报;2000年

4 萧成纹;侗族“乌饭节”的由来[N];民族医药报;2001年

5 陆景川;“后勤之父”的故事[N];中国民族报;2003年

6 丁秀玲邋钱荣;穿越繁华,一侗族少年的“完美生活”[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7 王定兴;侗族妇女乌发的秘诀[N];福建科技报;2002年

8 记者 葛大中 通讯员 陈斌;芭蕉侗族乡抓好信访促和谐[N];恩施日报;2009年

9 丁文杰;侗族古书院将迁出最后一批学生[N];大众科技报;2002年

10 蒋国经;风味独特的侗族辣椒文化[N];人民政协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栩生;登记公信力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黄晓芬;基于资源生产率的城市绿色竞争力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刘子杰;质量、公正与制度保障[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吴大旬;清朝经营侗族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5 朱虹;社会中介组织的伦理审思[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6 张丁发;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市场调控的制度保障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程海礁;《商君书》治道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建新;知政权论[D];重庆大学;2007年

9 胡玉浪;劳动报酬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王志伟;基于吸收能力的中国铝业改进式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艳;侗族惩治规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2 陈青裔;现阶段我国实行资产证券化问题的思考[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3 周艺;广西侗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权小勇;侗族生态文化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阮妹芳;广西侗族群体三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D];广西医科大学;2001年

6 徐亮;侗族大歌音乐特征的实地调查与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程艳;侗族传统建筑及其文化内涵解析[D];重庆大学;2004年

8 倪晓梅;试论证据合法原则的制度保障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关新;民族音乐与现代技法的结合[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梁艳明;矿业权流转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742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6742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8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