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区域典型水神信仰变迁研究
本文选题:北鄱阳湖 切入点:小孤山 出处:《暨南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摘要】: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区域曾属古彭蠡泽区域,它是一个完整的地理单元,该区域分为北鄱阳湖区域与小孤山长江干流段两大地理板块,此为本文研究之区域。 魏晋、唐宋、明清等历史时期的鄱阳湖演变对该区域水神的影响最为明显。不同历史时期分别兴起了相关典型之水神,分别为魏晋时期的宫亭庙神、唐宋时期的小孤山水神、马当山神以及明清时期的老爷庙神等。魏晋时期,北鄱阳湖水神信仰以宫亭庙神为中心,该神化为蛇精,引起佛道之争,魏晋志怪小说大兴;唐宋时期,小孤山神与马当山神兴起,小孤山水神在宋时期并非为天妃而为真州安济夫人,马当山神在唐宋时期被封为上元水府,并取代宫亭庙神之地位;明清时期,朱元璋西征陈友谅并在该区域掀起造神运动,老爷庙神、晏萧二公等神兴起。 本文以鄱阳湖的自然演变作为开篇,以典型水神信仰的变迁作为结篇,自然变迁引起神灵变迁是本文贯穿始终的线索之一。魏晋时期以宫亭庙神为中心的北鄱阳湖信仰圈逐渐转移到唐宋时期以小孤山、马当山二神为中心的小孤山长江干流段信仰圈,明清时期二信仰圈又渐趋融合。自然变迁带来社会变迁,进而带来信仰变迁,最终又对该区域的封建专制、社会群体信仰生活、魏晋志怪小说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Abstract]:The confluence region of Yangtze River and Poyang Lake once belonged to the ancient Penglize region, which is a complete geographical unit. The region is divided into two geographical plates, North Poyang Lake region and Xiaogushan Yangtze River main stream, which is the area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evolution of Poyang Lake in Wei, Jin,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nd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ad the most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regional water gods.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e water god of North Poyang Lake was centered on the temple god of the Palace Pavilion, which became a serpent essence, which caused the controversy of Buddhism and Taoism, and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and the strange novels of Wei and Jin dynasties, and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period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Xiaogushan God and Madang Mountain God sprang up. Xiaogushan Water God was not for the imperial concubine in Song Dynasty but for Mrs. Anji of Zhenzhou. Madang Mountain God was proclaimed as Shangyuan Shuifu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and replaced the temple god of the Palace Pavilion;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Zhu Yuanzhang traveled to the west and set off a god-making movement in the region, and the gods, such as the Old Man Temple and Yan Xiao, rose.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natural evolution of Poyang Lake and concludes with the change of typical water god belief. The change of gods caused by natural changes is one of the clues in this paper.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the belief circle of North Poyang Lake, centered on the temple and god of the palace, was gradually transferred to Xiaogushan in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In the period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circle of belief in the main stream of Xiaogushan Yangtze River, centered on two gods of Madang Mountain, gradually converged again. The natural changes brought about social changes, which brought about the changes of faith, and finally led to the feudal autocracy and the faith life of social groups in the region. Wei and Jin Zhi strange novels and other aspects have a profound impact.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K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四四;;对小说《西游记》作者的再思考[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3期
2 邵欣;;2010年公祭大禹陵——追念圣祖治水神功 创新发展新的华章[J];台声;2010年05期
3 王凯;;天晴传[J];男生女生(金版);2007年08期
4 刘建良;;三千光明甲(十二)[J];武侠故事;2011年13期
5 甘淑珍;;呷醋也有渊源——从进化看伴侣关系中的嫉妒心理[J];大众心理学;2007年09期
6 ;《补天士》江湖百晓生 补天[J];今古传奇(武侠版月末版);2011年03期
7 吴晓风;雷维模;;江南细雨[J];歌迷大世界(江南音乐);2011年04期
8 闫强;;真武像[J];文物世界;2011年04期
9 郑志成;;西和乞巧节:守望最后的仪式[J];文化月刊;2011年08期
10 小川未明;周龙梅;彭懿;;远方响起的雷声[J];课外生活;2011年Z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勋;;《青囊序》校释[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七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段友文;;山西省临汾平水神碑刻及其水利习俗考述[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王培君;;关于中华传统水文化的几点认识[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张子伟;;蚩尤与蚩尤戏[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浩;;淄河地区的水资源与相关信仰研究[A];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林国平;;福建古代海神信仰的发展演变[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冯俊杰;;旱灾与雩祭[A];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汤芝兰;;云南水族社会调查[A];贵州省水家学会第三届、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1999年
9 任建库;;秦灭蜀战争“石牛计”故事的形成[A];秦文化论丛(第十一辑)[C];2004年
10 金涛;;吴越海岛与东北亚图腾崇拜及船崇拜比较[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晓星;通州续写京杭大运河“水神话”[N];中国环境报;2005年
2 王德;奇特的水文化与藏族的水神信仰[N];中国民族报;2007年
3 陶连运邋曹金艳;“中国水神”重返达尔富尔[N];中国矿业报;2008年
4 记者 张新民 张晓阳;“中国水神”扬名苏丹[N];天津日报;2006年
5 李小艳;佛山的水神崇拜[N];中国民族报;2004年
6 张新民 张晓阳;“中国水神”扬名苏丹[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7 张小燕 吴晓菁 许纯峰;全国最大游艇制造基地落户厦门[N];厦门日报;2006年
8 褚红霞 杨立志 周靖;上善若水说武当[N];中国民族报;2010年
9 记者 邹维荣 特约记者 杨鸿;跨区协同为“草原水神”南下抗旱行动提速[N];解放军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魏恒 本报通讯员 杨鸿 王恩乐;“南下水神”的民生情怀[N];广西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安纲;孙悟空形象文化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曹柯平;中国洪水后人类再生神话类型学研究[D];扬州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斯军;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区域典型水神信仰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金凤龄;东亚古代文献中司水的诸神[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铭雪;碑石所见明朝至民国时期城固县的水利面貌[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埃勇;伯禹之神话传说群和朗河地区之输[D];浙江大学;2006年
5 郑凤;从乞雨看中日两国民间信仰意识的异同[D];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7年
6 陈亮;《九歌》“二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颖;端午节文化精神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8 贲玉珠;中国壮族和老挝佬族水崇拜文化比较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9 魏新欣;棺木铭文中的伊西斯女神[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娟娟;中国古代的黄河河神崇拜[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75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gmzsz/1675438.html